古代人的“三媒六聘”指的是什么?

“三媒六聘”?是三个媒人六件聘礼吗?

“三媒六娉”也叫“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1、“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
(1)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2)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3)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2、“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
(1)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
(2)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3)纳吉(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4)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
(5)请期(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

(6)亲迎(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追答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男女成亲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书六礼。

你知道古代的三煤六聘是什么吗?娶个媳妇可不容易 幺!

其中“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过大礼时交;

★“迎书”——迎亲时由男方交给女方。

你知道古代的三煤六聘是什么吗?娶个媳妇可不容易 幺!

“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具体是:

★纳礼:男家请人预备礼物向女家提亲、说媒;

★问名:男家在大红庚帖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等写上请人占算;

★纳吉: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

★纳徵:又称过大礼.类似今天的订婚;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

★迎亲: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亲书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你知道古代的三煤六聘是什么吗?娶个媳妇可不容易 幺!

所以说成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个如意的美娘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7
三媒:是说在男女婚姻中仅有一两个媒人还不够,要同时有男方媒人、女方媒人和中间媒人(在男女媒人中牵线搭桥的作伐者),这样才显得慎重而有气派。当然,万一婚后有了矛盾,女方便可以用“三媒”来保护自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你家明媒正娶,是你家亲自上门用花轿把我迎聘进门的。这在封建社会里,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妇女权益的积极作用。
六聘:也许指的就是六礼,即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是我国古代婚姻礼制的主干,若说历代中国人的婚姻都是由这“六礼”来安排的,丝毫不为虚言。
第2个回答  2019-06-18
三媒

古时结婚,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一定的程序,如今现代婚姻也在延续的使用,那既然有媒妁之言就需要有媒人,也就是中间人,古时媒人有三媒,分别是男方家请的媒人、女方家请的媒人和介于男方女方之间的中间媒人;

六婆

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现在的词汇中有三姑六婆,用来形容市井女性;

牙婆来源于古时交易市场中的中介人,牙婆主要职业或者说主要的营生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人贩子,但是在古代,这个以从穷苦人家买来俊秀女孩加以琴棋书画的调教后转卖给达官贵人的营生很是受人尊敬的,也是非常赚钱的行当。

媒婆就是上面说的媒人了。

师婆是以装神弄鬼,使用巫术营生的妇女。

虔婆也成老鸨,说起老鸨我想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了,那就是以经营秦楼楚院、媒介色情交易为生的妇女。

药婆也称之为蛊药婆,利用药物给人治病或加害于人的妇女。

稳婆也就是接生婆。
第3个回答  2019-05-24
三媒指的是男方找的媒人,女方家的媒人,还有给他们牵线搭桥的媒人,六聘指的是纳礼,纳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
第4个回答  2019-06-18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