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障碍为主,表现站立不稳?

如题所述

平衡功能障碍指的是患者出现站立不稳、行走不稳,这是明显的躯干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另外如果患者出现肌张力的明显增高或者是出现肢体力量的下降,也会出现平衡功能的问题的。患者行走的时候可能左右摇晃,也可能出现前冲步态,在转弯的时候特别的慢,特别容易出现跌倒。有些患者轻轻一碰就会出现跌倒的现象,说明存在严重的平衡问题。

在临床上导致平衡功能障碍的疾病是很多的,比如慢性酒精中毒、小脑梗死可以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帕金森病到了中后期也会出现平衡方面的问题。

共济失调是指由于机体脑组织病变导致的机体协调作用发生障碍,进而引起人体无法保持一定姿势,无法恰当完成随意运动、保持机体平衡的临床常见综合征。
1、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中将由于小脑发生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主要表现为协调运动障碍即无法保证随意运动的速度、频率、幅度和力量控制规则进行,还可以同时伴有肌张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
2、大脑性共济失调:临床中将由于大脑额桥束和颞枕桥束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称为大脑性共济失调。由于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通过大脑额桥束和颞枕桥束相连,因此该位置损伤可引起共济失调,但一般症状较轻,较少有眼震发生。
3、感觉性共济失调:临床中将由于脊髓后索损害导致的共济失调称为感觉性共济失调。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法辨别肢体所处位置和运动状态,站立不稳、迈步困难、落脚不知轻重、在黑暗处难以行走。
4、前庭性共济失调:临床中将由于前庭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称为前庭性共济失调。患者以平衡障碍为主,常常表现为站立不稳、无法直线行走,常伴严重眩晕、呕吐和眼震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7
共济失调(ataxia),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的临床表现。

症状起因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

(二)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

(四)前庭性共济失调

常见疾病

脑性瘫痪、先天性肿瘤、安眠药中毒、痴呆综合征、白塞综合征、多发梗塞性痴呆、颞叶肿瘤、风湿性舞蹈病、酒精性心肌病、急性硫化氢中毒、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颅内转移瘤、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老年痴呆、梅尼埃病、脑梗塞、囊虫病、脑结核瘤、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驱蛔灵中毒、血管网织细胞瘤、小儿高血压、胰腺脑病综合征、小舞蹈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镇静、安定、催眠药中毒、腺癌、表皮样囊肿、颅底肿瘤、脑胶质瘤、宾斯旺格病、麻痹性痴呆等。

诊断

1、共济失调

注意起病急缓及病程,一般急性起病的共济失调并且呈发作性,以前庭系统病变及眩晕性癫痫的可能性较大。起病较急,短时间内恶化者,经治疗后很快好转者以急性小脑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脑外伤多见。起病较急,并且迅速恶化者,有时可危及生命的以脑血管病、脑外伤尤其是小脑出血多见。酒精中毒及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共济失调在改善营养状况后可使共济失调改善。有缓解与复发的共济失调以多发性硬化多见。

2、年龄与家族史

在诊断共济失调时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儿童期以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遗传性疾病、儿童期急性小脑共济失调、脑炎等多腓骨肌萎缩型共济失调症、肥大型间质性神经病、脊髓空洞症等。青年与壮年发病者可见于齿状核红核萎缩症、橄榄桥脑小脑变性、亚急性联合变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等。中老年多见于小脑萎缩、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出血、脑血管病等。共济失调部分有遗传因素如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儿童期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少年型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肥大型间质性神经病、齿状核红核萎缩症、橄榄桥脑小脑变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等。

检查

体格检查

正确随意运动需要很多肌肉,包括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和固定肌的参与才能完成。检查包括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快速轮替试验、反跳试验、过指试验、趾一指试验、起做实验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