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马增蕙去世,她生前有什么重大成就?

如题所述

2021年的2月4日,我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著名的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蕙去世了。对于马增蕙,可能南方的朋友对她了解的不是太多,但相信在京津冀的朋友们对她一定不会陌生。那么,马增蕙是什么人呢?她在生前有哪些重大成就呢?


一、出生于鼓曲世家

马增蕙出生于鼓曲世家,她的父亲、姐姐都是知名的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而她的儿子则是曾因一首《笑脸》而被大家熟知的歌手谢东。马增蕙的父亲马连登和她的姐姐马增芬共同创建了“马派”西河大鼓。在京、津、冀地区名声赫然,为我国的鼓曲艺术能够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小,马增蕙就在父亲的持续熏陶下,对曲艺有着天然的热爱。凭借着父亲的教育以及自身的曲艺天赋,她年纪轻轻就在老家闯出了不错的知名度。但是,马增蕙并没有就此而满足于自己的成绩,时处青年的她又迷上了单弦演唱,于是就师从了当地有一定名气的胡宝均学习单弦。在学习的过程中,马增惠发现单弦比自己以为的要博大精深的多,她又不满足了,开始到各地寻访名师,最后,通过朋友的介绍,马增惠拜在了单弦名家白奉林、谢芮芝、石慧儒名下。

二、青年马增蕙

马增蕙非常的虚心好学,而且善于博采众长,很快的她就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风格,在单弦获得了出来拔萃的成绩,也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一曲《一盆饭》作为马增惠的代表作,入选到了中小学的教材中。年轻时的马增惠还曾跟随着合唱团一同前往台湾为颇喜爱戏曲的张学良将军做专门的表演。 

三、马增蕙的成就

马增惠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品,比如《一盆饭》、《打箩筐》、《挑帘裁衣》等。

2012年,马增蕙收获了“终身成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各项大奖,同时,她的学生们也开始在各界崭露头角,观众们比较熟悉的有刘秀梅、崔伟丽等,都师从马增蕙。

2018年,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炉,经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组评定,马增蕙符合国家级为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评审标准,正式成为非遗传承人。

马增蕙的去世,令曲艺界以及爱好曲艺的朋友们心痛万分,还有很多网友表示非常遗憾自己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马老师的。不管怎样,马增蕙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但她的作品却是留给后代的最大的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9
马增蕙是我国著名曲艺家,她5岁从艺,演唱西河大鼓,15岁参加中国广播说唱团,改唱单弦。她是当代曲坛上最负盛名的单弦表演艺术家,不仅是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广播说唱团单弦演员,主要作品有《打箩筐》、《一盆饭》、《挑帘裁衣》等。
第2个回答  2021-02-11
她是著名的单弦表演艺术家,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了曲艺界的众多后起之秀,曾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5月,被评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卓有成就。
第3个回答  2021-02-11
非遗传承人马曾蕙去世,她生前学单弦,并拜师于当时的单弦大家白凤鸣,刘宏远等人,技艺有了长足的发展。 她师承脉络清晰,表演风格又不拘泥于前辈,大胆创新使得自己在单弦方面取得不俗的成就。她早年以《城乡乐》《大窗帘》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为世人熟知,准确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很快让她脱颖而出,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单弦艺术家。她的代表作很多,知名的作品有《一盆饭》《打箩筐》等等。她的嗓音圆润浑厚,又独具穿透力,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是大家特别喜爱的一位曲艺名家。
第4个回答  2021-02-11
她生前的成就很大,她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是著名的单弦表演艺术家,表演了很多著名的曲目,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