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2、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国学经典诵读【精选篇】

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3.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7.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8.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9.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0.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1.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2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2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7.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28.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29.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3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1.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4.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第2个回答  2020-10-05
、《静夜思》唐代: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3、《望庐山瀑布》唐代: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4、《赠汪伦》唐代: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5、《送友人》唐代: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