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如题所述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不重视改造世界
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更要改造世界
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这种“批判”既包括对历史上意识形态根源的揭露(马克思的理论建构本身所做的工作),也包括对意识形态根源的消解(马克思主张诉诸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意识形态批判,当然是有其思想史前提的。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批判,也不满意于费尔巴哈的道德批判,所以,他必须找到扬弃并超越这两种均有致命缺陷的批判方式的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马克思所主张的“实践批判”。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所采取的逻辑批判的姿态,并不能真正触动现存事物,而且把问题局限于思辨的范围之内也不可能发现意识形态本身的“秘密”,所以它不可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和桎梏。而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进行道德的批判。但正如恩格斯所讽刺的那样:“他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由于没有发现并揭开意识形态的秘密,无论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它们本身都没有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蒙蔽。这恰恰是它们的不彻底性之所在,也恰恰是它们仍然囿于唯心主义的语境之中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再次,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还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 显然,马克思的新哲学功能观无疑是主要针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辨的批判和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宗教”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哲学的功能,并不是外在于哲学的外部效应,而是哲学完成自身的一种内在要求。这样,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就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逻辑建构特征同哲学的功能性特征的内在统一。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重新解读、重新看见:”哲学们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句话存在五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