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呢?

如题所述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内容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第2个回答  2021-04-12
《出塞》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浓烈的热爱之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对当下朝廷不启用贤才良将做法的不满与无奈,作为一首边塞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自然也对戍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与敬佩。

  全诗原文如下: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释:像秦汉时期一样,月光仍旧照耀着边关之地,离家万里在边关戍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来。如果还能够有西汉飞将李广这样的将军在,一定不会让异族军队的马蹄跨过阴山山脉。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首句交代了环境背景,为我们展现出边疆的寥廓与萧条,第二句则是诗人触景生情的有感而发,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佩与同情,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西汉名将李广的追思,表现出诗人浓烈的爱国热情。全诗豁达流畅、气势雄浑,具有很高的艺术概括性。
第3个回答  2019-11-24
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4个回答  2015-05-14
①热爱祖国
②忧国忧民
③抨击战争
④期盼英雄出现来尽快结束战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