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中直接将孙膑称为“孙膑”:“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完全没有提示说他之前的名字不是这个,更没一点提示说“孙膑”此名是在他受刑之后别人故意这叫称呼他的。那这个说法的出处到底是什么?
如果“孙膑”真不是他的本名,而他又那么有才、有骨气,完全应该秉承古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传统,在得救后继续使用光明正大的使用自己的本名,因为在古代这不仅是个人表明身份的事情,更涉及到光宗耀祖的大问题。司马迁受耻辱的宫刑尚且不改名,何况他受的还是冤狱!若他自己不认自己“孙膑”是他的名字,坚持用自己的真名和人交往,别人又有何必要给他强安一个名字呢?
所以,此说法如无确切出处,我只能怀疑:“孙膑”就是他的本名!
您的回答很有水平,但我还是不敢苟同,原因如下:
一、司马迁的那段话其意重在讲人的大成就在于有过大苦痛,但屈原不是因被放逐而名“原”,左丘不是因失明而名“丘”,你说“孙膑之名,系来自其体貌特征”我实在是看不出来。不知您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二、清人的《古文观止》终究只是个散文总集,不是严格的史学作品,作者也不是专究历史事实的历史学家,其言语很难当真。不知你有无更可靠的依据?
屈原、左丘姓名已知,和放逐、失明本来就没关系,包括后面的吕不韦。司马迁这里用了“孙子”这个模糊概念和他们并列,并没有说他的名字。在《史记》里以直接用孙膑为代名而已。
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我不觉得有人会专门去考证。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因为收在《古文观止》中,吴楚材才会做了这么个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