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的真名是不是姜子牙?

如题所述

姜太公, 他的本名是姜尚,字子牙,号飞熊。 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吕望」。其先祖本姓姜氏,虞夏之际辅佐禹平水土有功,有人被封在吕,有人被封在申,到夏商之时,申、吕两地的后裔,从其封地为姓,故曰吕尚。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也尊称他为「尚父」。 在历史上,真有姜尚这个人,也的确在年纪很大才遇到周武土的父亲周文王,他不但有治国做宰相的才能,而且很会带兵打仗,据说古代的兵书──六韬--是他为的。他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以后,周武王为了酬谢他,封了他原来的家乡齐(今山东省)给他,他成为齐侯。他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后代的人都叫他姜太公,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是他的后代,他有个女儿,嫁给周武王为妻,他变成周武王的岳丈。  相传姜太公直到七十多岁仍怀才不遇,常在渭水边垂钓,鱼钩离水三吋,意不在鱼,谚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一天周文王出猎前问卜,卜辞说:今天狩猎可获得助你称霸天下的奇物,文王一行至渭水,发现一白发老者临水垂钓,相谈甚欢白发老者果然语出不凡,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才,文王大喜力邀姜太公辅佐朝政,文王死后,武王在他的辅佐下,完成灭商兴周的大业。 姜子牙是东海上人士(现今河南许昌,另一说法是安徽临泉姜寨)。 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并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去钓鱼。 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因为周文王曾对姜子牙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后人尊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太公望。 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文王病重,托孤姜子牙,武王姬发仍以姜尚为师。最后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三万,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因姜子牙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分封于齐(现今山东),是齐国的始祖。諡号为齐太公。 又有一说,姜太公是一个部落酋长,周王国起兵后赞助武王伐纣。平纣后,捕捉妲己并欲将之斩首,但当时的几个刽子手,见到她过于美貌,不忍下手,于是最后吕尚亲自斩杀,为了不忍美貌,于是把自己眼睛遮住执行。 姜太公由于小说与民间传说的风行,被许多人奉为神明,有时会以色纸,上书「姜太公至此」贴于家门等处,以求避邪消灾。 小说中的姜子牙 【背景】】】 师父:元始天尊 同门:阐教十二上仙、燃灯道人、云中子、申公豹 师侄:黄天化、李靖、金咤、木咤、哪吒、杨戬、雷震子、韩毒龙、薛恶虎、土行孙、韦护、杨任 徒弟:武吉、龙须虎 义兄:宋异人 妻子:马氏(在姜子牙去西歧前和他离婚) 注意: 下文记述作品情节,或会降低欣赏原作的兴致。 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三十二岁上昆仑山玉虚宫学道,七十二岁奉命下山帮助西歧,娶了六十八岁的妻子马氏,又先后做过笊篱、面粉、饭馆等生意,却都不顺利。 后来作相命师时,看出一名妇人为玉石琵琶精所变,因而抓住她不放,甚至用砚台打她。亚相比干经过,问明事情原委,又带姜子牙去见纣王。姜子牙在纣王面前用三昧真火将那琵琶精烧出原形,纣王封他为下大夫。 妲己为了给玉石琵琶精报仇,要纣王命姜子牙建鹿台,姜子牙斥责纣王,纣王下令杀之,姜子牙借水遁逃走。回家后,姜子牙向马氏提出去西歧的事,马氏要和他离婚。于是,姜子牙一个人去西歧。 一日在渭水边钓鱼时算定卖柴维生的武吉进城会打死人,又在武吉过失杀人之后收其为徒弟,并念咒帮助他躲过西伯姬昌的追捕。姬昌后来见过武吉,得知他得了姜子牙的帮助才成功逃脱,遂听从上大夫散宜生的建议,请姜子牙来帮助西歧。此时的姜子牙已经是位八十老翁了。 姬昌逝世之后,二儿子姬发继承其位成为西伯侯。姜子牙奉命回玉虚宫领取封神榜,在灭掉商朝之后封榜上有名的人为神。元始天尊嘱咐他下山时无论谁叫他,绝对不可理会。 然而禁不住师弟申公豹一再叫唤,姜子牙终于回头。申公豹向姜子牙打赌自己可以割下头颅,环绕世界一周后再回到脖子上。如果他成功,姜子牙就必须烧掉封神榜,并转而帮助纣王。南极仙翁知道申公豹会鼓动三十六路兵马来打姜子牙,及时派白鹤童子变成仙鹤叼走申公豹的头颅,姜子牙求他饶了申公豹,就算申公豹派这许多军队也绝不后悔。果然,申公豹后来成了姜子牙东征的一大阻力。 姜子牙曾遭遇几次大难,有时几乎丢了性命。在攻打张桂芳时被王魔用劈天珠打下四不像而死,文殊广法天尊用丹药将他救活。「十绝阵」中主持「落魂阵」的姚天君拜出了他的魂魄,只剩一魂一魄飘飘荡荡。这次一共合了南极仙翁、赤 *** 和老子三人的力量和宝物才救回姜子牙。姜子牙单枪匹马入「瘟癀阵」,遭遇长达一百二十天的灾难,全仗着玉虚宫的杏黄旗才得以幸免于瘟癀伞上的瘟毒,被杨任救出。
姜太公, 他的本名是姜尚,字子牙,号飞熊。 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吕望」。其先祖本姓姜氏,虞夏之际辅佐禹平水土有功,有人被封在吕,有人被封在申,到夏商之时,申、吕两地的后裔,从其封地为姓,故曰吕尚。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也尊称他为「尚父」。
参考: me
齐太公姜尚,是尧舜时吕国的后代,所以又姓吕,字牙,俗称姜子牙、姜太公。由于吕国衰落,姜尚出身微贱,故用钓鱼之法,获周国西伯的知遇,做了周的国师。姜尚常常向周文王、武王提供富国强兵的良策,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强过殷商王朝,从而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由于他的功劳越过群公,故受封在营丘。营丘后来发展成为大都邑临淄。(《齐太公世家》) Hope can help you!
参考: chiculture/0404c15/0404c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