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帮孩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帮孩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如何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可以试试这7个方法

1.反复检查

孩子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经常是转眼就忘了,不要奢求自己讲解一次,孩子就能清楚的知道怎么去保护自己,这是不现实的。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安全知识,爸爸妈妈要经常的对孩子的安全预防措施和技巧进行检查,不停的跟孩子进行重复,这样才能让孩子印象深刻。一定要从小培养这种意识。

2.多和孩子说危险的情况

平时要跟孩子交流哪些行为会让他感到不舒服或者是对自己的安全有危害,比方说迷路、陌生人的搭讪,或者是受到了人家的欺负。如果孩子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是目睹了一些让他觉得很难受的情况,一定要让孩子说出来,这样才能够解决。

孩子是脆弱的,我们需要具体的告诉孩子,什么样的时候是危险的,让孩子心中有了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

3.跟孩子说明哪里不能去

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妈妈的话可以等同于圣旨,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爸爸妈妈需要告诉孩子,哪儿不能去,不要让孩子什么地方都去。爸爸妈妈要多多关心孩子的生日聚会等活动。在孩子还小,自己又不能陪在他身边的时候,让保姆或者是信得过的人来照看。

4.角色扮演

对于孩子来说,讲道理管用,但是远远不如让孩子切实的感受一些来的有效,毕竟纸上谈兵终究仅仅是纸上谈兵。

角色扮演可以让孩子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遇到不同的问题、应对不同的威胁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才能够让自己获得安全,这样能够直接让孩子知道自己怎么做,实际意义更高。

5.告诉孩子一些信息

总有一些时候,需要孩子独自出门,在这个情况下,给孩子佩戴一个儿童电话手表、可以通话的学习机器人,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同时,爸爸妈妈要跟孩子说明一些自己的基本信息,并且让孩子记住。这样,孩子迷路或者是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派上用场了,我们也能更加放心一些。

6.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拨打110

告诉孩子遇到危险以后要拨打110,爸爸妈妈可以扮演110,然后告诉孩子要怎么跟110对话。这样孩子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就可以找警察。

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父母的处理能力还是远远比不上警察,让孩子学会向警察求助,是十分有必要的。

7.不要让孩子落单

在爸爸妈妈不能跟孩子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为了避免孩子一个人在家,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叫上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遇到危险的可能。

爸爸妈妈要跟孩子说明,在外面孩子一定要紧紧跟在父母身旁,千万不要乱跑。在玩耍的时候要互相帮助。另外,在孩子去别的地方的时候,千万要记得早一些跟爸爸妈妈打声招呼。
第2个回答  2022-06-01

为什么要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生命、身体的珍爱和珍惜程度远远不够。国内北医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一分钟有2名孩子自杀。

导致孩子自杀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社会及不良影视作品的误导,而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自杀的头号杀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目前状况令人担忧,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生命丧失也越来越多。

抑郁比例高,呈低龄化趋势。中国有24.6%的青少年抑郁,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被抑郁所困扰,情绪低、话少、脸色暗沉、饭量减少、睡眠不好。大部分孩子在轻度、中度抑郁阶段,一旦到了重度抑郁程度,自杀倾向变得很高。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都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心理上过多的压力,导致很多青少年放弃生活的希望,甚至放弃生命,有很多的自残想象,这要引起家长高度关注。

未成年人对“生与死”的含糊认知,也导致青少年不懂得珍爱生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回避“死亡”,总是用“睡着了”、“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等来代替死亡,导致部分未成年人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相信一些玄学之类的说法,还有各种“穿越影视”“自杀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诱导作用。未成年人对自我保护知识方法掌握少,学校、家庭、社会都缺乏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如遇到火情,不知该如何施救;看到有人落水,盲目施救;遇到电信诈骗,没有防范意识,轻易相信,上当受骗;遇到坏人,限制人身自由,缺乏自救意识和措施等。图片家长如何做?家长首先要高度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孩子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

尤其是青春期,不跟孩子硬碰硬,谨防孩子离家出走、激情自杀等极端事件。在家庭中,利用新闻事件、影视剧、图书等给孩子传授安全知识,弥补这部分知识的不足。注意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过度娇惯、保护,容易导致孩子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打击,往往会以自杀、自残等过激行为来自我否定。

节假日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看护孩子的责任。总之,父母要引导未成年认识生命的价值: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父母、家庭和社会,引导未成年人爱护身体和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第3个回答  2022-12-20
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帮孩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一、 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选择相信自己的孩子。

对于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一个电话手表,或是让自己的孩子记住家长的名字及联系方式。当自己和爸爸妈妈走散,或是有紧急的情况的时候,能够有途径找到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教孩子区分自己能够信任的人,比如警察叔叔,学校的老师等,其余的陌生人一律不能相信。

对于较大的孩子,已经具备区分是非的能力,但是自己还没有独立,又有自尊心作祟,所以遇到对自己不利事情很难和家长开口。但是事情一旦被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反而成了家长首先责难的对象,在家庭中得不到支持,孩子也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二、 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1.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做到:防火、防水、防气、防盗

2.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做到:

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②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

③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

④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

⑤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3.面对歹徒行凶,青少年怎么办

①面对侵害,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勇敢地、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②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

③记住不法分子的相貌特征和去向;

④事后报案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三、 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法律是未成年人最有力的武器,所以家长在教给孩子避免伤害的技巧同时,也要适当的教给孩子一定的法律常识。遇到危险、或是霸凌,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而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怕被别人指指点点。不敢把事情说出来,忍气吞声,这样对孩子造成的二次伤害会更影响孩子未来。

我们相信,相较于家长眼中的“丑事”,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开心幸福。而让家长更放心,孩子更安全的方法只能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即便是没有保护好自己,受到了伤害,我们也希望孩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成长的经验,而不仅仅是付出了代价。
第4个回答  2023-09-29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基础。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包容和支持的环境,鼓励孩子随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困扰。

2. 教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自然灾害等。让孩子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并学会如何应对和预防。

3. 强调个人隐私和边界:教导孩子关于个人隐私和边界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哪些信息可以分享,哪些信息应该保留私密。帮助孩子学会说“不”,并尊重他们自己的决定。

4. 培养自信和自尊:鼓励孩子培养自信和自尊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权利。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减少容易成为他人欺凌或侵犯目标的可能性。

5. 教导辨识和防范风险:帮助孩子辨识和防范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如网络安全、欺凌、性骚扰等。教导他们在面对风险时如何寻求帮助,重视个人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6. 规划和实施应急计划:与孩子一起规划应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灾难、紧急情况或失踪等。让孩子知道怎么做、应该与谁联系,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7. 榜样的力量:做孩子的榜样,展现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做法。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如何处理危险、管理冲突和保护自己。

综上所述,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家长起到引导和支持的角色,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教导孩子关于安全知识,增强自信和自尊,帮助他们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第5个回答  2022-06-01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一、良好行为的养成,能使幼儿躲避伤害。

  例如,孩子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孩子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幼儿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

  我们可以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孩子理解、记忆。还可以开展了《我会穿衣服》《马路上发生的事情》《遇到困难我不怕》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二、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

  拥有健康体魄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反应会比较敏捷,灵活性强,能及时采取自救方法;对于那些体弱的孩子本身平时就不太爱活动,当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常带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如:带孩子去野营、跑步、打球和跳绳。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够达到灵活、机敏、协调的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三、培养孩子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

  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些情景,来培养孩子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这些应变能力一般表现为:周围环境的变、突如其来的事件等,教孩子要在这些环境中能够提高警惕,灵活机智地应变。如: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应马上请求他人的帮助;遇陌生人答话,大声叫爸爸妈妈;在超市、公园等地方和父母走散了,可找那里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帮忙等。总之,父母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从而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四、从多种形式中去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发展。

  父母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以及让孩子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从而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向他们讲述一些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幼儿园等集体活动中安排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小游戏,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