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宅真的是一件错事吗?它到底是像宅圈所说的只是一种迎合受众的潮流,还是一种败坏社会公德的风向?下面来详细分析下,如下:
动画、游戏和音乐,为了适应宅圈的口味而设计角色或者安排情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媚宅。“媚宅”这个词成为贬义的前提,是“宅圈”在人们价值观里是贬义的。如果“宅圈”在其他人眼里非常高尚,那么向宅圈献媚完全没有问题。所以我们得先探讨一个问题:宅圈是贬义的吗?讨好宅圈有错吗?答案是没有。宅圈或者我们说的二次元圈子,是国内最和谐的小众圈子之一,每年产出的暴力事件,数目远不如其他圈子。
也就是说宅圈和二次元是人畜无害的,饭圈会隔三差五网暴,运动圈的球迷和选手粉,直接线下面对面爆粗,甚至还动手动脚,宅圈和它们比起来温顺很多。毕竟一群宅男宅女,人家男女朋友都不一定敢交,又怎么敢去做违法犯罪的勾当呢?因此媚宅二字不应该成为贬义词,讨好一群犯罪率低、消费能力尚可、活动危险性小的宅男宅女,怎么就有错了?
为什么被打上媚宅标签的作品容易被举报呢?因为它们以动画和游戏等为主,背后的资本力量薄弱,举报的代价不大。而当红的网剧和电影,如果出现类似的媚宅情节,那些举报侠们也不敢冒犯,因为网剧和电影背后是专业的公关团队,涉及的资金动辄上亿,你把别人的作品举报下线了,别人不会轻易放过你。
举个例子,电影出现泳装明星不会被骂媚宅,也没人去举报它。动画和游戏如果出现泳装美女,过一阵子就要被举报加布料了,举报电影会冒犯那个穿泳装的明星,她的粉丝可以反过来手撕举报者。看动画的宅男宅女倒没太大的戾气,除非举报者特别跳,不然一般会吃哑巴亏。
总结:
媚宅变成贬义词,其实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宅男宅女是一群遵纪守法的人,媚他们没有错;娱乐圈和饭圈可比宅圈乱多了,各种暗示和擦边球都比宅圈厉害,但它们却不会被打上媚宅,因为指责媚宅的人也只能欺负一下宅宅们了,可碰瓷不了娱乐圈这批大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