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肯上学怎么办?

如题所述

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中小学生的种种心理病中,近来增加最显著的就是害怕上学,不肯到学校去。

以下是孩子不肯上学的几种常见原因和解决之道:
焦虑 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中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 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

家长必须多鼓励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学业成绩。只要子女已尽了力,即使考试成绩不好, 也不应苛责,父母要求不过高,子女便无须承受过大压力,于是焦虑减少,念书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寂寞 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会在学校没有朋友。

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感觉寂寞的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父母也要传授孩子一些结交朋友的技巧。

受欺负 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如果孩子过分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学校受人欺负了。

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老师报告,但这是不够的。向老师报告并不不能保证不会再受人欺负。最要紧的是帮助孩子采取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负的办法。

学习困难 有些孩子不肯上学是源于生理问题。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可能是因为患有学习障碍。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进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长和老师不予体谅,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学习。 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精神沮丧,老是没法完成学校作业,或者似乎总是不听从老师的话。他们也许无法记住简单的事情。

家长要主动和学校商量解决之道。
怕老师 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老师"太凶"、"不公平",该怎么办?
家长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孩子自己面对困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鼓励孩子好学上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辛苦工作的样子。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1.给予实际的期望 不要用野心来期望孩子将来做科学家和律师等。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 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2.相互分享 父母应多花时间关心子女,跟他们分享喜悦和忧虑。
3.以身作则,把应有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子女。

4.作好学习的准备
心理上的准备 在孩子将进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时,父母可带他们到学校走一走,让他们了解一下学习环境,认识老师和熟悉学习情况。

心智上的准备 教孩子从小把话讲清楚、说完整、培养全面的思考;孩子观念的成长,必须在名词底下有具体的例子,这样他们才能归纳出具体的属性,从而发展出那个名词的观念;好奇也是心智上的一种准备,懂得怀疑,好奇地问问题,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东西,不断进步。 培养孩子对事情感到好奇的原则 仔细聆听孩子的发问,欣赏童心的情趣;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以免抑压孩子的好奇、思考和继续追问的天性。给机会让孩子思考,并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随时准备回应。 父母应随时准备和孩子分享学习的经验,将分享的气氛和习惯带动出来,这样,家里就有很多谈话的题材和沟通的管道。

5.与老师合作 要懂得欣赏老师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抑老师,或与老师发生冲突,否则,孩子就会看不起老师,这会对孩子造成学习上 障碍。 父母应多和老师沟通 增进彼此得了解,寻找适合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

6.专注学习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时间阅读;别干扰孩子阅读;列下粗略的时间表,留意学习进度。有效的练习方法 父母应有步骤的讲解;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做一次,不好的地方当场改正,再让他独立地做一次;密集式练习,但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有错要及时正;注意预习和定时复习。追问

不上学就不上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6
孩子出现厌学现象怎么办
孩子有时不愿上学,原因有的是被老师批评或者误解过、有的是贪玩、不喜欢写作业、有的是和同学处不好关系。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第一,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要注意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有些孩子经常抄错数字,读书时多字少字和串行,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看书时眼睛发酸,不爱写作业,上课爱做小动作,走神,写作业拖拉,自觉性差,粗心大意、情绪不稳定等。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是学习态度有问题,应该找心理医生咨询,采取科学的矫正方法。孩子善于学习了,成绩上去了,他们才喜欢去上学。
第二,如果孩子经常受到讽刺、否定和挫折,自信心就会逐渐消失,学习兴趣就会减少,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天生都是爱学习的,家长要多引导,遇到困难要多鼓励,不要打骂和包办代替。有的家长喜欢陪读,孩子就有很大的依赖性。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检查作业,孩子考试时就会丢三落四。有的家长喜欢替孩子削铅笔、整理书包、不让孩子做家务,孩子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生活能力很差。如果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控制力,尽管我们照顾得很好,他们也会厌倦的。

第三,是否注意训练孩子的协调性?
身体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对学习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却忽略了孩子的玩。有的孩子会弹钢琴、绘画,但不会跳绳。殊不知孩子身体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注意力、动作速度、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关系密切。
第四,是否注意培育孩子健康的情绪和性格?
有的孩子智商很高,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性格内向孤僻、胆小、不合群、任性、退缩、自卑、上课不敢发言等,家长觉得孩子老实,不惹事,挺乖的,但这样的性格将来很难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不会和别人交往,不会处理矛盾,不敢面对竞争,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疾病。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在早期,治疗和调整的最佳时期也在早期。一个人的性格要到25岁才定型,早期的培育非常重要。追问

不上学就不上学

第2个回答  2008-01-10
您好,我是一名幼教,看到你的问题。

我觉得您跟您的孩子缺乏沟通,在您的文章中,我看到您对孩子的问题有些主观的论断,他不肯做作业,也许不是因为懒,不知道您跟孩子沟通过为什么他不做作业这个问题了吗?还是老师说他不做作业是因为懒,您就回家说他不做作业是因为他懒。他好像不喜欢跟您交流。(以上您是指父亲)

对于母亲,对孩子应该说是过分的溺爱。一般在家里,如果父亲很严厉型,很爱打骂孩子,而母亲又很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孩子两个人都不会喜欢,一个是不理解自己的爸爸,一个是自己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妈妈,他会觉得很无助,而且会产生厌学心理。

父亲的方式太简单粗暴,母亲又只会关心他的衣食住行,而不过问他的生活,人际关系处理,心理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希望父亲在对待孩子方面能耐心一些,凡事不要主观的觉得是怎样,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孩子大打出手。而母亲要多注意关心孩子平时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今天跟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怎么样?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开心跟不开心的事?让他觉得您在真正关心他。两位家长平日闲下来时可以多看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书,还有中央12台的心理访谈节目,那上面说的很多都是家庭问题,对您会有帮助的。

希望您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而不是一个在孩子看来冷冰冰的没有关心的地方!

谢谢!
第3个回答  2018-10-07
家庭教育缺乏,家长自身的原因,孩子的问题肯定是家长教育问题,所以说不要责怪孩子,从小教育如果不抓,将来会影响孩子一生,孩子讨厌上学这种脾气是怎么养成的,一切责任谁造成的你们自已难道不认真考虑,想方设法改变,不要娇生惯养的养孩子,要严厉地,言传身教地做出表率,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这样才能改变孩子的性格和脾气。
第4个回答  2015-11-26
让他明白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该学习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家长不能轻易给承诺,你去上学我给你买什么东西。追问

不上学就不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