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职工年收入过二十万的职务

如题所述

中国农业银行职务的年收入超过二十万的有总行副行长、行长。

中国农业银行工资福利待遇挺好的,具体月收入要看您担任的是什么职务,还要看您的工龄。

    初入职的柜员,月薪3000元左右,工作一年后定级时,持大专文凭的,参照公务员二十六级;

    持本科文凭的参照公务员二十五级;

    持硕士学位的,参照公务员二十四级;

    持博士学位的,参照公务员二十三级;

    由于各地公务员月薪存在地区差别,因此农行工作人员的月薪定级时也有差别,具体金额见工资单。

    从柜员升职至大堂经理后,月薪调整为5000元左右;

    升职至二级支行行长时,月薪调整为7000元左右;

    升任至一级支行行长时,月薪调整为8000元左;

    升任至分行行长时,月薪调整为10000元左右;

    升任至总行副行长时,年薪98万元至110万元;

    升任总行行长时,年薪110万元至130万元;

    总行工作人员平均月薪5800元左右。

    各级信贷部门的农行工作人员月薪比照同级别农行员工计酬。超额完成信贷任务的另计奖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5
中国农业银行于2010年7月上市成功,作为上市公司的农行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7年1月30日 证监会令第40号的规定)于2010年9月公开披露该行2009年的信息,其中一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情况、持股变动情况、年度报酬情况”醒目标明,董事长、行长项俊波年薪158万元。
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农业银行基层员工,一个营业网点的柜员;一个月基础工资1100元,绩效工资不足800元 扣除3险1金后实际月工资不足1400元,年薪1.5万元左右,(我们这个网点的同事有的比我还低,月实际工资收入都在1200――1500之间)。因此我可以有根据证明,中国农业银行的行长和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相差100倍。
农业银行的这个薪酬体系是否是最不全理的,我不敢妄加评论,可能还有一些系统两极的薪酬差距更大,我只能说农业银行这个薪酬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畸形产物,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极大蔑视,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肆意践踏。农业银行现行的这个薪酬体系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农业银行改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基层员工没有享受到农行快速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果,而是各级领导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在享受农业银行近几年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农行现在一线员工的月工资多年来一直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徘徊,仅相当于目前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而现在农行副科级以上及二级分行机关以上员工工资收入近几年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各级领导与一线员工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支行行长工资收入是员工的5倍,二级分行行长是员工的10倍。可以说一个十分优秀的员工,无论工作多么出色,他的收入远远赶不上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分行员工。
第二,农行现行的薪酬管理体制凸现官本位思想。农行现行的薪酬管理办法。是如何制定和出台的,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农行现行的薪酬管理办法没有一点激励作用,而是强化了官本位工资体制。在现行薪酬管理办法中不考虑职工的工作年限和学历职称,一律按级别发工资。据我看到的一些有关工资信息来说有点吃惊,如一般员工(工作时间长短与工资无关)基本工资系数是0.9-1。科级是3.8--4.5。处级是5.4-6.6。在不考虑绩效工资的情况下。农行基层员工与二级分行行长的基本工资收入差距相当于公务员工资序例中的科员与部长的工资收入差距。若加上各级领导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励(含上一级对下一级领导班子成员专门下发的奖金)领导与职工的收入差距更大。
第三,这个薪酬体系极大地打击了农行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伤害了农行基层员工的感情,减弱了员工对农行的忠诚度和工作原动力。
2010年7月农行已成功上市,但至到现在基层员工工资收入状况与农行上市前没有什么变化,某个领导偶尔过问一下基层员工的收入,虽是表面文章,但也让员工们感激涕零。大部分领导关心的是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自己所分管部门的业绩与官位,关注的是自己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年薪比去年高出多少,比同级别领导干部高多少。对支撑农行这台大机器正常运转的一线员工福利待遇是不用关心的,他们也许认为现行薪酬体系能保证农行这台大机器正常运转证明也是合理的。所以明白了农行现行的薪酬体系就知道了基层员工为什么怨声载道,人心焕散,缺少工作热情的原因了。也就知道了农行各级领导与农行基层员工之间的对立情绪为什么愈演愈烈,矛盾大规模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
第四,在这个薪酬管理办法下,农行基层员工注定是一个地位低,收入低的一个群体,虽然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维护着农行这台大机器的运转,但是他们也摆脱不了被奴役,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
农行现在的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如何呢?许多人认为银行职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我只能这样说,农行一线员工的人生是华丽外表掩盖下的寒酸人生,是体力透支和思想压抑的人生。一部分城区网点和农村网点的员工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单人业务量都在150笔以上,每月只能休息6天左右,机关员工享受的小长假和强制休假他们想也不敢想,他们没有时间去照顾年迈的父母,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子女。他们为农行发展付出太多太多,可他们得到的太少太少,也可以说农行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农行的每一分收入都凝结着一线员工的汗水,农行的基层员工是农行利润的创造者,他们最有权利分享农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2009年评出的农行十大杰出青年中有位支行行长在他辖区内实行“倒金塔”工资制,业绩十分突出。如果农行系统实行这样的薪酬管理体制,会有效减少机关富余人员,吸引大批优秀员工加入一线员工队伍,能直接改变农行现状,提升农行形象,能使农行一线各项业务工作发生质的飞跃,为农行成就优秀上市银行奠定良好基础。
第五,一线员工不能容忍农行现行体制中不公平待遇,也不能容忍某些人对柜员的颐指气使、指手划脚。现在农行内部有个顺中溜“农行10个人,2个人干活3个人看,还有5人在瞎球转”,农行现在的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及县级支行人满为患,某些二级分行竟达300多人,再加上各支行机关人员,这些非营业人员人数数倍于一线营业人员人数。从中可以看出现行农行的人力资源配备极不合理,非营业人员占比太大,一方面一线岗位人员少工作压力大,另一方面农行养了一大批闲人、懒人。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领导,相当一部分员工,拿着几倍于一线员工的工资长期(1至3年不上班的甚多)不上班而受骋于其他单位,活生生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一点是一线员工最不能容忍的。现在一线员工不是上指纹系统了吗?为什么不能把指纹系统扩大到全体在编员工(含各级领导)呢?农行在编员工人数,工资总额由人事部门层层上报至总行,因此总行对系统内在编员工人数和工资总额是了解的,但对在岗人员人数不了解,工资总额中有多少用于一线员工不了解,解决这“两个不了解”办法就是将指纹系统扩大到所有农行员工,并实行动态控制。因此,哪些人长期只领工资不上班(甚至还包括数目不少的被判刑人员)、农行养多少闲人、懒人不就一目了然吗?项行长,你有这个胆量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05
支行行长,地级市分行中层及以上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