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题目为:顺境比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如何更具说服力?

霍金青年时期天赋过人,但是他学习并不刻苦,自从他得的那个“肌肉萎缩症”让他明白了自己要努力,并使他一步一步成为世人仰幕的科学家。这难道是顺境吗?
对方辩友一只经历过了众多风雨的鹰不会因为面前的困难而有所畏惧,难道你认为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的人能经受住突然而来的逆境吗?
常言到:“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生多艰,砺人意志,道途坎坷,长人知识。”这些例子难道都不是逆境吗?
问:请问对方辩友,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推行挫折教育,您知道为什么吗?
问:对方辩友,您知道啃老族吗?啃老族就是在23-30岁之间的成年人,不找工作,悠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对方辩友对此怎么解释?
问: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张海迪。她以保尔为榜样,用毅力和生命在我们面前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对方辩友对此怎么解释?
问:为什么中国的汉唐盛世和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是盛极而衰的呢?难道这不正印证了“无敌国外患者国衡忘” 这句话吗?
问:为什么当时凯马特没有危机,就被沃尔玛竞争淘汰了?为什么当时麦当劳的危机感差一些,最近就给肯德基给逮到机会?可口可乐也是危机感不够强,百事可乐2002年的业绩就超过了它?
问:请问对方辩友一个人如果预期他花三分的努力完成一个问题,结果他在逆境中花了八分的努力,那下一次他就会做八分的准备。对方辩友,您对此如何解释?

同学,您这是要参加辩论赛吧
要知道,大部分失败,都是在逆境中的,在顺境还失败,那叫“阴沟里翻船”……
“逆境成功”的故事,之所以流行,并不是因为它们多,恰恰相反,是因为它们大多是特例,是个案
就像现在到处报纸在报道,哪里某人彩票又中了几百万几千万了……
大家会觉得是因为很多很多人中了大奖了,才被报道出来的吗?
我觉得,最好的反驳方式,不是和他们拼刺刀,而是釜底抽薪
既然逆境才有利于成长,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建设高质量的学校?学校为什么必须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为什么要兢兢业业,诲人不倦?
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把同学们都扔到所谓的“逆境”中去就可以了嘛……
难道真的应了那一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些困难,再上”?
逆境成长,确实更彰显毅力之美,但是,为了体现某些个体的“出类拔萃”,反而忽略了全体的努力,对方辩友的观点,是否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抓住条尾巴,就喊“大象长得像草绳”……
我的观点:不论顺境逆境,能够正确把握住自己的人,更能够成长(这句你们要根据自己全队的立论进行修改、斟酌,必须全体一致,才好进行团队配合)
事实告诉我们:一帆风顺,并不是成长的最有利环境,
但我们必须承认:在顺境中,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
然而,在顺境中,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随时准备面对风险和挫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才能够更好地成长;
相反,那种强调“制造逆境”的培养模式,比如“吃苦夏令营”之类的,目前看来,只对那些已经被娇宠过度的孩子们有效,
对于更多的,能够
懂得自我约束,
懂得“胜不骄败不馁”,
懂得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头脑,
懂得在逆境中“不抛弃、不放弃”的
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学生,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
逆境,我们不怕!但是,给我们更良好的环境,我们将会有更长远的进步!
虽然对方的论点很“励志”,但是,为了“励志”而藐视事实,终究是站不住脚的!
说句题外话,关于“顺境逆境”的辩论题,已经看到太多太多了,难道校园辩论赛,就走不出这几个小圈子了吗?
不过,作为开办辩论赛的初衷,应该包含“让更多人思考,让智慧碰撞”的意义.
因此,希望楼主您能从比赛中,得到比“胜利”更重要的东西……
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