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学就是小社会”?

如题所述

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过渡阶段,是正式步入社会前最宝贵且难忘的一段时光。

首先要明白一点,什么是“社会”。社会一般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严格来说高中、初中、小学也可以算是一个“小社会”。但大学有所不同,我们更自由,有更多选择,遇见更多的人,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大学我们可以提前看到很多人不同的选择,是真实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有很早就去实习的同学,接触项目和实践;有乐于钻研的师兄,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上深研;也有安于现状的师弟,在大学期间尽情体验美好时光,肆意青春。

我觉得大学能被称作“小社会”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开放性。

大学不像高中、初中,每天课程都排满档,大学有自主选择课题的权利,大学可以翘课,能参加很多有趣的社团,有各类有趣的活动。

在大学,虽然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尽相同,但每个人在大学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决定,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社团,每一个人的轨迹都不尽相同。因为大学,我们可以更早面对这个世界的真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1

因为大学里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

想一想高中初中,大家基本都是本地人,住的可能也都不远,当地的事情和习俗什么的也都很习惯,到了大学之后,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彼此之间的习惯,口音都不一样,期间肯定会有很多故事发生,自然就有这“小社会”这个说法。

拿大家最熟悉的学生会来说吧,每个大学生可能一开始都想加入学生会吧,我们刚来到学校里,第一个接触估计就是学长学姐了,比同学老师还早呢。我当时来学校的时候,就是一个学姐去车站接的我,带我办理各种手续,后来我们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到今天还有联系。

学生会里能遇到的事情很多,做事啊,通告啊,撰写新闻稿啊之类的,其实很多人都是当时脑子一热进入了学生会,等到了真正要做事的时候,不是今天忙,就是明天不舒服,各种理由推脱,一次两次还好,没什么,可次数多了,我心里也很烦。他们不愿意脚踏实地的做事,反而对和学长学姐套近乎一套一套的,出去玩,吃饭看电影什么的样样不含糊,怎么一到了做事的时候就没人影了呢?

反正我是搞不来那一套,也很反感,但有人说社会不就是这样的么,老实人永远只能在背后默默做事,而功劳都是那些领导周围的心腹们的,因为他们懂上面人的心思啊,把上面的人伺候好了,还愁没有奖励么?

没上大学之前我还觉得大学还蛮单纯的,就是上上课,玩一玩就过去了,现在毕业了,回过头来看看,才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和现在社会上的人已经一个样子了,油腔滑调左右逢源,真本事没有,嘴皮子倒是六六的,这也能算是本事吧,毕竟能说会道也能成功,就看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了。

第2个回答  2017-09-26

进入大学后,其实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跟高中不一样了。对于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可能是因为大学就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吧。大学不像高中,有那么多人去管制你,完全要靠自己的自制力和自觉。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什么事,都是可以做到的。

在大学,你要学会怎么去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虽然是一个班的,但很有可能四年下来你还有没说过话的同学,而且大学各个地方的人都有,大家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都会让你觉得和别人如何融洽相处是一门学问。尤其大学宿舍关系,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怎么正确面对这种磕碰,以及怎么尽量避免这种磕碰,都是自己要去慢慢体会总结的。与人相处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无所顾忌,说话做事都格外讲究,有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而且,上了大学会碰见很多的奇葩,以前在书上,在电视里,在别人的故事里听到的人,都会出现在你身边。真的有那种整天整夜泡在网吧的人,也真的有那种优秀到让人望尘莫及的人。

如果你加了学生会,可能会对这种感受更清楚,总会有人特别爱表现,在部长主席面前一个样,私下一个样。你再看不惯也没办法。你也会看见一些人狐假虎威的样子。也会知道和老师们处好关系有多重要,人际关系多么重要。

也会慢慢感受到,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可以这么大,以前什么所谓的大家都是同一个起点都是说出来骗人的。大家的起点都是不同的,很多人的家庭就为他们铺好了后路。有些人哪怕再努力,也比不过。

到了评选助学金,奖学金的时候,有时候你也会看见很多人,为了这些争来争去的样子,总会觉得,这个世界跟自己想象中好像有点不一样。大家都很懂得怎么争取,不管应不应该属于自己,都会有很多人去争去抢。

而且上了大学,你会发现,成绩好差不是最重要的,似乎情商,综合能力更为重要。另外,不得不承认,外貌很重要,大家都是对长得好看的人格外包容,很多面试也对长得好看的人更温柔一些。努力有时候也不一定有回报。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班主任就说过,大学是我们从单纯的校园环境走向社会的过程。或者这个过程有些磕磕碰碰,你会经历很多不能理解,让你难过的事,但也正是这些事,让你慢慢成熟,慢慢成长。

第3个回答  2017-09-27

因为高中和大学不是特别一样,高中就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季节,而大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因为现在的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变的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物质,不像是以前的童真,所以大学的人在改变着,毕竟你要走向社会了吗?这个社会就是那么现实的,不提前让你接受一下,你怎么能投入进去?

我觉得大学的朋友圈儿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和大学的朋友都没有说特别好,因为我觉得大学的朋友都是有利益关系的,我不管教多少朋友就是有用的时候才会用到你没有用的时候,我可以拒绝你,但我以前就不是这样的以前我的朋友只要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在,感觉朋友就是我的一切,现在我高中朋友如果需要我的话我也会在,但是大学就不一样,因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就是相遇这几年有利益的这几年,过完这几年,也许就在不相见。

大学就是一个巴结人的小社会,我身边有一个很讨厌的人,但是她一直都挺好的,我觉得我有待向他改进,但是我不能全都像他学习,他就是特别爱表现的那种人,跟导员跟各系的老师都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家会那么牛逼,我有时候也想像他学习,但是我不太同意他这种做法,因为他有的时候是踩在我们头上为了他的利益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可以不用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去做?我觉得他这样也好,也不好,做到极致,他会没有朋友,但是这个社会也是现实的,有时候他这样做也是对的。

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改变的地方,我在这里改变了很多,以前我觉得家长就是一个老古板,当然,现在的我逐渐的理解了家长,因为我现在已经逐渐的成年到了大学之后,也知道家长说的话是真的正确,因为人不不止一点儿不现实,一点是不可能的,大学只是一个提前让你过度的阶段,如果你过度的好的话也许你心情就社会适应了会好一点儿,不过你过度不好的话你会碰壁碰的特别严重,也许你会觉得生活对你不公平,其实就是你成熟的太晚了。

早点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吧,在大学中学会怎么与人相处?学会怎么做人?在这个小社会里,你要生活的很好,就证明你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我也相信你能做的特别好。

第4个回答  2017-09-26

大学是就是一个小社会,在上学之前就听到很多如此类似的话,到了大学之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今年大二的我在大一的时候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究竟为什么要这样说。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首先解释一下小吧。为什么说是小社会呢,因为它和真正的社会仍旧不一样。大学仍旧存在师生关系,同学们仍旧保留着单纯。大学没有社会上那些污浊的气息,相反好像它是受到社会保护的一个角落,可以说像是象牙塔一样的地方。所以即使在有些地方它像是社会,但是你却不能说他是社会,只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

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大学像是社会的地方有哪些呢?我第一个感觉是课堂已经不同了。大一的时候一个公共课的老师讲过,我给你们讲课是我的责任,但是你们听不听课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没有义务去督促你们。好像大多数大学老师都是这样想的吧,因为讲课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工作的重点在科研而不是讲课。师生关系已经改变了,老师说我们更像是合作,你来听课我来讲课我们共同完成这个事情。就像是在工作中,你不认真工作没有人会提醒你,没有人有义务提醒你,好与坏都需要你自己承担。大学你的挂科与老师无关,老师也并不担心你挂科了怎么办,因为你挂科是自己的原因。

另外一个呢,大学也是开始考验你工作能力的时候。你办事情是否认真负责,你的导员你的同学你在社团的社友心中都有数,然后他们会在有工作的时候考虑能否再交给你。你的工作能力你是否能够准时认真完成任务有时候又直接和你的评奖评优挂钩。在大学,一个人能力大小已经开始被衡量了,开始和切实利益挂钩了。

最重要的是人际交往当年,其实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在思考了。你值不值得做朋友,你能帮助我什么或者我们的朋友我们双方可以得到怎样的获利。虽然我在师范学校学校注重培养师风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是我的其他同学真的有这样说过。一个同学讲到,一个学妹对她的室友特别巴结,因为她的室友在院学生会工作,是一个副部长,每天学妹给她买水请吃饭什么的。我想这种行为和社会中那种巴结拉扯差不多吧,只是可能是一些小行为。

这便是我的对大学是个小社会的所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