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孩子在学校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

如题所述

因材施教;更多的理解每个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灵;多关注不活泼的孩子;多关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注意个性培养;改善与学生交流方式,注重孩子的特点;对孩子习惯培养给予意见;加强习惯引导;要放大优点,淡化缺点;尽量发掘孩子的优点,多给予鼓励。

对付每个学生;加强老师与学生单方面沟通,针对孩子的性格给予教育;如何能体现对每个孩子的关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资源在一个班级内已出现过度集中现象,所以归根到底,学校仍然是传统学校。不以批评为主,要表扬鼓励,多给孩子展示机会;老师要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对症求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学习能力;

多鼓励,多交流,学科老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多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希望班主任正确评价每一个孩子,不要对几个人特别偏爱;多关注细节,多全面发展,少一些哗众取宠;更注重赏识教育;对自然艺术特长的学生,要坚持长期培养;尽量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30

我希望孩子在学校可以全面发展。

好的教育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挖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学校打造的办学特色是学校为学生提供成长可能性的载体,是师生获得经验的重要阵地。办学特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要有对传统的良好继承,又要根据整个世界教育和中国教育发展的潮流,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这样才能使这种思想不断地引领学校发展,也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潮流。

一个好的教师团队,是决定学校能否办好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以及仁爱之心。拥有好的师资力量,孩子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的方式:

1、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

活动参与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学校产生联结感和归属感的基本来源,尤其是学业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归属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与所能发挥的作用,增加学生在校的参与感。

2、构建“对话性”师生关系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教育为中介。换言之,对话就是教育自身,在对话情境之中,师生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

3.培养同伴关系

青少年应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周围客观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同伴关系在中学阶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来自同伴的接受、好感及同伴友谊均会增加学生与学校间的联结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6
当然最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养成对学习的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什么功课都能做好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