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到校什么意思

给我一个实例,举例说明懂吧?不要说得那么书面化,跟新闻一样谁能看懂啊,不懂的想去复制粘贴的就别回答了,速度!!
我说过了不要给我复制粘贴来的东西,吃人家嚼过的馒头有意思没?

指标到校:是指将重点高中或初中的部分招生指标下达到具体的生源学校的招生政策,给每个初中的尖子生都能获得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

简单点就是说如果你校(初中)有某一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名额3人,即使你们学校的考生前3名均不够这所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但这三个人也可以用指标到校的名额升到此高中。

扩展资料:

指标到校政策效果

指标到校政策导致有人受惠的同时有人受损。众多一般校和"差"学校的"中下等生"并不能从指标到校政策中受惠,反而会减少重点高中的升学机会。

受损最多的首先是"名校办民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每年花数万元就读,结果"指标到校",这些孩子通过"拼分数"竞争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被大大稀释了。

但他们至少还有机会参与。处境更糟糕的是优质公办初中的择校生、特长生,这部分学生将彻底与重点高中的录取指标无缘。三是被"挤出效应"波及的大批公校学生。"指标到校"新政使相当部分原本上不了提前批录取线的学生,获得了示范高中学位。

这等于挤占了原本就有实力"拼分"上线的学生的录取名额,提前批投档线无形中被推高。有专家估算,指标录取降30分,提前批投档线将会提高3到5分。原本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将无缘优质高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标到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指标到校

是指近几年在我国部分省市实行的高中或初中的部分招生指标下达到具体的生源学校的招生政策。 沈阳市将部分学校的部分招生计划作为指标到校招生计划,按毕业生学校报考人数确定分得的指标,录取时以毕业生学校为单位,按考生所填指标到校志愿和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2007年起,成都市开始实行指标到校生制度,将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部分统一招生计划,根据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结果以及有利于扶助、提升薄弱学校的原则分配到公办初中学校,由初中学校综合评价、择优推荐入学,取消原来的保送生制度。指标到校生的范围仅限三年都在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的非择校生。指标到校生要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不公布升学成绩,只公布其毕业等级,升学成绩只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送生学校、来年分配指标到校生名额的依据。 指标到校政策是一项有利于解决择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的改革举措,得到了广泛好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28
据本人所知,是指在中考时,为了考虑教育的平衡,每所重点高中对全市的初中都有一些指标到校的名额,即:如果你校(初中)有某一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名额3人,即使你们学校的考生前3名均不够这所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但这三个人也可以用指标到校的名额升到此高中。简介
招生指标到校是教育部提倡并建议推广的一种做法,在全国其他城市已有成功经验。有些地方也陆续将此写入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其具体操作为: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指标,但是某区的一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指标,不能向市属初中、外区初中分派。这意味着,无论重点初中还是普通初中,都有机会获得名校的学位指标。有专家称,此举是教育迈向均衡走出了一大步。
推行指标到校政策的初衷是治理择校乱收费,但政策实施的结果超出了最初的预计,成了中国基础教育走向更加均衡、公平的重要机制。
由来
2010年10月13日,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为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提出若干指导意见。在第10条中提出要求: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意见》在第二条中明确提出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具体方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并执行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
这条意见确定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高中入学指标到校的原则。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在一些城市此前已有试点,并有成功经验。在教育部提倡并推广这一做法后,很多地方也陆续将此写入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各地高中入学指标到校通常的做法是: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指标,但是某区的一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指标,不能向市属初中、外区初中分派。这意味着,无论重点初中还是普通初中,都有机会获得名校的学位指标。
政策规定
教育部在《意见》中规定了指标到校的大致做法。教育部发布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下简称《措施》)中进一步确定了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的比例。《措施》第二条规定:确保就近入学的新生占绝大多数。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高于10%的要制订专项计划,3年内减少到10%以下;低于10%的要巩固并努力继续减少。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在此过程中不得以跨区域为名收取学生择校费。
以北京西城区56中为例,该校地处北京优质初中云集的西城区,周边有四中、八中、三帆、试验等市重点校,所以多年的恶性竞争,导致56中教育资源不足、生源不足、校风学风变差。但是,国家推行“指标到校”改革后,该校有20多个优质高中的指标到校名额(初中每年级仅4个班,不足160人),学生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56中了,老师的教学热情被激发出来,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也非常好,很快有望摘掉“落后”的帽子。"
第3个回答  2012-07-01
比如重点高中A在初中B的指标生有180个,A的统招线为X分,该地政策是下降Y分,而在B中有400人报考A,而只有100人过统招线,这100人属于直接录取,剩下300人中有250人达到了(X-Y)的分数线,那剩下300人中从高分向低分排名,前180名就可直接上A,而这180人就叫指标到校生,录取他们的过程就叫指标到校。
第4个回答  2012-07-21
托关系进校的与所属半径孩子竞争合理么?指标到校根本解决不了这种进好学校的社会现象,根本解决就是加分制度,是该校半径的学生就享受配额加分!
这才能让那些脑袋削尖挣着进名校的家长纠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