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假鸡蛋有害吗

如题所述

也许有读者是第一次听到人造鸡蛋,事实上,人造鸡蛋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一直以来,全国各地都有“培训基地”,这些人造蛋遍地开花,甚至在香港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x0d\x0a\x0d\x0a人造鸡蛋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是没有真鸡蛋的营养价值。更严重的是,由于它是由化学物品制成,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令人痴呆。\x0d\x0a\x0d\x0a从技术上讲,假鸡蛋的造假术也越来越高明,以高超技术造出来的假蛋甚至比真鸡蛋还像鸡蛋。鉴于人造蛋技术太过“神奇”了,我们不妨多花一点篇幅来看看人造鸡蛋的诞生过程。下面是一位记者的“学习”经历,从中可以领略到造假者的“精湛技术”。\x0d\x0a\x0d\x0a2005年初,广州一位记者为了揭开假鸡蛋的制造内幕,交了560元学费以及69元道具费,进入一家“假蛋学堂”,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x0d\x0a\x0d\x0a第一天,“导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只见她小心冀冀地将一些粉状的“海藻酸钠”放在天平上量重(据“导师”介绍“分量不能错,所以要关风扇进行”,其细致程度与专业人员做实验有得一比),然后将其倒入一盆温水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呈现眼前。继而,“导师”将少量化学物品“明胶”,用水拌匀后倒入蛋白中继续搅拌。“导师”介绍说“明胶可以令蛋白的浓度适中,但因长时间搅拌会产生好多气泡,要等十个小时才能散得完”,所以第一天的“课程”结束。\x0d\x0a\x0d\x0a第二天早上,“导师”再把适量的“酸钠脂”、“苯甲酸钠”、“邻甲基纤维素”及“白矾”等化学品一起混入头天制好的蛋白中,3小时后,“蛋白”部分正式完成。\x0d\x0a\x0d\x0a接着“导师”开始教造“蛋黄”。所谓“蛋黄”就是将柠檬黄色素加入之前制好的蛋白状物体中,搅拌几下就变成了鲜黄色。\x0d\x0a\x0d\x0a至于假蛋如何化作蛋形,其中奥妙,原来全是靠一个塑料模具以及含有“氯化钙”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两个凹位,一个椭圆形,一个圆形。“导师”介绍说:“圆形的造蛋黄,将蛋黄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氯化钙的水在面上,就会产生一层薄膜,包围蛋黄就可以定型,留意看,现在变魔术啦!”\x0d\x0a\x0d\x0a只见“导师”将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加入成了形的蛋黄,再倒上另一层蛋白盖面,接着放入一碗神仙水,令蛋的最外层产生薄膜,很快蛋形浮现出来。虽然鸡蛋模只有半边,不过一浸入神仙水,在浮力作用下蛋白在模里面晃来晃去,慢慢变成蛋形。至此一只只光脱脱的无壳鸡蛋呈现眼前。\x0d\x0a\x0d\x0a接下来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包壳”阶段。\x0d\x0a\x0d\x0a“导师”以明火煮熔食用石蜡再混入石膏粉搅拌后,将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捞出冷却风干后,完整的有形假鸡蛋便新鲜出炉了。随后,女“导师”还给学员传授“心得”说:“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非常方便,不少内地食店会派人来学习,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赚取更高利润。”\x0d\x0a\x0d\x0a为了进一步检验假蛋的味道,在等待外壳风干时,记者用无壳制成品做了一顿假蛋餐。首先是煎“荷包蛋”,蛋白虽然出现不少水泡,但像真度十分高,口感跟真蛋竟也相近似,只是略带碱味。第二道菜是“蒸水蛋”,竟然也是与真鸡蛋非常相似。记者还发现,将真假鸡蛋混合起来蒸的效果更佳,记者以3只假蛋,1只真蛋混合来蒸,效果更滑,口感及味道更似足真蛋。\x0d\x0a\x0d\x0a看了这位记者的实地学习,不禁让人既惊叹又惊心,惊叹的是造假者的造假术,惊心的是,假鸡蛋造得越逼真,给消费者带来的误导和危害就越大。\x0d\x0a\x0d\x0a支招识别假鸡蛋\x0d\x0a\x0d\x0a有不少人看到鸡蛋中的猫腻后大呼要“戒蛋”,这些人的信心虽然可嘉,但不可能实现也不宜提倡,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终究无法让人舍弃。既然不能舍弃,就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x0d\x0a\x0d\x0a(一)辨别真假柴鸡蛋\x0d\x0a\x0d\x0a打开蛋壳鉴别蛋黄颜色,如果蛋黄颜色异常,特别鲜艳,最好不要食用。\x0d\x0a\x0d\x0a(二)辨别真假鸡蛋\x0d\x0a\x0d\x0a1.观色。假鸡蛋的蛋壳比真鸡蛋的外壳亮一些,但不太明显。\x0d\x0a\x0d\x0a2.触摸。用手触摸时,假鸡蛋要比真鸡蛋的外壳粗糙一些,也要稍薄一些,有些假鸡蛋甚至明显可以看出人为的痕迹。\x0d\x0a\x0d\x0a3.听声。晃动鸡蛋,假鸡蛋内部有晃动感,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溢出所致,而新鲜的真鸡蛋没有。(放置时间过长而散黄的真鸡蛋可能有此状况,所以要结合其他条件来判断真伪)。\x0d\x0a\x0d\x0a4.闻味。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而假鸡蛋则会有一股化学药剂味。\x0d\x0a\x0d\x0a5.观察内容物。(1)真鸡蛋有气室,即鸡蛋大头有个小气泡,而且很自然,而问题蛋则根本没有气室;(2)把蛋打在碗里用手感觉,若觉得蛋清较稀,倒在手上蛋清很快就从指缝间滑落,而蛋黄可在手里随意滚动,那就是假鸡蛋。因为真鸡蛋蛋清较稠,蛋黄很难与蛋清分离干净;(3)把鸡蛋打在碗里,刺破蛋黄,放置一会儿,如果蛋清和蛋黄相互溶在一起则为假鸡蛋,这是蛋黄与蛋清是同质原料制成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有害!
假鸡蛋是化学产物,对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打破一枚鸡蛋放置一天后,有浓烈的化学味,类似油漆味道,无任何鸡蛋味。
假鸡蛋中主要成分是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蛋黄是色素和树脂制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但没有任何营养可言,而且吃多了会伤胃。也就是说你每吃一个假鸡蛋,就是吃了一口油漆。
而其中含有的氯化钙也分食用级和工业级,色素也是一样,而这些人造蛋厂家都是地下工厂,很难说这些工厂用些什么原料。

因为明矾含铝,长期食用更有机会引致记忆力衰退、痴呆等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为严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人造鸡蛋的蛋壳是用碳酸钙做的,蛋黄和蛋清则是用海藻酸钠、明矾、明胶、食用氯化钙加水、色素等制成。

其做法先将一定量的海澡酸钠倒入一盆温水内搅拌成蛋白状物体,用明胶拌匀,再加苯甲酸纳、白矾等其它化学品混入制成蛋白,而蛋黄只是加些柠檬黄色素,再加氯化钙混合倒入模具形成蛋形,产生蛋的薄膜,蛋壳则是用石蜡、石膏粉、碳酸钙等制成。

人造鸡蛋所用的都是化学成分,主要是利用海藻酸钠的钙化,顶多就是一个凝胶体,其中的明矾、明胶等平时只是作为食品的添加剂、辅助剂,而国家标准对添加剂用法、用量都有明确规定,在人造鸡蛋中却成了主要成分,对人体没什么好处,营养角度上与真鸡蛋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有关专家指出,氯化钙也分食用级和工业级,色素也是一样,而这些人造蛋厂家都是地下工厂,很难说这些工厂用些什么原料。

危害:人造鸡蛋毫无鸡蛋味,研究发现,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痴呆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2-04
当然是对身体不利,但是小量食用不会有很大害处
第4个回答  2006-12-04
能吃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