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什么时候建的

湛江一中什么时候建的

在湛江广州湾时期就有了,是湛江最早的学校之一!
广州湾(湛江市前身)法租界时期,是湛江教育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1899年法帝国主义强行租借广州湾,湛江沦为法国殖民地,教育也蒙上了殖民地色彩。法帝侵略者为巩固其殖民地统治,也办起了为法人服务的学校。1908年法人在麻斜(后迁西营)开设培训法语的安碧沙学校,后又在赤坎开办法华学校,初期只招收法人和法国在湛的雇佣军越南人的子女,后期放宽也招收中国居民的小孩入读。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广州湾暂偏安一隅,成了通商重镇和航运中心,大批物资由此进出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少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商人纷纷到广州湾开设商号,“商贾云集、盛极一时”。1941年底香港沦陷,大量港澳难民踊入广州湾,人口急剧猛增十多万。弹丸之地的广州湾人口膨胀、经济畸型,也造就了文化教育瞬时繁荣,大批学校应运而生。特别是走难中来了不少教师、教授、学者、留学生,为办校提供了数量足和质量高的师资,促使学校大量兴办。音乐家黄友捸、大画家赵少昂、硕士教授何中中、学者高级医师梁道贞等都曾应聘在各中小学任教或开班设校。抗战前,广州湾市区只有赞化、晨光等6所学校。1937年至1943年,湛江的爱国绅士、华人社团或私人新办学校达20多所,其中小学14所, 中学7所,职业学校1所。赤坎的进化、培智、韩江小学,四维、培才、河清中学;西营的崇道、霞山小学,益智、志成中学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日寇入侵湛江,广州湾教育受到严重摧残,大部分学校停办或解体。广州湾光复、湛江建市,国民政府接管教育,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整个湛江的教育日走下坡,至解放前夕市区只剩下中学6所、学生1937人;小学11所,学生3448人。

培才中学

1937年,广州湾名流陈学谈、陈学森等人集资在赤坎高州会馆兴办培才小学,1939年增办培才初级中学。1941年陈学森之女陈玉燕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接任培才中小学校长职务。1942年第一届初中学生毕业,增设高中班,在赤坎鸡岭建新校址,成为一间完全中学,定名为“广州湾私立培才中学”,抗战胜利后改称“湛江市私立培才中学”。培才中学以其显赫的办学成就名冠粤西,享誉全省。

1952年2月培才中学与湛江市第一中学合并,更名为湛江第一中学。是省一级学校

培才中学办校有四大特点:其一、师资力量雄厚,除毕业于教育系的陈玉燕校长外,还云集一批师资水平高的教师任教,如毕业于美国米西根大学的王乃春、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何中中、著名的音乐家黄友棣、美术教授邓昌中等都成为培才中学的教学骨干。其二、学生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成绩骄人。学子分布五洲四海,不少都有重大建树。其三、集体精神好,学校提出“培才人一家亲”,促使学生爱校如家,团结友爱。其四、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培才银乐队是当时南路第一支管弦乐队,闻名遐迩。

培才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从1942年开始就有革命活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革命师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地下革命斗争,一大批进步学生走上革命道路。校友林才连是南路特委交通站负责人,1948年被捕,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解放初,大批同学积极参军、参干,为革命输送了不少人才。

1952年2月培才中学与湛江市第一中学合并,更名为湛江第一中学。1958年已是省的重点中学,历年高考总成绩都名列全市前茅,是省一级学校。

2006年湛江一中与湛江一中校友会,联合开办初中部的培才学校。

从培才到湛江一中,这里人才辈出。香港文汇报社长张云枫、前国家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前国家八一足球队教练陈福来、三峡工程副总指挥陈笑霖,参与“两弹一星”研究的骆大星……出自这所学校的杰出人才不胜枚举。

今日湛江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湛江拥有高校数在全省仅次于广州。湛江成了引人注目的科教大市。
http://zjphoto.yinsha.com/file/200707/2007070617065175.htm湛江教育的历史变迁(之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