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祁山是现在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其实就是一座山的名字,现在应该是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这座山其实在礼县的东部,整座山大概有50毫米左右,西边从全大堡子山开始,东边一直到盐官镇,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是魏国和蜀国的必争之地,主要还是因为这边的地势比较的险峻,而且属于蜀国的一个咽喉部位,蜀国如果想要守住自己的地盘,那就必须要拿守住祁山,有了祁山,进可攻,退可守。

而当时的魏国其实也是非常想要攻下祁山的,奈何祁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强攻那肯定会损失很大,而且不一定能够拿下来,所以在历史上魏国也没有轻易的去攻打祁山。从诸葛亮六出祁山我们可以看出来蜀国如果想要北伐,那么就必须从祁山出兵,而且蜀国大军如果想要保证自己的后勤,那么所有的粮食也都是要从这边运出来的,所以祁山算是蜀国的一个命脉。

其实李县也是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了,你比如说这边本身就是秦国的一个文化发祥地,在历史上,李县素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每次北伐基本上都会以这边为一个战略前沿,每次都会把兵马还有粮草屯于此处,虽然说诸葛亮是出生未捷身先死,不过在历史上总归是留下了一些印记。

还有李县这边出的名人其实也是非常多的,历史上有很多的诗人,或者是一些元代重臣故里都是澧县这边的,例如赵世延等等。礼县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有一点我们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礼县无时无刻都在闪耀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6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祁山和诸葛亮北伐相关的资料:

一、诸葛亮“六出祁山”对“北定中原”的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诸多,择其重要以论: 1、自然因素。陇右东与秦川相接,依丝路古道(即关陇大道)、渭河一线相通。素称秦陇一线唇齿相连,天水南可自阴平古道,江汉之线,双道直通川蜀江汉。汉中、陇右是当时蜀汉北铙曹魏的双大门。汉中已有,再取陇右,则蜀汉进攻查双管齐则,形成钳形之势。若是防守,可双门紧闭,拒曹兵于门外,万无一失。曹魏也难以实现得陇望蜀之美梦。西连河湟,北通大漠,可与广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连成一片。尤其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第一站咽喉重地。翻陇山入秦川要比翻秦岭阴容易得多。从地形上分析,这里处在六盘山地、陇中黄谷相连。渭河谷地横贯其间,嘉陵江、西汉水谷地平缓由陇入蜀。东有陇山屏障,西有河湟天险,南可退走川岷江汉,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回旋余地,是屯兵作战的天然重地。 2、经济因素。天水市现总面积14267m2,耕地593.3万亩,人口2720000。渭河干支平均年径流量12.84亿m3,嘉陵江干支平均年径流量5.47亿m3。地下水资源达1.6亿m3。含水层厚达4-15m。年降水达156亿m3。故以“天河注水”盛名于世。年均气温10.5℃。7月最热,最高温38.2℃,1月最冷。最低温-19℃。春季冷暖多变幻,常有倒春寒;夏热无酷暑,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降温速,秋温低于春温,阴雨天气多;冬冷无严寒,气候干燥,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在三国时期,人中尚少,粮产量丰盈,是提供屯兵军粮的粮库。故有诸葛亮“陇上刘麦”的佳话。同时山原广阔,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27.42%,林地面积874.41万亩,是黄土高原上的绿洲,被誉为“陇南林海”,“林泉之冠”。三国前,这里水草繁茂,是天然牧场。公元前九世纪秦祖嬴非子在这里为周孝王放牧繁息战马,为周孝王中兴,起了重大作用。所以天水是繁息战马的丰盈宝地,自然是诸葛亮伐魏前线所需战马的良种场。加上丝绸之路开通长宁驿、弓门砦 、降陇城、秦亭、街亭、略阳、成纪、显亲、清水、绵竹、上邽 、新阳、冀城、洛门等陇右古镇上,西域商贾往来贸易,使市场经济繁荣。这都是诸葛亮伐魏的有利因素。 3、文化因素。天水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详地。传说人类文明始祖三皇之首伏羲氏出生在这里,故称“羲皇故里”。《易系辞传》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鲁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史记•补三皇本纪》云:“太吴庖牺氏,凤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日毕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氏于成纪(今天水一带)。”据考察,天水渭河及其支流两岸现有史前文化时期原始先民聚落址达500余处,同时出土万件遗物,有些与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秦安大地湾、天水师赵村、西山坪,武山付家门等遗址的发掘得到证明,其人头蛇身饰文的彩陶器皿和伏羲氏族图腾崇拜完全一致,说明天水乃至陇右一带在史前文化时期有一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伏羲氏功盖千秋,伏羲氏族文化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伏羲氏族兴起于陇右,后随迁徙,翻陇山,进关中,徒陈仑。再沿渭水东进,定督陈州(今宛立)。为华夏民族的文明起到肇启作用。伏羲氏族未入中原者,父系氏族社会就以炎帝族为号。炎帝族姜姓,黄帝族姬姓。《国语》云:“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姬”从“女”,说明以母系为血统。“羲”、“姜”、“羌”从“羊”,说明均为牧羊族。《帝王世纪》云:“昔少典娶有娇氏,名曰女登,威神龙于华阳之常羊,生神龙烈山石室”。《大荒西径》云:“有氏人之国,炎帝之孙名灵恝,灵恝生氏人。”说明氏人也是羌人分支。那么陇右氏、羌亦是伏羲氏、神龙氏、轩辕氏之后裔。从上看三皇皆发端于西部,后因迁徙、争战进入中原,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基石,荆襄名士之首、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岂能对此无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27
今甘肃西和县西北,蜀汉时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西晋末南阳王保称晋王于祁山,皆即此。《水经注》又称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是为祁山,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此城也。
第3个回答  2010-06-26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第4个回答  2010-06-26
秦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