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发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

关于水的蒸发
液态的水,由于分子的间隔变大,所以变成气态的水.
那是什么原因使分子的间隔变大(与分子的运动有关吗?)

水蒸发时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水分子是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一种过程。

水分子没有改变。水在进行蒸发的时候,虽然从液态变成了气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只是状态有所改变,并没有什么其它的新物质产生出来,所以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因此水分子才没有变化。这个过程中真正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而已。

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因为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较大的分子能够飞出液面脱离束缚而成为汽分子,所以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速度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量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就越快。

注意事项:

面积:增加水的蒸发面积,可以将一杯水放在水槽或底面积大的容器中。

空气流动:增加水表面的空气。可将一杯水放在有风的地方。也可以用棍子搅拌,加快水的流动。

水的蒸发与气温、气压,温度等因素有关,当环境气压为1个大气压,将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就会肉眼观察到水的蒸发。水的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度,也就是蒸发时的温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蒸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1
有关,当液态的水分子从外界获得能量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会增大,脱离液态水的水分子平均个数增多,使之成为气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