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小学学习拼音了,23个声母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ɡ enɡ inɡ onɡ。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ɑn yinɡ。

扩展资料: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系统的声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闽语的声母普遍都在15个左右波动。而以粤语和官话(包括普通话)为代表的晚期方言,声母数量一般在20个上下,普通话的声母即为23个。赣语和客家话的声母数量比粤语和官话略少。

我们可以在今天的汉语方言中找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一种汉语方言的声母越少,则韵母往往越多,声母和韵母的数目呈现出互补关系。比如潮州话的韵母接近90个,它的声母就只有15个。若干中部吴语如义乌话的声母在30个左右,韵母就减少为不到40个。而部分湘语如祁阳话的声母多达35个,韵母就相应地缩减到27个。这种有趣的现象,体现了一种整齐的深层次规律与一种惊人的和谐之美。引起了语言学家极大的关注。此外,在汉藏语系的其他各大语言如藏语之中,也存在与此相似规律。这一规律分布的广泛性,说明了汉藏语系内部高度的同源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23个声母按照顺序分别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这个声母表可以先教孩子读,不需要他学会写,进入一年级还会学的。
第2个回答  2019-09-20
声母:23个
声母表共列出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辅音声母21个,分别为: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还有两个可以单独发声的零声母y、w,合起来23个。为什么a、o不是,因为它后面不能带韵母发声,v不能发声。
第3个回答  2019-10-13
小学拼音学习不止是了解声母,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拼音这件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主要是得讲究方法。可以分为这样两个步骤:
首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孩子比较幸福,有各种途径可以学习拼音,有各种学习拼音的书籍、APP,网上教学类的视频也比较好搜到。
书的话推荐《魔法拼音国》和《学拼音儿歌77首》。
前者是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声母和韵母;通过找朋友的形式介绍拼音。书中的主角都是拼音形象化的人物,也有助于孩子记住拼音的书写方式。
后者是通过儿歌的形式学习,内容很全,基本能有的都有了。而且其中一些儿歌,是把易混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对孩子进行区分、加深记忆很有好处。
APP的话现在很多做的都很完善了,采用闯关和发音练习的方式,就不具体推荐了,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其次,注重多加练习。
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开始趁热打铁、巩固练习。让孩子自己动手在纸上写一写,或者是家长制作拼音卡片,随时让孩子念一念。
孩子在学过拼音后,一般来说要进行2-3轮的巩固。比如孩子已经把拼音全部学完了,记得也很熟练了,但是此时还不能放松。过个一段时间,在重新带着孩子从头读一遍,看看他记住多少,这个时候或多或少都会记不太全。
2-3轮的巩固之后,差不多就可以等着孩子上学了。在学校老师还会带着再学一遍,而且会采用布置作业、挑写等多种方式考察孩子。如果孩子之前学得比较扎实,这个时候也有信心,也能跟上老师的进度。
第4个回答  2019-09-20
1)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24个:
a o e i u ü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3)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ɑn yi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