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长个疙瘩,磨的疼.

右眼上眼皮靠近眼角处长了一个疙瘩. 两月前进过沙子.. 揉了之后就长出来了.. 两个月都没有消下去.. 磨的眼睛疼.. 不见光的话没有感觉.. 一见光就流眼泪. 请问这是什么.. 需要手术治疗么? 大概费用?
没有流脓. 也不痒和疼. 只是磨眼睛.. 有医生来看下的么?

应该是感染了。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著,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5.营养和饮食
患病期间应加强营养,多食蔬菜,多饮水,少食糖果,忌食刺激件食物,少食煎炸食物,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适当服用鱼肝油。
6.家庭护理
(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保持大便通畅,对大便干燥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1.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3.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
4.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5,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五)预防常识
1.经常保持眼部清洁,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患睑缘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3.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4.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

至于费用的话应该是因地而宜,没有固定且具体的价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2
病情分析:
您好这位朋友,这种情况建议积极眼科看看,考虑麦粒肿的表现
指导意见:
建议营养均衡,多喝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局部金霉素眼膏应用,口服罗红霉素,祝您健康
第2个回答  2010-07-06
这个手术不手术不好说 要去医院看 当时沙子进去了 有没有出来 如果没有 那就要开刀了 2个月了 要是出来了 估计是发炎 感染什么的 最好去医院 眼睛不是开玩笑的 费用就要看医院了 治疗很多种的 不是医生不清楚 LZ啊医院一定要去啊
第3个回答  2010-07-21
不用担心的,慢慢就会好了,不要去动它,买一瓶(那个叫啥?)擦擦KO!
第4个回答  2010-07-13
我也莫名其妙的长过,但是过了几天就自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