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如何管理台湾?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台湾的管理

1、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2、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
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
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3、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
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渐频繁。
4、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5、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
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郑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逐步演变成地方割据政权。
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
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
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
至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扩展资料:
当代中国对台湾的管理是一国两制。
但台湾和大陆还没有实现统一,台湾不受一国两制政策的约束。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国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进行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和双向交流,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
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