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八种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八种大自然灾害分别为:山体滑坡、雪崩、干旱、森林火灾、洪水、海啸、火山喷发、龙卷风、地震,台风。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

扩展资料

灾后预防

地震灾害后,地面裂缝、山体坍塌,土壤中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病原大量扩散。次生灾害如暴雨、大风等加剧了病原菌扩散。此外,畜禽舍毁坏,饲养环境恶化,使大部分畜禽抵抗力下降,极易受到疫病的侵袭。

防疫设施不健全,制约了防控工作的开展。灾后发生的动物疫病中,对人和动物威胁比较大的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毒类的有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细菌类的有猪链球菌、牛、羊炭疽和破伤风等,寄生虫类的有耕牛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猪囊虫病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灾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1

1、山体滑坡(landslides)

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2、地震

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3、雪崩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

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4、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5、洪水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

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6、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类气象灾害,其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

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cumuliform clouds)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常见的发生时间是春季和夏季。、

7、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

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8、干旱

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体滑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森林火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卷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山喷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2

个人认为应该是发生在1931年的大水灾。

1931年全国范围的大洪水堪称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水灾。这次水灾波及范围之光,史上罕见。南至百粤,北至关外,东抵苏北海岸,西达四川盆地,长江、黄河、淮河、珠江、闽江等各流域大小河川,尽告涨溢,泛滥无忌。尤以江、淮流域为甚。

据《中国近代十大灾荒》这本权威著作记载,这场水灾,先南后北,殃及中国大陆的23个省的672个县(市)。尤以长江、淮河流域的灾难深重,湘、鄂、赣、浙、皖、苏、鲁、豫8省合计受灾人口8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受灾农田面积3.5亿亩,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8%,全国死亡约400万人,经济损失达22.54亿元。可以说,这场特大洪水危机,是20世纪中国水灾之最,三分二的中国被淹。比1998年的长江大水带来的损失与危害还要大。可谓是历史上最惨痛的地质气象灾害之一。

20世纪30年代的武汉是中国的第二大都会,其地位的重要和美国的芝加哥、英国的曼彻斯特、日本的大阪不相上下。而这次水灾把整个汉口、半个武昌和一部分汉阳,统统泡在水中,水深自数尺至丈余,最深处达15.8m。浸泡时间少则37日,多则133日之久。

面对如此灾害,湖北及全国水灾急赈会武汉分会与各慈善团体举办事项甚多。尽管如此,终因灾区太广,灾民太多,灾情太重,无力应付。就武汉一隅而言,赫山、洪水饿死、病死的灾民都来不及掩埋,只好挖几个千人坑,层层堆埋。

1931年特大洪灾时,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主席的宋子文叹道:“如此水灾之大,所费金钱,纵无限量,所筑堤岸,纵极强固,亦无术抗此洪流。”这场波及全国的水灾,导致民国政府财政收入大减,加上应付赈灾支出,几乎拖垮民国政府。

水灾之后,国民政府认识到这次水灾非同寻常,进行了较为积极有效的灾前动员。8月28日,蒋介石乘坐永绥号军舰抵达武汉巡视各个溃口,到30日发表《告鄂水灾被难同胞书》表示自责,31日又在湖北省政府训话,称“此次水灾惨重为历史上所未有,但一时代必经过巨灾始能太平”。当时的中央政府已认定此水灾为“国难”:政府以政令命令各机关救灾;中宣部规定各地的党部要实行六项救济工作,严惩不救灾的官员,向行政院、监察院及各机关颁布了七条救灾紧急令。

最难忘的莫过于从这年开始的苏北灾情,由于没有拦洪蓄水的控制工程,放荡不羁的洪水冲垮了里运河堤防,使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毁灭性的水灾使7.7万人丧生,千万亩农田绝收,大批灾民流离失所,造成了彻底的毁灭性破坏。

大水过后,南通、如皋两县对愿意回乡的灾民每人发一床棉被、一套棉衣、三十块钱安家费。由于里下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次灾民回去后的生活远远不及在避难地安宁,于是8万多灾民肯不要赈济也要留下来自食其力,这些人在此后的十多年间,都凭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包容、照顾,融合到当地环境中。

虽然当时的救灾工作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政府资金准备不足、机构缺陷等问题暴露了出来,但是这次水灾的救济有不少成功之处。如1931年水灾之后的1932年霍乱,便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导致大规模死亡。

像暴雨、洪水等天灾有时确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有智慧的人类在天灾面前决不能任由肆虐,徒呼“无术”,完全可以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3个回答  2020-12-21
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台风。破坏力最强的是地震。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第4个回答  2020-11-21
八种大自然灾害分别为:山体滑坡、雪崩、干旱、森林火灾、洪水、海啸、火山喷发、龙卷风、地震,台风。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