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form和通常意义的property是否有区别?

如题所述

柏拉图的form和通常意义的property有区别。property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属性,特性”的意思;而柏拉图的Form意思就比较复杂。

柏拉图的Form——共相与实存
  柏拉图的Form,汉语通常译为“相”或“理念”,它是影响西方文化几千年的哲学核心概念。Form的希腊原文为“ιδεα”,拉丁文直接转写为idea,汉语根据英文idea和德文Idee将其译为“理念”。但柏拉图的ιδεα即非“理”,也非“念”,而是一种永恒存在的显现,是由动词idein(看)所引申出来的名词形式。所以陈康先生主张将其译为“相”。格鲁布(Crube)认为ιδεα“最切近的翻译是‘Form’或者‘appearance’,也就是,人或者物的‘显型’(look)”。([2], p.1) 那么英文“From”又意味着什么呢,《牛津辞源词典》的解释是:某物的可见的视角面(aspect)。当然这种“Form”远非经验表象,而是“永恒不变的、非质料的本质和型式,我们肉眼所见的现实之物仅仅是Form的可怜的摹本。”([3],p.55)柏拉图的Form是一种确定的、永恒的、超验的心观之相,它一方面是语言共相,对应于“理念”,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共相,它是一种完整呈现的实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存在,对应于“相”。
  直接给与的经验世界是一种杂多和无序,犹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赫拉克利特之流,一切都不可把握,不可预测,没有任何确定性和规定性可言,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可能不发生,人在这个世界中无能为力,没有任何安全感和自信心可言。柏拉图的伟大贡献正是在于试图克服赫拉克利特之流的虚无论和不可知论, 大胆地否认这个直接经验世界的实在性,断然宣布耳闻目睹的直接经验世界是一个虚假的世界,而真实的世界正是超越了这个流变不居的经验世界之外的另一个 Form的世界,即一个确定的、永恒的、可言说、可预测的知识理性的世界,这个Form的世界是真实的,因为它是合乎逻辑的世界。
  那么一个合乎逻辑和语言的共相世界为什么会是一个更为本质的存在呢?柏拉图的相论因为远离我们的朴素经验而显得荒诞不经,但深加思考就能发现它在更为深层次的意义上揭示了我们的认知本质。以下我们从认识论的选择标准、实践论的先验原则和价值论的应然设定三个方面来看看form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首先,我们直接经验世界的感受活动表面看起来似乎就是一种简单的肉眼看事实,有什么样的事实,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与之相适应,其实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观点。人的经验感受活动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是内在思维与外在感受的双重互动,看与思相互交织,人们看到任何新东西都会本能地问“这是什么”,就是试图把感受纳 入到理解之中,理解正是把个别经验纳入到一般概念中。一个老眼昏花的爷爷带着一个眼目清秀的孙子出门,总是孙子不断地问爷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正好说明只有理解了的看才是一种真正的看。看同时是一种审视和评判,人们的看才会同时伴随着愉悦或非愉悦的感受,才会对被看者做出好与坏的评价;我们的言说同时伴随 着理性的审视,所以才会有理直气壮或理屈词穷。特别当我们所经验之物都作为一个个单纯事实而呈现的时候,我们是凭什么去说这个不好那个好一些呢?“如果我们的心智中没有某种比经验物更为完善的东西,我们凭什么去评判事物的不完善呢?”([3], p.57) 比方说某个小学生数学考了100分,如果我不知道他的另一个同学考了120分,我怎么知道他这100分不是满分呢?而我们明确地在评判世界的非完善性,这不正说明我们心智中有一个超越事实经验的完善标准吗?当我们在挑选苹果或者选择朋友时,不是明显有一个在被挑选的经验事实之外的选择标准吗?柏拉图的 Form并非玄而又玄,其实就在我们实际的生存认知活动之中。
  人的认知活动是肉眼看个体,心灵观共相。外来经验只能提供殊相观念,而共相概念则是心智自身的某种规定性。语言、逻辑、科学方程式这些普遍必然的共相知识肯定不会是偶然经验所能提供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遍共相的标准,特殊经验表象才得以被定位和理解。
  其次,在个体物与Form的关系上,柏拉图明确认为个体物只是Form这种共相实存的摹本和分有物。如果我们把世界分为人化世界和自然世界,那么在人化世界 中共相产生殊相是有积极意义的。王若水曾经提出一个“桌子哲学”的问题,即究竟是先有桌子的理念呢,还是先有桌子的实物?要是没有桌子制造者先行的理念,自然界里哪里来的桌子?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事情,人不仅是实物的描述者,人同时是实物的制造者,在人化世界里,人的价值更加体现在把自身的类本质对象 化,把自身的理想和价值实施到对象世界之中去,这也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旨要。而且即使是在对实物的描述活动中,人的语言范畴归类、时间空间整合、价值意义赋予,也都不是一个简单反映外物的问题。
  最后,Form是一种理想的应然。柏拉图在其《巴门尼德篇》中表示,他不很确信是否存在着“狗”、“水”等个体物的相,但很明确,“淤泥”和“污垢”等没有相,人们习惯于把柏拉图的相看成名词的共相,但通观柏拉图三十来篇对话,他所重点涉及的是“论虔诚”、“论正义”“论美德”“论善”等,他是相在很大程度 上不是一种实然的描述,而是一种应然的指向。人的生存不是一种被给定的事实,只有动物的生存才是被给定的。人总是首先存在了,然后才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存在,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命题“存在先于本质”。人类的生存恰恰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将是”,是一种自我设定和自我筹措,人总是在不断地用一种理想的应然前 导着自己的生存活动,所以彻底丧失希望的人会自杀。人持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观念,决定了他的未来和本质,尽管这种实施过程会受到外物的制约,而外物在这种意义上仅仅是一种价值实现的拖累。
  于是从柏拉图这里开始,西方文化的二分世界理论正式拉开了序幕。经验世界必须受制于一个超验有序世界的制约。从泰勒斯望天开始的希腊哲学的超越论倾向在柏拉图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巩固,奠定了西方文化总体的超越论路向,黑格尔将其诠释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就大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 情,注定没有未来。西方文化中确定的科学理论体系、严谨的语言逻辑层面、稳定的社会游戏规则和彼岸的宗教人生观,无不奠基于柏拉图“相论”的超越论思想。与此相对应,西方文化知识本位也得以被奠基,实在、存在、真实都是在知识的确定性、可言说性分析性上被定位的,存在是合乎理性和合乎逻辑的认知对象。人类一直面临着认识 论的困境:能有哪一种图像可以不通过眼睛和镜头而展示呢?能有哪一种历史和文化可以不通过文本和传说得以承传呢?能有哪一种结构和范式可以不通过语言和公式而得以呈现和说明呢?我们所言谈的和思考的世界和宇宙,都已经是进入了我们语言和意识中的,被我们的语言和意识所过滤和整合构造了的东西,尽管我们很不 愿意承认这一点。因而我们面临着一个世界认识论化和信息化的困境,世界被数字化、程序化和语言化的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方文化贯穿了这一逻辑主线,尽管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是在笛卡尔之后才明确实施的,但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实际存在着这种知识论的倾向。而这种知识论的倾向,与柏拉图的Form理 论息息相关,尽管Form不仅仅是 “理念”意义上的知识论,他还包含着存在论的特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6
柏拉图的form和通常意义的property有区别。
1. form is the perfect example or perfect model, that a property represents.
The form of redness is red and all red objects are simply imperfect and impure copies of this perfect model of redness.
就好像做cookie的模具是form, 做出来的cookie具有这个form代表的property.
2. Form is pure.
Many properties can exist in an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An apple, for example, can be red and round but redness as a form is pure and cannot be comb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