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宁是什么职业

如题所述


敦宁
敦宁,男,1980年8月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河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犯罪学研究会秘书长、河北大学刑事法治与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6年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刑罚学、刑事政策。
中文名:敦宁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石家庄
出生日期:1980年8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刑事制裁体系变革论》;《自由刑改革的中国路径》;《量刑情节适用的理论与实践》
职称:教授
人物简介
敦宁,男,1980年8月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河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犯罪学研究会秘书长、河北大学刑事法治与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6年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刑罚学、刑事政策。
教育背景
1999年9月-2003年6月,河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7年9月-2010年6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10年9月-2013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14年7月-201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刑法学方向)。
2015年9月-12月,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3年8月至2013年6月,曾任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矿市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井陉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2013年7月至今,河北大学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社会兼职
中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理事;
河北省犯罪学研究会秘书长;
河北大学刑事法治与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个人荣誉
1.2017年12月,获河北省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奖,三等奖;
2.2016年6月,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3.2015年8月,获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2015年5月,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
5.2015年4月,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6.2014年9月,获“京师高铭暄刑事法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7.2013年12月,获河北省优秀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8.2012年11月,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9.2011年10月,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全国优秀刑法论文奖,一等奖;
10.2012年5月,获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1.2010年6月,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学术成果
一、学术著作或教材
1.《刑事制裁体系变革论》,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独著);
2.《自由刑改革的中国路径》,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独著);
3.《量刑情节适用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独著);
4.《环境犯罪刑事治理机制》,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二主编);
5.《刑法案例教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副主编);
二、主要学术论文
1.《论我国轻罪范围的划定》,《河北法学》2019年第1期;
2.《“但书”在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3.《犯罪与治安违法行为的“但书”界分——以“法规竞合”现象为中心》,《政法论丛》2018年第2期;
4.《刑法谦抑主义的西方立场与中国定位》,《刑法论丛》2017年第4卷(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8年第7期转载);
5.《醉驾入刑五年来的效果、问题与对策》,《法学》2016年第12期;
6.《酌定不起诉适用条件的规范化判断》,《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7.《环境犯罪“三元化”制裁体系之建构——以制裁目的之有效实现为中心展开》,《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8.《后劳教时代的刑事制裁体系新探》,《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
9.《劳教废止后当合理构建刑事制裁体系》,《检察日报》2015年2月11日;
10.《治安违法行为犯罪化的理论解析与立法前瞻——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视角》,《学习论坛》2015年第3期;
11.《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方法界限——兼论犯罪与行政违法的范围划定问题》,《刑法论丛》2015年第1卷;
12.《论行政拘留入刑》,《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第1期;
13.《自由刑的效益之维》,《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4.《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阈下的自由刑改革问题》,《刑法论丛》2014年第2卷;
15.《禁止令适用的合理化问题》,《法律适用》2014年第5期;
16.《拐卖妇女罪中被害人承诺之司法功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7.《减轻处罚司法适用问题新探》,《刑法论丛》2013年第1卷;
18.《量刑情节概念新解》,《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11期;
19.《量刑情节适用的基本原则》,《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0.《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合理性及其立法改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1.《形式和实质的解释论之争与犯罪论体系的选择》,《现代法学》2012年第2期;
22.《危险驾驶罪探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
23.《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司法认定若干疑难问题研究》,《刑法论丛》2011年第3卷;
24.《科学把握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标准——以闫某玩忽职守案为例的分析》,《学习论坛》2011年第7期;
25.《“武装掩护走私”条款的适用范围应限缩》,《人民检察》2011年第19期;
26.《我国刑罚结构的调整及其反思》,《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11期转载);
27.《刑罚配置结构调整论纲》,《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28.《合理应对严重刑事犯罪之政策设计——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河北法学》2010年第12期;
29.《论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完善》,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1期转载);
30.《刑法中的“伤残”应作“重伤”解》,《人民检察》2009年第10期。
三、科研项目
1.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预防型犯罪的法治体系构造研究》,项目批准号:19BFX068(主持人);
2.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项目:《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研究》,项目批准号:GJ2016D38(主持人);
3.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劳教废止后的刑事制裁体系研究》(一等资助),资助编号:2015M570200(主持人);
4.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轻微刑事案件定罪量刑的情节运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HB14FX046(主持人);
5.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确认项目:《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项目批准号:HB2013QR88(主持人);
6.2016年河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YJS2016-12(主持人)。
7.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体刑法学》,项目批准号:11BFX129(参与人);
8.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境污染犯罪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2BFX051(参与人);
9.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刑法修改宏观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WZD11(参与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