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如题所述

成本是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尺度,是制定产品价格、签订项目合同价款和核算利润的基础,是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是衡量地勘单位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的手段。因此,通常把成本水平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综合考核指标,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会通过成本指标反映出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以保证产品(工程)质量为前提,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控制成本费用的超标准发生,实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的一项管理活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是地勘单位和企业的命脉,成本的高低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在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向企业转化,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重提并强调加强成本管理对地勘单位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和企业的观念转变和经营机制转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和企业要用经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成本意识和进取精神,取代和摒弃长期以来在产品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一整套管理哲学,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发展观念上,变等、靠、要为眼睛向内进行挖潜,变依靠外力驱动为自我加压;在价值观念上,变产值第一,产量挂帅,追求规模和级别,忽视经济效益为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内涵挖潜、集约经营道路;在经营观念上,变重生产,轻开发,产啥卖啥,官商习气,短期行为,多年围绕计划转为面向市场,按用户需要、用户订单组织生产经营;变过去“只要干活”就拿钱为以“有效劳动”为依据的多劳多得,以成本效益决定分配,使一部分职工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观念的转变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把成本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位置,摒弃计划经济下人为定价的做法,坚持按客观价值规律办事。使企业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观、价值观就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

2.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是通过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把降低成本的重点首先放在充分挖掘现有装备潜力上,使设备利用效率都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二是精心计算投入产出,使投入的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其基本做法是“卡两头,抓中间”。一头是把住原材料购进关。用严格的制度确定最高采购限价,只能低不能高,同时严格质量和数量检验,堵住管理上的漏洞,避免原材料购进过程中弄虚作假、质次价高造成的损失浪费。另一头是把住产品销售、项目价款签订关。建立严格定价制度,确定最低销售价格和项目价款,任何人无权降价,鼓励在占有市场的前提下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同时搞好销售服务,让用户满意,占领市场。抓中间就是抓工序环节的投入,不仅仅抓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而是在全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以最先进的水平为学赶目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争创一流。三是模拟市场核算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为了降低成本,必须不停顿地推进科技进步,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上新装备。光抓现有装备的潜力是有限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有后劲,常胜不衰,就必须对现有装备不停顿地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和现代化装备。

3.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和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一个是品种质量竞争,一个是价格即成本竞争。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首先要强化质量意识,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同时要强化成本意识,抓好成本管理,把成本降下来,靠低成本占领市场。抓住成本管理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以此为突破口,逐个方面地推动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4.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和企业加强专业管理和管理基础工作

随着成本管理的完善、细化,企业内各种物流包括产品、半成品、原料、能源、劳动、资产都以价值形态参与流通和管理,实行以质论价,实现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各项费用降低,资产运营质量提高。

5.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和企业职工积极性的提高

过去,在“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经营机制下,说起来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实际上谁也负不了具体责任,谁也可以不负责任,企业生产资料公有制被“悬空”,变得很抽象。通过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将经过挖潜测算出的目标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细化,逐个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并通过成本否决和设立效益奖,加大动力机制的力度,根据创效益多少,拉开分配档次,由成本和效益决定分配,使每个干部职工干哪项工作就负责哪项成本,把生产资料的经营、使用、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把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同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紧密结合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