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谈谈赛马。
当然周围一圈后发文明没有守着不学的道理,而这帮学生中出息最大、笑到最后的是约2600年前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极盛时期基本完全拿下了埃及、阿纳托利亚和中亚,蹭着希腊各城邦的边(这就引出了两次波希战争的故事,暂且不表)。后来当阿拉伯吞并了波斯的时候,一并把波斯拥有的马种、驯马技术和骑术带了回来(也有认为是阿拉伯游牧民自发驯化得来的,但不是主流说法。在沙漠地区不是主要靠单峰骆驼过活嘛?)。
总而言之,获得了这种已经被称为“阿拉伯马”的细马种群的阿拉伯人,令各种资源、技术、知识、教义、好处、弊端,随八方征战尽皆传播开来??当他们打到北非后,柏布马也被收入囊中。马匹只是物质文化交流中的一份子罢了,但这个持久力惊人的品种,简直就是当时的保时捷兰博基尼法拉利,名品豪车级的,深受欧洲贵族老爷们的青睐。
“跟我们欧罗巴村里的蹦蹦就是不一样!”他们大概内心这么翻腾着,拿自家的土产换这些东方的活宝贝(很正常,汉武大帝当年也是不在乎钱,想拿二十万两黄金加一尊金雕塑购买汗血马的)。当然也有不想跟异教徒做生意,而是打着收复圣地或别的什么旗号强取豪夺的。凑齐了阿拉伯马、柏布马、本地“杂牌”,甚至还有向西回流的蒙古马的老爵爷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追求新鲜刺激的。于是??欧陆各种叫得出名的马种差不多都混出来了:在西班牙,阿拉伯马柏布马西班牙马;在荷兰,西班牙马柏布马弗里斯马(炫酷黑,见文末的腓特烈大帝);
在丹麦,西班牙马腓特烈斯堡马;在英格兰,阿拉伯马2型马苏格兰高地马;在瑞典,阿拉伯马欧洲野马哥特兰马;在挪威,蒙古马峡湾马;在冰岛,欧洲野马峡湾马冰岛马??(北欧马种很多都有蒙古马血统,这??)混着混着,铁皮罐头骑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原有的财路被设卡拦截了,我们只有扬帆出海发家致富!而最后那些有命扛着金银财宝回来的探险者变得多么富有,可能他们自己都意想不到。有钱了,再怎么作妖好呢?反正家家都有马,比一比谁的快怎么样?于是赛马活动莫名其妙地兴起了,赛马选育者也闻风而至。到了17世纪末的英格兰,他们用阿拉伯马、西班牙马和当地马的血统,混成了一种炒鸡成功的赛马专用品种――纯种马(没毛病,名字就叫纯种马)。感谢英国人的性格特质――尊贵的赛马怎么能不排家谱!全世界的纯种马都能明确地上溯到三匹了不起的祖爷爷马――它们被称为三大始祖:拜耶尔土耳其1680、达利阿拉伯1700和高多芬阿拉伯1729。看名字就知道这老三位都是阿拉伯马。打英国人刷出稀有之后,列强们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英法两地,纯种马阿拉伯马盎格鲁-阿拉伯马;在意大利,纯种马西班牙马萨莱诺马;
在南俄,给阿拉伯马3型马升级成了哥萨克人的顿河马;在波兰,纯种马阿拉伯马欧洲野马特雷克纳马;在丹麦;纯种马腓特烈斯堡马特雷克纳马丹麦温血马??甚至把马匹拉到殖民地搞搞新意思:在澳大利亚,升级成了威尔勒马;在印度,纯种马阿拉伯马威尔勒马印度马;而最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发生在北美。跟西部牛仔片给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在殖民者登陆以前,印第安人是没有马骑的。殖民者的法子现在听起来并不新鲜,拉拢一部分土著打击另一部分。比如西班牙人把一批西班牙马卖给了苏族,他们再对付其他部族就等于平削了。“当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西班牙人带来的马的时候,感觉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句话暗示的应该是2万年前印第安人祖先将野马猎杀殆尽的事。但事实上大概是因为苏族人天生拥有骑术天赋,只是苦于之前没马骑。美国常见的马匹,或多或少都是西班牙马的后代,例如:内兹珀斯人的阿帕卢萨马;野化的穆斯唐马;标志性的美国花马;阿拉
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三河马--中国名马三河马一耐力速度见长,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小编码这么多字很累的,欢迎点赞和分享,不接受批评(傲娇脸),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