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法规有什么联系

法律与法规有什么联系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其特点是,它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此与规则相比,原则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在明确程度上显然低于规则。但是,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广于规则,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一条规则只能对一种类型的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原则却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指引。
  法律规则,又称法律规范 ,尽管在法学界的一切探讨和学理建树,大体上都围绕着法律规则而展开,但究竟什么是法律规则,人们的看法并不尽同。这就再次证成了一个原理:越是基础性的概念,存在分歧的可能性越大,一切理论建树,皆自对基础概念的不同主张和严谨逻辑论证开始。那么,什么是法律规则?张文显的解释是:“……是指具体规定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 李桂林则写道:“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 郑成良则以为:“简要地说,法律规则就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我们认为,对法律规则可以由其主体、对象、方式、内容和功能诸方面进入分析。
  所谓法律规则,是指立法者将具有共同规定性的社会或者自然事实,通过文字符号赋予其法律意义,并以之具体引导主体权利义务行为的一般性规定。在这里,我们首先遇到的是法律规则的生产主体——法律规则的国家性。我们知道,规则在物质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在人类社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即使那些无规则可循的物质运动,科学家们仍然在寻求其规定性,如反物质的规定性。同样,即使那些怪异的社会行为,社会学者们也在寻求和研究其规定性的内容。但是,自发地存在的自然规则也罢、社会规则也罢,都不是纯粹法学意义上的法律规则(也许,在社会法学那里,自发产生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则也不失为法律规则——所谓民间自发产生的习惯法规则)。因此,法律规则首先是自觉地存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2
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务指定--《浙江省XXX法》

法律是有广义和狭义分广义包括法规的,狭义的话在法规上 ,具体的联系就是法律大于法规,法规严格于法律
第2个回答  2010-07-02
先有法规
再由它产生法律
法规是规范一个人的思想道德 及行为
可犯 罪轻
而法律就不同
一旦触犯
有可能坐牢 或是连命都没
法律是一定要遵守的
而法规是随一个人
第3个回答  2010-07-02
法规犯的错可能还可以改过(也有不可以改过的)
法律饭的错误有的是不能改过的(有的可以改过,但是改过之后,你的一切将会不同)
第4个回答  2010-07-02
法规是对法律的补充与过度,是法律在没有制定前,对某一行为实施的一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