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拜康有为为师?

如题所述

尽管康有为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他多次去北京参观外国人聚集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的码头,并特别访问了沿途的各个景点。所谓的读书万卷书兴万里路,康有为有着非常广泛的友谊。 

在北京期间,康有为因其“上皇帝书”而受到部长们的赞赏。在著名的学者,学者,官员和政要中,康有为以对国家事务的研究和评论而闻名。回到广州后,康有为在该学院任教,来自各地的学生都来寻求建议。那时,西方学习已经很普遍。有着敏锐的嗅觉的梁启超知道,除了传统的八篇论文之外,他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学习”(西式学习)。

梁启超此时也来到了康有为。根据梁启超后来的回忆,他刚刚通过科学考试时就很沾沾自喜,但是当他第一次与康有为见面时,对方却斥责了他的知识。一百年来毫无用处的古老学习。”他们的师徒第一次从上午8点到晚上7点见面并交谈时,梁启超感到那是“冷水倒在他的头上,砸了头,一旦我失去了一切,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我晚上无法入睡。”从那以后,神童梁启超屈服于康有为的教派,并从一开始就学习西方学习。

康有为得到梁启超这个学徒后,他的信心大大提高了。第二年,即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在学徒的包围下正式授课,并建立了闻名世界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弟子们精心回忆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之间知识的传承。 他的门徒周传如认为,梁启超和康有为在知识上并没有跟从康有为,而且两人都不是一路走来,方向也不同。无论学习途径如何,在头几年中,应该说两者的政治目标是相同的。学徒制是梁启超政治生涯的开端,他也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1
因为当时“西学”风头正盛,梁启超自己没有多少这种学问。而康有为游历过很多城市,接触到了西学。他觉得康有为的学问在自己之上,所以拜他为师。
第2个回答  2021-04-11
因为梁启超觉得康有为是一个非常有才华而且也非常有远见的人。所以还是非常的敬佩他的,因此才会拜他为老师。
第3个回答  2021-04-11
当时西学已经有盛行的趋势,梁启超知道自己除了传统的八股文之外,也不懂西学,但康有为交游极广,而且在学宫教读,远近学子。梁启超与康有为第一次见面时,他的那些学问都被对方斥为“数百年无用旧学”,梁启超就心悦诚服地拜在了康有为的门下,从头开始学习西学。
第4个回答  2021-04-11
因为觉得他和自己有共同的追求,觉得他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在他所追求的道路上能给他有很多的指点,也懂得他所不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