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要参加校考吗

如题所述

跟联考比起来,校考有校考的诸多优势。

比如:

1.设有校考的多为专业性强的艺术院校

具有单独招生(校考)的院校都是在专业领域比较优秀的,像国家规定的具有校考资格的30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院校及18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高校,所以想上这些好学校,都是需要参加单招考试的。

2.校考可以更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部分考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在报考校考院校科目时应避开这一弱点。

比如速写是你的软肋,省考不可避免,但校考中有很多学校是不需要考速写的。如果你设计类方面比较强,那么在报考时就应该选择设计类院校,以避免自己在素描、色彩方面的不足,做到以优补弱。

3.校考院校补录的几率较大

在每年校考院校的录取中,往往会出现在部分省份没有录满的情况,这时候院校会以专业及文化课成绩优秀的校考生依次递补。

而通过对近5年各省艺术类补录情况分析发现,在本科专业补录的院校中近校考院校补录较多,联考补录的情况很少。

4.联考上线率高,录取竞争大

各省每年的专业联考合格率都较高,某些省份甚至能达到达90%以上,因此大部分考生通过联考的几率还是相当大的。而承认联考成绩的院校招生一般都设有分省计划,因此,在联考专业通过率高而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其录取率就相对较低。


既然校考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哪些考生建议参加校考呢?

第一类:联考成绩合格但自认为不理想的考生

由于各省组织专业统考的时间一般都比较早,很多考生在参加联考时往往准备不足,应有的水平没发挥出来,加上联考一考定乾坤,多数艺考生心有余悸,在考试中难免发挥失常而错失大好前景。此外,由于联考评卷时间较短,存在一定的评分误差。诸多因素,导致不少考生联考成绩不佳。

跟联考相比,校考时间相对靠后,且考核内容与联考有所不同,考生在考前的这段时间里做针对性的校考做好充足的准备,专业水平提升是最快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联考失利的学生反而能在校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也就是说,参加了校考的考生大大增加了录取几率,增加了翻身的机会。

第二类:专业课突出且联考成绩不错的考生

如果你在联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可以参加校考,适当的冲一下更好的理想院校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增加录取的几率,也为了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第三类:创新意识比较强的考生

假如你的设计思维、创意充足,发散思维能力强,并且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校考冲刺一些主要考察这几点的设计名校,不失为一种发挥自身能力的好的途径。

很显然,参加校考有诸多好处,但在选择校考院校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几大问题。



1.时刻关注招生简章

艺术类院校的招生是由各个学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考试内容、时间、省份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专业考试的分数线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确定。应该说,艺术类招生在给了学校招生自由的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般来说,学校会在校考报名前公布招生简章,明确提出具体的报名时间和报名办法,考生可以根据招生简章所提供的报考信息自行选择在简章中指定网络报名通道进行报名,一定要留意艺考指南发布的最新院校动态。

2.要拉开选择院校档次

在参加校考考试前,考生和家长要对参考学校属于哪一批次心中有数。艺术类报考分三个批次,考生家长最好根据考生实力在每个档次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参加考试,不过今年可参加校考院校因疫情分为线上考试,线下考试报名前学生要看好简章做好准备。

有考生家长说,以她的经验,每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都要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准备考生参考题目到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得全盘考虑。

如果报的学校太多,不仅增加不少家庭开支,也牺牲了孩子宝贵的文化课复习时间,毕竟校考完复习文化课时间还不到三个月,现在更主要的是即便拿到全部参考学校的加试合格证,到填报志愿时也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起作用。

大多数省份的平行志愿是按照综合分来进行投档的,所以文化成绩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并不是口号,而是现实是部分省份投档综合分,文化比例高于专业比例。

3.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力

国家计委调整了艺术高考院校学费标准,其中规定根据艺术院校生均培养成本,并考虑学生承受能力,将学费标准由目前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在规定幅度内,培养成本和就业后收入较高的表演、导演、摄影、指挥、美术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从高确定;需要国家重点扶植的专业和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理论、教育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应从低确定。

具体学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艺术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生源情况及学生承受能力等提出意见。

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本科学费收取标准在8000元-10000元。但这些学校高职学费收取标准要高于本科专业,如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高职专业每学年学费高达19000元。所以考生在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时要尽量考虑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减少遗憾。

4.不要受限于狭隘的艺术类别

一提艺术类,许多家长和考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音乐和美术,实际上目前艺术类的概念要更宽泛得多,目前艺术类高校一些专业设置趋向综合化,而综合类高校设置了一些艺术类专业。

所以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艺术院校的纯艺术专业上,在看待艺术类时概念不要太狭窄。

5.考生自身成绩、身体条件不同报法则不同

艺术学校一般要参加两次考试:一次是文化课考试,一次是专业课考试。但考生要注意的细节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对文化课和专业课、身体条件的要求各不同,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报考不同专业。

考生应根据不同的录取规则,衡量自己这两次考试的成绩来考虑如何填报自己的志愿。

如果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应选报专业分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而文化成绩强势而专业成绩弱势的考生选报文化成绩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这样在计算总分时才会有扬长避短的效果。

因为有的专业,要求是在文化课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则采用在专业课成绩合格后,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采取将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各自乘以不同的系数后,再累计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既有注重文化课成绩的,也有注重专业课成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