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档案到哪里查询

您好,我母亲是黑龙江省穆棱县的知青,她们那得知青站早就黄了我母亲的档案也就不见了,但是现在涨工资不是按工龄算吗,我想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回我母亲的知青档案,把知青工龄算上。谢谢

很难,知情档案主要在下乡前或下乡当地的市县两级档案馆,很多知青去找,10个人有一个人找得到就不错了。只能祝你好运。
昨日许多老知青打进本报热线称,因面临退休他们很关注他们的下乡时间能否认定为工龄。根据省社科院专家掌握的档案资料分析显示,今明两年迎来60岁退休年龄的老知青或将达到50万左右。但今年以来赴市档案馆查询知青档案的有近7成没有找到,这些人最终能否将其下乡时间计入工龄,还是未知数。

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孙成民研究员表示,据他掌握的档案等资料初步显示,截至1978年底,四川省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共有148万余人。其中,1969年至1970年,知青总数就达50万人左右。此外,1963年和1964年,也有大约7万2千人下乡插队。

据孙成民介绍,当年的城镇知青下乡主要在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其中重庆在1956年左右就组织了大约500人前往阿坝垦边,重庆籍知青上山下乡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当时的万县、涪陵、达县等地,而成都籍知青的去向主要是西昌、绵阳、乐山、温江等川西地区,此外广元等地亦安置有部分成都籍知青。

“知青上山下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孙成民说,若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算起,到1981年,四川知青上山下乡持续了20多年。要调查清楚这20多年间知青的具体去向分布等情况并非易事。目前,市档案馆也在查询有关档案材料,希望摸清在全省的100多万名知青中,成都籍的到底有多少。但从全省来看,仅1969年至1970年下乡的50万左右知青,若以下乡时18至20岁计算,则今明两年正好迎来60岁的退休年龄,即条件符合可领取社保的年龄。若他们的下乡时间不能算入工龄,则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保。
根据市档案馆登记的信息,今年以来在该馆登记过查询知青档案的66人中,有46人无功而返,占总登记人数的69.7%。若计入仅咨询而没有自己登记查找的,则显然高出这个比例。据市档案馆统计,现已明确有75个市县没有知青档案,而有知青档案的市县,也并不确定是否有成都籍知青的档案。根据已搜集到的知青档案信息,其中,美姑县档案馆只有梁平、李容和王长贵3名成都籍知青的相关档案,九寨沟县只有王辽等6名成都知青的相关档案,普格县有110名成都知青的档案信息。而西昌市档案馆则有1964年至1978年,成都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双流县及相关街道办事处的成都籍知青档案,其案卷目录上涉及的单位包括:量具刃具厂、锦江电机厂、食品厂、煤建公司、城建局、市政局、养护段、服务公司、粮油管理局、城西粮油管理处、百货公司、市委、市革委、省土产站、东风糖厂、搪瓷厂、蔬菜公司。具体数目暂没有统计出来。

《找了2年多 他的知青档案在哪儿?》追踪

本报昨日报道金牛区居民周家厚的知青档案多年难寻后,许多读者也打进本报热线反映类似问题。昨日,经本报和市档案局(馆)努力,记载有周家厚知青经历的有关档案材料在仁寿县档案馆找到。

但是更多人或许就没有周家厚这样的幸运。据悉,自2005年来,在市档案馆登记查询知青档案的1489人次中,仅540人次左右找到了相关档案,其中还包括只找到招工回城档案而没找到能证明下乡年限的知青档案的人次数。由于不能证明下乡年限,其知青经历也就无法被纳入工龄。

市档案局(馆)昨对记者表示,针对知青档案查找需求渐多的情况,他们已经启动在全省各市县收集整理成都籍知青档案信息行动,并将制作完善《四川省各市县保存知青档案情况表》。但由于文革等历史原因,许多档案缺失,到底能寻到多少知青档案暂无法预计。

找到档案 档案在下乡地仁寿

昨日,经本报多方联系,仁寿县档案馆在全宗号为218、案卷号为187的一份档案材料中,找到了一份1976年安置知青花名册。该花名册中,记载有周家厚于1976年9月下放至该县群力生产大队7小队的信息。此外,仁寿县档案馆还找到了一份盖章单位为成都市公安局的户口迁移档案材料,该材料签发于1976年8月11日,并载明周家厚户口迁移原因为“知青下放”。

得知自己的知青档案被找到,周家厚很高兴,因为这三年的知青经历若纳入工龄,按他购买的社保档次来计算,他可以少缴费近2万元,且可以提前3年领取社保金。

仁寿县档案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到该县查找知青档案的人次数确有增多的趋势。该馆主要记录了查到档案后前来办理复制等手续的人次,今年至今在该馆查到自己知青档案的成都籍知青有10人次。

寻找档案 成都还有很多人

与周家厚相比,更多的人还在苦苦寻找自己的知青档案。

1974年下乡的知青肖小艾,共有兄弟姐妹7人,其中有4人均曾是下乡知青。肖当年下乡到了乐山井研县长河公社后,于1976年到当时的井研县卫东机械厂当工人。肖小艾说,他从进工厂时,出生年份便一直被写成1952年,而实际的情况应该是1951年,要证明真实年龄只有找到进厂前的档案,但他学生时代的档案已缺失,故只有知青档案可证明。但遗憾的是,他辗转多处找到的一个知青花名册上,只记载了他的姓名和年龄,但却没有出生年月,因此无法得到公安机关的更改年龄认可。

而市民王炳清称,他今年59岁,曾经下乡10年。由于没能找到他的知青档案,这10年知青经历,无法计算为工龄。如按目前社保缴费的第二个档次计算,10年的工龄大约需缴费6万元左右。“这对我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事实上,2005年以来在市档案馆登记查询知青档案的1489人次中,只有540人次左右找到了相关档案,而且其中许多是其作为知青被招工回城工作的档案材料,并非是其下乡插队至离开的完整知青档案,而招工档案许多只能证明其曾是知青的身份,难以证明其下乡的年限,给其知青阶段的工龄认定带来了不便。

收集档案 市档案馆全省发函

由于许多知青档案没有进入市档案馆保存,特别是1968年至1972年的档案因文革等历史原因,在进馆时就严重缺失,导致许多知青无法找到载有自己信息的知青档案。而大量成都籍知青的档案分散在全省各地,其保存情况如何,暂无法确知。

昨日,记者从市档案局(馆)获悉,为摸清成都籍知青档案的保存状况,帮知青们寻找档案,该局最近已向全省114个区(市)县发函,请他们提供当地的成都籍知青名册等信息。目前,已有普格、蒲江、新津等多个区(市)县发来了较为详细的回复。市档案馆表示,他们将仔细收集整理全省各市县的成都籍知青档案信息,并制作完善《四川省各市县保存知青档案情况表》。

但由于许多档案在文革期间遗失,全省到底能寻到多少知青档案暂时无法预计,而其中有多少成都籍知青档案就更难预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