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六岁之前,家长一定要给他纠正哪两个习惯?

如题所述

隔壁家的小孩子,我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因为他的爸妈都上班,所以一直是奶奶在带孩子,打小就调皮,三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抢到广场上的秋千而踹奶奶。孩子打长辈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但奶奶却丝毫不生气,还好声好气的和孩子说“下一个就轮到你了,宝贝乖”。孩子现在七八岁了,大有越来越熊的趋势,把小区里的同龄人欺负了一遍,谁看见他都直摇头。



家长总觉得孩子难管教,其实是管教时间错了。六岁前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想以后管教孩子轻松,家长从两岁开始就要给孩子立规矩了!

两岁: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两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能够听懂大人简单的指令,此时就开始给孩子立规矩了。比如不能打人、不能碰火等等,刚开始孩子不能理解,大人多讲几次就好了,要有耐心,不要一上来就吼骂孩子,否则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三岁:告诉孩子基本的礼貌

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社交行为,开始步入幼儿园了。此时家长要教给孩子基本的礼貌,比如学会说“谢谢”、“对不起”等。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出门不插队、不闯红灯等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增加,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家长就别再对孩子事事包办了,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做。这样做可以增加孩子的自理技能,同时培养他的责任心,让他不会过分依赖父母,具有独立能力。



六岁:做错事情要承认

孩子犯错,最怕大人说“他还小,以后就好了”,以年龄小为借口,盲目的袒护,最终结果是孩子对犯错蛮不在意,也不会改正。

孩子五岁后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在犯错时家长就别袒护他了,让他承认错误,并且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错就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孩子六岁前一定要纠正的两个习惯。一是说瞎话的坏习惯,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个诚实的人;而是不尊重长辈的习惯,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1-21
第一,不用家长监督,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第二,不剩饭,自己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告诉他粮食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
第3个回答  2021-01-21
我觉得孩子在六岁之前家长一定要教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诚实。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以后独立的人格,也能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里做一个诚实的人,更好地与别人相处,获得认可。
第4个回答  2021-01-21
首先就是要改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坏习惯,再就是做事情没有时间规划,拖拖拉拉的坏习惯。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