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接种证怎么办理都是需要什么证件,需要本人吗

如题所述

办理接种证需要的证件如下

需要的材料:

1、户口本,如果新生儿没落户也没关系,社区只是核对一下住址而已。

2、出生医学证明,确认孩子的身份信息。

3、医院里开具的预防接种证,上面已经登记了一针卡介苗和一针乙肝疫苗。

4、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即可。

办理接种证的步骤:

把材料递交到社区,再等大约1周的时间,回到社区取回新的预防接种证即可。

医院出具的那本接种证社区会收回,再重新给发一本新的。还会给一个带有芯片的卡片,作为电子记录使用。

预防接种证上的信息一定核对一遍,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时医院真的会搞错的。

社区还会组织新生儿家长一起学习下疫苗接种的有关知识,一类疫苗、二类疫苗的种类和区别,接种疫苗前后注意的事项,都会很详细地进行介绍,对以后带孩子打疫苗是很有帮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07
方法/步骤
《预防接种证》是我们的可爱宝宝出生后,在医院办理的第一个证件,以后上幼儿园和上小学都必须要用的证件,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二天,医院都会有专人负责为我们的宝宝办理《预防接种证》。

首先新生儿母亲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社保卡、准生证。

专职医生来取材料办理的时候,需要我们出示住院手牌和医院出具的新生儿沐浴抚触卡。

专职医生会在收走相关资料的同时抱走宝宝去疫苗接种室给宝宝进行第一次疫苗注射,一般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注射完毕后,医生会在新建的《预防接种证》上注明第一次注射疫苗的名称、时间、剂量等相关数据。

在医院,宝宝首次注射完疫苗后,专职医生会将新建的《预防接种证》交付给新生儿父母签字领取。

父母拿到新建的《预防接种证》后,一定要仔细阅读《预防接种证》上相关内容,以后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到防疫站为宝宝接种相关的疫苗。

出院以后,在办理完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之后,一定要在半个月之内到居住地的防疫站为宝宝建档,建档的时候要拿上《预防接种证》和《出生医学证明》,同时准备好复印件各一份。

在防疫站为宝宝建好档案之后,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按时为宝宝接种相关疫苗,最好是在家里的挂历上标明,以免忘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27
进入微信手机支付页面找到“医疗健康”小程序。找到“电子健康卡”点进入。点击最下面“立即申领”进入。点击“首次申领填写领卡信息”再次进入。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填写完毕点击“申领健康卡”。申领成功进入“接种记录”即可查看接种信息。显示接种完成,即完成所有操作流程。
扩展资料: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目前包括: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5、妊娠期妇女。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瘙痒、一过性发热。
2.罕见不良反应:一过性感冒症状或全身不适、接种部位硬结、重度发热。
3.极罕见不良反应:局部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
1.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2.接种后请留在接种门诊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3.因本疫苗III期临床研究尚未完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明确。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4.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6.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7.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
8.新冠病毒感染史者;
9.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第3个回答  2017-07-25

    一、 什么是儿童预防接种证?

儿童预防接种证是疫苗接种的原始记录凭证,儿童每次接种疫苗时应携带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二、儿童如何办理预防接种证?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全省统一布置,目前我市儿童在6岁之前要免费接种11种22剂次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凡本市和在本市居住3个月以上的外来儿童,请家长在孩子出生后两周内到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附近的医疗机构预防接种门诊(农村儿童在辖区乡镇卫生院)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孩子能及时接种相应疫苗。

儿童入学前必需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请家长要妥善保管好儿童预防接种证,将来孩子入托入学时均要进行查验,否则学校将暂缓报名。

    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0
如果当时没有在当地落下户籍,必须尽快回去给孩子落下户口。但在外地能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与这些都没有关系。

持接生医院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第一联,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预防接种门诊尽快补种,就可以了。到时候医生会给小孩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
建议带上出生证、家长身份证、户口本,带上准没错。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