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有什么?

求教,政治要讲公开课,要求做一个“科技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例如电影,电视,上学什么的”)的2~3分钟PPT,可是本人脑细胞有限,想不出更多例子了。恳请广大网友帮忙

1、资源配置“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横向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趋向,单纯的数量膨胀已经难以表达文化繁荣的真正意义。

一方面,同质文化产业在资本、技术等资源优势推动下得到整合,规模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同一产业链上的异质文化产业通过不同企业的兼并改组得以重整。看一下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好莱坞大片、迪士尼动画片,就可以大致了解技术因素对文化传播的推动功效。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不管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化的产业,一方面都有试图超越地理界限,形成“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都有意或无意地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他国文化。

例如,肯德基、阿迪达斯、芭比娃娃算不上真正的文化产业,也不是最好吃、最好穿、最好玩的,但由于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美国文化的印记,在当代科技推动下被附加上文化意蕴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就成为传播西方文化的优势品牌。

为此,当多夫曼与马特拉的著作《如何解读唐老鸭迪士尼卡通的帝国意识形态》问世时,美国人的反应就不像以往那么平易近人了。

2、服务方式“大众化”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文化产业的服务方式和消费方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其创造财富和吸纳就业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网络文化产业的崛起一方面颠倒了传统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内容增值服务带动硬件投资,这两方面的影响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信息产业的高端产品,也给互联网企业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以淘宝网、当当网为代表的网售模式不仅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本身也发展成为一种新产业模式。

商家无须把售卖物品摆到市面或货架上,只要在网上介绍一下产品的性能、规格、价格等方面的参数,就可足不出户,增加销售业绩。

将科学技术、商业模式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的文化产业,正从大众化的批量市场转向多元化的服务市场,文化消费和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文化产品的价格降低了,适用性增加了,更多的价值元素被注入。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不断调试着文化产品的“口味”。

文化产业服务方式“平民化”“大众化”的另一表现是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创意产品大量涌现,像各种时尚靓丽的手机、笔记本电脑、MP4等,都突破了传统观念,注入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内涵,体现出商家匠心独具与消费者的追求。

3、生产形式“数字化”

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下的文化生产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很大区别。由于应用型软件可使人们便捷地将信息转移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中,因此,以前是人机分离的生产方式,现在则转换为人机融合的方式;以前是机械的,现在则是智能的;以前复杂的工序,现在则尽可能地被简化。

过去,文化生产中有许多工匠式的劳动,比如打字、排版、扫描、送稿、置景、造型等,既费时又费钱;现如今,依托日新月异的电脑、通信和网络集成技术,艺术家、科学家、程序操作人员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

制作图形、图像和音乐,生产出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经过后期制作、包装然后发行并最终应用于有线互联网络,这一切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文化资源积累的厚度、文化资源开发的广度、文化内容整合的力度显示出来,文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也得到了增强。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不仅拉近了文化创造者、研究机构、人才培训、研发生产、市场流通诸因素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化的互动性,还从创新的角度给文化产业的各个层面以巨大的压力和推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一个现实:在信息与网络构建的社会中,文化被作为商品大量复制:一方面,它打破了文化贵族阶层的存在,使人人都能接近、使用文化;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文化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艺术性,变成了消费者的“快餐”。

4、资本主体“多元化”

从本质上说,富于创新精神和知识含量的文化产业,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彼此之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而资本总是倾向于流向有创新和文化含量、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产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文化市场优化了资本的流动规则,资本对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资本决策者希望能在最广阔、最深入的领域里做出最充分的选择,以找到最理想的投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知识资本成为创造文化产品价值的实际推动力,三者结合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以迪士尼为首的文化产业公司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资本和商业运作,由最初的卡通、动画到特许专卖店、唱片制作,再到主题公园,逐渐形成规模之后,又延伸到旅馆业、零售业和出版业,最终一跃成为位居世界500强的全球化娱乐企业集团,就显示了科学技术、文化产业与资本协同运作的强大能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高技术与低文化结缘、新技术与旧观念携手,则往往表现为文化发展的阻滞力。现实生活中,腐朽文化也常常企图利用新技术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这是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扩展资料:

科技与文化联系:

文化与科技虽然在历史上就存在内在联系,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日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每一次科技进步都给文化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文化成为科技创新的智力源泉,每一次文化创新都使新的科技革命得到强大智力支持。

当前,大数据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新的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成为文化创新的新动力,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孕育以数据科学为核心的人文科学革命。

传统文化普遍受到信息科技的洗礼,新型文化业态应运而生,成为新的主流文化;信息技术成果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技推动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科学技术对经济文化、政治和生活的影响

摘 要: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制约因素。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社会系统两大子系统的科技与政治,其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科技的类意识形态性对政治合法性的挑战和政治思维对科学思维的颠覆及其对技术成果的霸用。通过对科技—政治影响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这一自洽机制存在可以把握的演化规律。

关键词:科技;政治;文化;经济;生活

一、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这样说到:“标志着现代经济的时代创新特征,是科学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经济生产的难题。”这种情况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这一方面源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企业界和政府的支持。长期以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在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看来,这是明摆的事实,觉得好象没有必要去论证。问题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粗放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低水平技术的重复生产,而集约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亦即只有科技进步才有可能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历史来看,科技作为人类器官的延长,它不但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很显然,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出现;只有在几次技术革命发生之后,现代工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发展才成为现实。

二、科技与政治的相互影响

科技与政治都意在扩大人的自由度,只不过科技是用发散的方式进行意识超越,政治是用收敛的方式进行自由超越。二者在超过一定阈值后的相互影响是一个自我适应和调整的过程。科学思维指引科学探索和理论建构,作为特殊的以精确推演和逻辑理性为主导的思维,科学思维被广泛推崇并采用,不止在科学领域,在文化、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领域都会有科学思维的影子。例如,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的绩效考察机制,社会调查的统计方法及社会分层理论等,都是将科学思维引入非科学领域的典型案例。科学技术之所以易被政治所操纵,因为科学知识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且因为它是一种惟一真正有效的知识,它应用以后的技术必然带来实用的利益。科学研究会带来附属的社会效应,导致当时的统治阶级受益,并且可能运用于更广泛的国际政治领域,这种效应使得科学家误入政治的漩涡,也使得技术结果本身打上了政治烙印。科学与政治的相互作用通过技术这个媒介进行,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带来技术水平提升,技术的累积增长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这一过程在一定阈值下对政治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是停留在科学技术的自身演化基础上,然而,一旦超过某一阈值,就会形成科学技术的类意识形态性,影响政治系统运行的基础。政治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价值稳定和现实稳定。价值稳定也就是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人们之所以服从某一政治权威的理由。现实稳定是政治主体主导下的社会经济基础稳定,带来实际的物质增长,让公民不存在生存隐患,对政治主体的现实认可。而科学和技术的累积过程,就是在以物质增长的表象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和颠覆,将科学技术若无其事地作为政治运行的类意识形态基础。因为它逐渐具备了价值稳定和现实稳定不可或缺的性质。从而构成了对政治系统运行的动态影响。

三、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考察表明,人们怎样生活,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决定的。当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时,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成为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结构向更高级的生活结构转化。生活方式的这种历史性发展,呈现如下的总特征:

1、人类劳动工具或劳动技术,从使用石器—犁耕—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生产工具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使人们从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克服异化劳动的性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所有艰苦繁重的劳动将由机器人完成,劳动强度大大减弱,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未来,劳动最终成为快乐的事情。

2、人类社会和物质生活,总的方面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越来越进步。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符合人的需要,越来越舒适和方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的生活节奏加速,突然的变化增多,人们的生活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3、人类修复创伤,抵御死亡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

4、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信仰、审美、娱乐、旅游等,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比较,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网络经济时代,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类活动的半径超过工业社会的10倍甚至1万倍,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交往差不多已经不受时间的限制。

2010年上海世博会打破了历届世博会在居民稀少的空旷场地兴建园区的惯例,选择了旧城改造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充分显示了政府借举办世博会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百姓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为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在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和环境提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多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更加充分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将工业改造、环境治理与人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相结合,独具匠心。目前,“世博会园区搬迁”这一上海有史以来动拆迁量最大的单体工程已经完成,园区内的1.8万多户居民全部搬出,并顺利入住两个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园”。世博会的举办大大改善了上海人民的居住条件,推动上海成为“安居乐业之城”。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世博会筹办期间,上海大力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工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外环线以内基本建成无燃煤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于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具有休闲、观光旅游、国际贸易交流等功能的世博园区、黄浦江滨江景观带、崇明生态岛等城市门户区域景观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

作为全球最高级别的展览会,世博会是各国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世博会体现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文明的传播。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外文化的一次大交融,它不仅让人们大开眼界,还能促成人们精神层面的提升。可以说,世博会对经济的促进只是一个方面,更深远的在于文化层面的带动和促进。世博会结束之后,对上海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将长期延续,这将是世博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系列高新技术应允长生,它们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特点,因而被称为“高科技”,它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刻、普遍和全面的。高科技发展到引起人的生活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出现新的生活方式。

四、总结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更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技术与经济发展在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结论,然而在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科学技术系统与政治系统之间相对的复合型自洽机制反映了科技—政治影响的动态过程,将政治对科技自由的影响和科技对政治自由的影响进一步直观化。科技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但如何应对和利用才能使双方在一定阈值内平稳合理干涉,并不产生颠覆性的恶性后果,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建构和运行技巧。无论是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政治主体都应该将科技政治交叉空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增长作为社会系统和谐运行的重要指标,带动其良性循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科学技术对经济文化、政治和生活的影响
摘 要: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制约因素。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社会系统两大子系统的科技与政治,其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科技的类意识形态性对政治合法性的挑战和政治思维对科学思维的颠覆及其对技术成果的霸用。通过对科技—政治影响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这一自洽机制存在可以把握的演化规律。
关键词:科技;政治;文化;经济;生活
一、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这样说到:“标志着现代经济的时代创新特征,是科学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经济生产的难题。”这种情况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这一方面源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企业界和政府的支持。长期以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在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看来,这是明摆的事实,觉得好象没有必要去论证。问题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粗放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低水平技术的重复生产,而集约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亦即只有科技进步才有可能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历史来看,科技作为人类器官的延长,它不但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很显然,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出现;只有在几次技术革命发生之后,现代工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发展才成为现实。
二、科技与政治的相互影响
科技与政治都意在扩大人的自由度,只不过科技是用发散的方式进行意识超越,政治是用收敛的方式进行自由超越。二者在超过一定阈值后的相互影响是一个自我适应和调整的过程。科学思维指引科学探索和理论建构,作为特殊的以精确推演和逻辑理性为主导的思维,科学思维被广泛推崇并采用,不止在科学领域,在文化、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领域都会有科学思维的影子。例如,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的绩效考察机制,社会调查的统计方法及社会分层理论等,都是将科学思维引入非科学领域的典型案例。科学技术之所以易被政治所操纵,因为科学知识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且因为它是一种惟一真正有效的知识,它应用以后的技术必然带来实用的利益。科学研究会带来附属的社会效应,导致当时的统治阶级受益,并且可能运用于更广泛的国际政治领域,这种效应使得科学家误入政治的漩涡,也使得技术结果本身打上了政治烙印。科学与政治的相互作用通过技术这个媒介进行,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带来技术水平提升,技术的累积增长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这一过程在一定阈值下对政治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是停留在科学技术的自身演化基础上,然而,一旦超过某一阈值,就会形成科学技术的类意识形态性,影响政治系统运行的基础。政治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价值稳定和现实稳定。价值稳定也就是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人们之所以服从某一政治权威的理由。现实稳定是政治主体主导下的社会经济基础稳定,带来实际的物质增长,让公民不存在生存隐患,对政治主体的现实认可。而科学和技术的累积过程,就是在以物质增长的表象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和颠覆,将科学技术若无其事地作为政治运行的类意识形态基础。因为它逐渐具备了价值稳定和现实稳定不可或缺的性质。从而构成了对政治系统运行的动态影响。
三、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考察表明,人们怎样生活,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决定的。当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时,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成为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结构向更高级的生活结构转化。生活方式的这种历史性发展,呈现如下的总特征:
1、人类劳动工具或劳动技术,从使用石器—犁耕—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生产工具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使人们从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克服异化劳动的性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所有艰苦繁重的劳动将由机器人完成,劳动强度大大减弱,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未来,劳动最终成为快乐的事情。
2、人类社会和物质生活,总的方面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越来越进步。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符合人的需要,越来越舒适和方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的生活节奏加速,突然的变化增多,人们的生活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3、人类修复创伤,抵御死亡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
4、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信仰、审美、娱乐、旅游等,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比较,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网络经济时代,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类活动的半径超过工业社会的10倍甚至1万倍,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交往差不多已经不受时间的限制。
2010年上海世博会打破了历届世博会在居民稀少的空旷场地兴建园区的惯例,选择了旧城改造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充分显示了政府借举办世博会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百姓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为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在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和环境提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多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更加充分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将工业改造、环境治理与人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相结合,独具匠心。目前,“世博会园区搬迁”这一上海有史以来动拆迁量最大的单体工程已经完成,园区内的1.8万多户居民全部搬出,并顺利入住两个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园”。世博会的举办大大改善了上海人民的居住条件,推动上海成为“安居乐业之城”。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世博会筹办期间,上海大力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工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外环线以内基本建成无燃煤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于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具有休闲、观光旅游、国际贸易交流等功能的世博园区、黄浦江滨江景观带、崇明生态岛等城市门户区域景观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
作为全球最高级别的展览会,世博会是各国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世博会体现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文明的传播。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外文化的一次大交融,它不仅让人们大开眼界,还能促成人们精神层面的提升。可以说,世博会对经济的促进只是一个方面,更深远的在于文化层面的带动和促进。世博会结束之后,对上海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将长期延续,这将是世博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系列高新技术应允长生,它们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特点,因而被称为“高科技”,它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刻、普遍和全面的。高科技发展到引起人的生活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出现新的生活方式。
四、总结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更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技术与经济发展在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结论,然而在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科学技术系统与政治系统之间相对的复合型自洽机制反映了科技—政治影响的动态过程,将政治对科技自由的影响和科技对政治自由的影响进一步直观化。科技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但如何应对和利用才能使双方在一定阈值内平稳合理干涉,并不产生颠覆性的恶性后果,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建构和运行技巧。无论是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政治主体都应该将科技政治交叉空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增长作为社会系统和谐运行的重要指标,带动其良性循环。
第3个回答  2020-11-23
文化和科技融合体现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业态模式、消费方式等方面。这种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必然趋势。
随着文化与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融合加深,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互联网时代新兴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开始向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升级发展,开启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道路。2020年9月5日第十五届北京文博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疫情期间,以移动终端、车载终端、家庭大屏终端等为载体的数字文化产业逆势上扬;以社交媒体、社交平台、数字阅读、数字音频、数字游戏、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面向客户端的数字文化产业用户规模明显提升。
来自浩丰智库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