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门的黄老门名字由来传说

如题所述

话说清初有位乾隆皇帝,这位乾隆爷当政六十余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期最长的皇帝之一。因为父皇雍正死得早,乾隆很小的时候就被拥立为帝。由于年纪太小,母后与众大臣就替乾隆摄政。到了乾隆亲政时,他逐渐发现自己受到蒙蔽。为了能了解民间疾苦,找到更好的治国良方,乾隆决定深入民间,微服私访。因此,历史上便有了乾隆七下江南的传说。
有一天,乾隆皇帝仅带了一名贴身侍卫,化装成商人模样,来到了黄老门。天黑的时分,尚未找到旅店,就敲开了一家农舍的门。这家黄姓老者热情接待了乾隆这位“商人”皇帝。热饭、热菜、热水、热茶,款待得客人舒舒服服。晚上又与乾隆同卧一榻,砥足而眠。拉家常、谈民俗,一直交谈到天亮。乾隆白天走得累了,晚上又谈了一夜的话,所以很是疲倦,早上老者起床后,他一个人独自在床,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时到晌午,乾隆皇帝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吵闹声惊醒,侍卫急忙催乾隆起床。乾隆匆忙穿好衣服,来到屋外。只见一大帮人正揪住一个年轻人推推搡搡,黄姓老者正跪在地上,磕头求拜。原来是黄老者的儿子在外收购生姜,与当地人发生争执。当地民风强悍,常有大姓欺负小姓,大姓之间群起械斗的习惯。黄姓老者是单家独院,所以儿子受人欺负,就只有求天拜地了。面对几十人对黄姓父子的围攻,乾隆知道硬挡是没有用的了。乾隆急中生智,忙命侍卫拿出笔墨纸砚,饱蘸浓墨,大书四个字:黄老人门。并拿出玉玺,盖上乾隆皇帝大印。侍卫见乾隆皇帝写完,明白皇帝意思,立即拿起圣旨,高声诵读。围攻的人群中也有识得诗书的,见有人拿出圣旨,知道不是儿戏,见圣旨上写着“黄老门人”,有乾隆大印,心想皇帝是黄姓老者的门人,再闹下去,不是自找死路吗?急忙呼族人停止围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乾隆一时情急,本想御笔亲封:“黄老人门”。你们还敢侵犯吗?没料到忙中出错,竟写成“黄老门人”。把自己变成了黄老的学生了。
乾隆皇帝及时调解了一次民间纠纷,又给了黄姓老者御笔亲书。黄姓家人有了这道圣旨,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欺侮了。黄姓族人有就有了很快的发展,成为当地现在的大姓,而当地地名也就由此传开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