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框架下的六个大问题

如题所述

1、持续盈利能力
  能够持续盈利是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从财务会计信息来看,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收入的结构组成及增减变动、毛利率的构成及各期增减、利润来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
  从公司自身经营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核心业务、核心技术、主要产品以及其主要产品的用途和原料供应等方面。
  从公司经营所处环境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所处行业环境、行业中所处地位、市场空间、公司的竞争特点及产品的销售情况、主要消费群体等方面。
  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环境,是否具有可复制性,这些决定了企业的扩张能力和快速成长的空间。
  公司的盈利质量,包括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盈利是否主要依赖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客户和供应商的集中度如何,是否对重大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性。
  2、收入
  营业收入是利润表的重要科目,反映了公司创造利润和现金流量的能力。
  公司的销售模式、渠道和收款方式。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判断公司能否确认收入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这就需要结合公司的销售模式、渠道以及收款方式进行确定。
  销售循环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流程是否规范,单据流、资金流、货物流是否清晰可验证。这些是确认收入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依据。
  销售合同的验收标准、付款条件、退货、后续服务及附加条款。同时还须关注商品运输方式。
  收入的完整性,即所有收入是否均开票入账,对大量现金收入的情况,是否有专门内部控制进行管理。
  3、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毛利率和利润,影响企业的规范、合规性和盈利能力,其主要关注点如下:
  首先应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否规范,核算政策是否一致。应建立健全存货与成本内部控制体系以及成本核算体系。
  费用方面,应关注企业的费用报销流程是否规范,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票据取得是否合法,有无税务风险。
  对于成本费用的结构和趋势的波动,应有合理的解释。
  在材料采购方面,应关注原材料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制度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是否规范,采购发票是否规范。
  4、税务
  税务问题是企业的重点问题。在税务方面,发行人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企业执行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对于税收优惠,应首先关注其合法性,税收优惠是否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不符,税收优惠有没有正式的批准文件。
  纳税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完整纳税,避税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因纳税问题受到税收征管部门的处罚。

  5、资产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
  其主要关注点如下:
  应收账款余额、账龄时长、同期收入相比增长是否过大。
  存货余额是否过大、是否有残次冷背、周转率是否过低、账实是否相符。
  固定资产产证是否齐全,是否有闲置、残损固定资产。
  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内容,这两个科目常被戏称为“垃圾桶”和“聚宝盆”。关注大额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的不断增加,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6、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反应了一个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偿债和支付能力,现金流量表提供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无法提供的更加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更为清晰地揭示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直接关系到收入的质量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进行比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要有合理解释。
  1、财务的基本概念:结构我司财务报表讲解。⑴、会计的基本六要素⑵、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⑶、会计恒等式
  2、理解财务报表⑴、财务报表体系⑵、财务报表的构成⑶、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3、资产负债表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⑵、解读资产负债表
  4、损益表⑴、损益表的结构与主要内容⑵、利润是如何形成的⑶、解读利润表
  5、现金流量表⑴、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主要内容⑵、解读现金流量表⑶、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关系
  ⑷、目前公司已做“资金回款统计表”,每月财务与业务部门核对回款情况。下一步还需跟进做“付款月计划表”等与现金流相关的报表。详见附表
  6、重要财务指标分析与计算:详见附表“财务比率”
  ⑴、偿债能力分析⑵、资产负债率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⑷、营运能力分析⑸、应收账款周转率⑹、存货周转率⑺、应付账款周转率⑻、盈利能力分析⑼、资产收益率⑽、销售利润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