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有哪些分类粉尘的分类如何划分

如题所述

一、根据大气中粉尘微粒的大小可分为:

1、飘尘,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微粒,它能较长期地在大气中漂浮,有时也称为浮游粉尘。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10。

2、降尘,系指大气中粒径大于10μm的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3、总悬浮微粒,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微粒。也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英文缩写为TSP。

二、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二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多见。

扩展资料

粉尘有功也有过,其过之一是污染大气,危害人类的健康。飘逸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

粉尘其过之二是爆炸危害。相传,早在风车水磨时代,就曾发生过一系列磨坊粮食粉尘爆炸事故。到了20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事故更是屡见不鲜,爆炸粉尘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据统计,1913~1973年间美国仅工农业方面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1919年俄亥俄州一家淀粉厂发生粉尘爆炸,厂房几乎全部被毁,有43人丧生。日本1952~1975年共发生重大粉尘爆炸事故177次,累计死亡75人,受伤410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粉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粉尘分类有以下几种模式
12、粉尘的分类

(1)按粉尘的性质划分
按粉尘的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a.无机粉尘。它包括:
①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等;
②金属类无机粉尘,如铁、铝、锡等;
③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人造金刚石等。
b.有机粉尘。它包括:
①动物性粉尘,如毛、羽、丝、骨质等;
②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袍子等;
②人工有机性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等粉尘。
c.混合性粉尘,即上述各类粉尘混合存在。

(2)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划分
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可将其分为可见粉尘、显微镜粉尘和超显微镜粉尘。
a.可见粉尘它是指粒径大于10μm(微米),肉眼可见的粉尘。
b.显微镜粉尘它是指粒径为10μm—0.25μm,用光学显微镜可见的粉尘。
c.超显微镜粉尘它是指粒径小于0.25μm,在电镜下可见的粉尘。
粒径小于0.25μm的粉尘,在静止空气中几乎不降落,很易扩散。

长时间在粉尘中工作,呼吸防护不当,易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也就是所谓的尘肺病。
清尘之道:现在口罩必须执行GB2626-2006标准。防尘口罩的等级分为KN100、KN95、KN90三个等级。其中KN100可以对超微粉尘达到近100%(99.97%以上)的防护效果。
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滤棉的过滤效率。二是面罩与面部结合的紧密程度。
二是口罩必须分大小号,不分大小号的口罩与面部的贴合效果因人而异。
清尘之道:科学选用经过GB2626-2006标准认证的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1、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于漏气率高,不适合长期防护。

2、选择 KN100等级防尘滤棉使用。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的较为舒适。适合长时间佩戴,不易引发过敏反应。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要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相对较为舒适。
6、建议选择呼吸顺畅型口罩。有的口罩采用双滤棉设计,同时滤棉具有双面,这样的口罩相对呼吸顺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