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自动挡如何热车?

冬天到了 关于热车方面 有点问题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LZ入手的是黑色自动挡狮子 目前行驶8500KM
现在冬天到了 目前我所在地区温度大约为零下5至零上3度左右
每天早晨车子启动时都在1500-1700转速左右(车热后为800转左右) 不知道是否正常?
自动挡的狮子应该如何热车 一直百度了很久 众说纷纭 有的说要原地怠速热车 有的要慢行热车 以前我是原地怠速热车的忠实粉丝 今天早晨试了一下慢行热车 发现了一个小问题
就是启动时在P档 转速1500(车热后为800转左右)左右 挂R档出车位 转速瞬间降至1000左右 然后挂D档经过N档 N档转速瞬间提至1500 D档又瞬间降至1000 我的那个心疼啊 别说了 都是泪啊
现请教:1、同样是刚启动的冷车,为何P、N档转速那么高 而R、D档转速那么低?
2、像我那样转速瞬高瞬低 对爱车损害厉害吗?我好心疼
3、能否提供自动挡爱车正确的热车方式?不要百度、粘贴,我搜索一上午了 还是毫无头绪 说低速慢行的一般都是指手动档的爱车吧? 自动挡如何低速慢行?N档挂D档 转速瞬降啊!!

很多朋友都会讨论冬天汽车启动的问题 那就是在冬天开车前 我们要不要热车 对于这样的问题也是说法不一 那到底冬天要不要热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4
先表明个人看法,我认为在零下温度时,热车3-5分钟是正确的,对自动档车尤为重要!: b8 r9 n) }6 \: ?. ` q1 W1、车辆磨损并不是在启动的3-5分钟造成的磨损,磨损应该产生在冷启动瞬间,甚至可以精确到10秒之内。原理:汽车停放一夜或较长时间后,机油并不会流回曲轴箱(油底壳),因为现代车辆在主润滑油道中已安装有单向回止阀,只能进不能出。当油压消失时(熄火后),机油是固定在油道内,前端出口也不会自流,相当于在一段管内装满水,当堵住一端时,即使倒过来,水也不会流出,因为管子末端的负压会死死吸住它,所以水是流不出来的。由于油道中单向阀的存在,道理同样适用于停机时的机油。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启动车辆时,机油润滑到各机件部位,基本没有延迟性,因为油道中已经储存满了随时准备供应的机油油量。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现在的车都是免调气门间隙,实际是靠每个气门上的液压挺柱,根据机油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机油会自流回油底壳,液压挺柱储存的机油同样会流走,导致在没有重新充满一定量的机油时,是无法调节气门开度的,如果没有气门开度,试问,第二天启动时还会启动成功吗?车都发动不了,怎么产生磨损?真正能流回油底壳的机油,是发动机工作时已喷溅方式送到气缸壁的,起润滑和密封作用的小部份机油。所以说当刚启动时,由于机油粘稠度大,瞬间无法喷溅到气缸壁上,基本也就是在启动机工作时,或刚一启动,由于汽油燃烧作用,破坏了遗留在气缸壁的油膜,而新机油还没有同步送来,就会产生了磨损,前后过程也就几秒钟,这也是为什么不同车对机油有严格要求的原因,机油的等级标号(主要是粘稠度)与机油泵供油量速度、油道管径、油泵转速、活塞气缸间隙有直接关系,是在设计发动机时就已经考虑的方案了。% ~4 e3 f% |2 O' B; ?* ]另外,机油的作用不只是润滑,还有密封、清洁、防锈的作用,原地适当热车3-5分钟,是有效保证润滑的同时,还为了恢复其密封作用,一般来说,在规定标值的机油,流动性越好,密封越好(只针对同档次车),使气缸压力快速达到标准缸压值,做到喝多少油,作多少功,如果密封不严,就会产生喝了不少的油料,却没有产生标准功率(压缩过程中的漏气会导致升功率下降),也会导致一部份含有汽油的混合气,通过没有密封好的活塞环与气缸壁间隙,而窜入油底壳,分解和破坏机油分子的润滑作用。/ n7 p: L3 E8 Y+ C6 X2、楼主说的阻风门,包括自动阻风门应该是10几年前的产品了。( E: m0 V, S* S& s: n( P* a汽油与空气混合体最佳热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控制混合比在14.7:1,为达到这个目标,电喷车辆能过水温(或进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经过发动机控制单元数据比对后,计算出准确的供油量,通过喷油嘴与空气混合,形成14.7:1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为保证供油数据准确,通过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氧传感器微电压的变化,来分析供油是浓还是稀,并将结果同步反馈到控制单元,实时对供油量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最佳混合比,只有这样基本形成一套闭环控制逻辑,并且人为无法干预!均为逻辑控制。当然,在冷启动时,控制逻辑会不按照比例混合,汽油供应量会略高于最佳比例,目的是为保证启动成功率,只要启动成功,汽油就会按照逻辑油量供应,不存在“呈"湿湿"的液状”(这是老式化油器汽车的本事)。同时,由于在排气管上的三元催化器还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300度-800度),无法对冷车排出的尾气进行催化分解,所以现代汽车普遍增加了二次空气补偿泵,就是利用在三元没有参与工作时,将外界新鲜空气吸入,直接吹到排气管最前端,稀释未催化的废气,同时也保护和防止三元催化器中毒,待三元催化器达到工作温度并参与工作时,二次空气泵才停止工作。只不过这一过程,尾气确实是略高于规定值标准,但也没有想象的可怕,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验车必须在热车状态下才能通过。3、关于变速箱的问题,《因为变速箱并没有齿轮油泵,原地热车只有引擎在动,其余部份都没在动》,这段话是错误的。除非一直踩着离合器(手动档),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工作时,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也在同步旋转,并通过浸泡在齿轮油液中的尾端斜齿轮将齿轮油甩到各档齿轮表面,(卡车怠速状态下是输入轴带动中间轴进行甩油的,因为中间轴浸泡在齿轮油液中),所以,只要发动机旋转,手动变速箱也同步润滑完毕。( v9 x6 Z% T- C& U; b' D对于自动档,低温下热车是必须的。原理实在太长,我不能说那么多了,简单说因为是机、电、液的组合体,当ATF油液流动性差时,内部的电磁阀会变得迟缓或生硬,楼主也可以实验一下,在气温低于零下时,启动车辆后就起步,一般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同样转速下换档变晚,二是变档过程中的平顺性变差,甚至有顿挫感,这并不是故障,而是ATF油液没有达到基本工作温度。并且在原地怠速状态下,自动档在P(锁止)、N(空档)位置时,输入轴和其上的液力变矩器泵轮也在运转,起到提升和维持ATF油温的作用。. X7 [2 h9 [* u6 n( B4、个人认为,冬季应适当热车3-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气温的不同而不同,(海南的朋友可以不用热车了,呵呵),过长的热车时间也是不对的,一是会产生过量积碳,二是怠速状态下,尾气危害最严重,不利于环保。热车后可起步,但转速一般控制在2500转/分钟之内,如果带有涡轮增压器,在未达到标准温度前,原则上不超过2000转,因为2000转以内,涡轮基本没有出力,它是最需要强流动性机油的地方,达到标准水温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可以自由驾驶了。0 H1 M5 q/ c+ G( G9 l- y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03
  冬天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来热车。
  对于自动档车型:冬季自动变速箱内的油液粘度会变大,初起步时,即使油泵开始工作,很多车会出现升档滞后的现象,比如平时车辆在2000转就可自动升档,而冷车刚启动时要达到3000转甚至更高的转速下,才会向上升档。此时如把油门一下子踩得很深,急于提高发动机转速来强迫自动升档,是极不可取的。
  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一般地,车况良好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不少老手们正是借助此时的低速行走来热车,呵呵,这可是个小窍门)。此时自动变速箱不会升档,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才可正常加速。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经常让自动档车在冬季冷车时瞬间踩踏油门,急速上升到3000~4000转完成自动升档,这样无疑会对自动变速箱内的离合器片和制动片,包括里面的滑阀机构,都会造成一定的异常磨损,同样会缩短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此外,无论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档,在车辆刚启动的时候,先低车速缓慢行驶一段时间,让转向系统、刹车系统、差速系统、悬挂系统等,都适当“热身运动”一下,得到相应的缓和复苏,避免这些部位机件的润滑不足而异常磨损(显而易见,只是原地怠速不行走是无法做到的),这对车辆各机械系统也是有益无害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27
早晨车子启动时都在1500-1700转速左右(车热后为800转左右) 正常!1、P、N档转速高 而R、D档y、因有阻力而转速低。 2、没有关系。3、启动后即可D档走,不必原地怠速热车,慢行热车追问

首先谢谢您!
其实我对提的第二个问题还是不怎么明白,能详细说一下吗?谢谢。
真的没有关系吗?听车音变化很大啊,我怕因为换挡转速瞬高瞬低损坏发动机。

追答

冷车发动机转速在3000转以内不管怎么变化都不会有损害的,把心放肚里!

第4个回答  2013-12-27
自动档和手动档的车热车是一样的,热车主要是为了热发动机,跟变速箱没关系,原地热车一到两分钟,挂上前进挡,怠速前进,等温度上到六七十度,在加速前进。热车的原因是发动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缸内的机油都下沉到了缸低,缸壁没有机油了。打着火后,缸赛活动,带动机油上去了,不磨损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