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与拜拜的区别

刚刚搜索这个问题,没有我满意的答案吖!为什么打电话通常以“拜拜”结尾,而不是再见呢?那为什么暂时的离别,不过是一两天的事情,怎么也要个“拜拜”结尾呢?那也为什么在离别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时候,有人会说:再见、这样我就不明白了,表达的意思这不久弄反了吗?哪位知道这有什么含义?

1、部分意义不同

再见是希望能够再一次见面。用于分别时。也指犹言再见个高低,再次出现。

分别时使用的语言,比较通俗,相当于“再见”。同时也是台湾风俗,每逢佳节或祭神日,大宴宾客,俗谓之拜拜。

2、场合不同

拜拜比较随意。拜拜只是通俗的口语说法,不适用正规场合中的接触,但同时有一种亲切感。

而再见比较正式。再见按字面上来说有希望期待“再次相见”的含义意,指希望能够再一次见面。

扩展资料

台湾拜拜文化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有烧香,有保庇”,走进台湾传统庙宇,焚香祭拜的烟雾袅袅,必定扑鼻而来;你或许不知道,在台湾的民间信仰里,“香”既是人与上天、与祖先沟通的媒介,也是神明灵力附托传递的工具,一柱清香,就是“拜拜(祭祀)文化”的缩影。

光是关于“香”的起源传说,就有许多版本,一说是随着佛教传自印度,当初释迦牟尼讲道时,为了驱逐蚊蝇及汗臭而焚烧木材,后来才发展出檀香与沉香。

台湾新港香艺文化园区制香老师傅涂桎嘉表示,“制香业相信,发明香的祖师爷是号称‘香妈’的九天玄女,而最早的用香是拿来当作药品”;宋朝文人雅士将香应用到“品香”上,而目前礼佛敬神的祭祀用香,则是晚近才盛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台湾网-台湾“拜拜文化”:习俗超越政治 面临失传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8

意思相同,再见偏正式、拜拜偏口语。拜拜多用于朋友之间,较随意的语言。

再见:动词,礼貌用语。意指希望能够再一次见面。用于分别时。也指犹言再见个高低,再次出现。

拜拜:分别时使用的语言,比较通俗,不适用于正规场合,相当于“再见”。同时也是台湾风俗,每逢佳节或祭神日,大宴宾客,俗谓之拜拜。

在某些时候“拜拜”指结束某种关系。 例如在爱情,友情方面。 “再见”礼貌用语。意指希望能够再一次见面。

再见就是还要再次见面,在分离后都能再次见面。拜拜就是离开告别,没有再见面的意思成分,也含有不一定要再次见面的意思。

扩展资料:

告别时除了“再见”还应该说些什么:

1、当别人来告别时我们应以礼相送,可以说些“慢走”“欢迎再次光临”“以后还请继续指 教”等告别话。

2、说告别话的态度要真切、自然诚恳,避免草率或应付的神情出现,这样才能使对方感 受到被真诚对待,并有一种值得留恋的余味和友谊长存的感觉。

3、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要一个拥抱就足以。

4、作为交际场合中的客人,在向主人告别时,要表达出自己对这次相会的感谢、眷恋、期待、回味等心情。

5、在道别时表达自己对于再次相见的热烈愿望,或是向对方发出良好的祝愿,这就是期待式道别。

期待式道别体现了双方的深厚情谊和亲密关系,对于进一步推进感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有助于为将来的交往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拜拜      百度百科-再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3
对再见与拜拜,我的感觉也是有所不同,但是仔细回味觉得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再见与拜拜从二者的理论定义上看意思是一致的,这是毋庸质疑的;
二是:由于人们在使用再见与拜拜时的差异情况,形成了差异的习惯,所以就出现了二者的不同情况:

1、再见与拜拜的区别在于拜拜是译音,再见是汉语.。再见是中国传统的与人道别的话语,一般情况下比较严肃庄重,而拜拜是音译英语byebye,属外来语,在与人道别时使用译音中文时,有很随便的成分;
2、再见:就是还要再次见面,在分离后都能再次见面;拜拜:就是离开告别,没有再见面的意思成分,也含有不一定要再次见面的意思;
3、再见比较有礼貌,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而拜拜则更加口语化,更加亲切,所以用在一般比较随便的场合和地方。
总而言之,再见与拜拜的区别主要是人们在使用习惯上人为产生的差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15
再见也许是指朋友有一段时间要分别,希望早日重逢
拜拜通常是朋友间短时间离开说,所以说电话通常说拜拜,拜拜通常是口头上说的,再见同产用于书面上
第4个回答  2013-11-15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再见相对较正规,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对长者和领导;拜拜则更口语化,熟人和朋友之间用得较多。
至于时间长短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