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李瑞英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1
李瑞英,(Li Ruiying),女,共产党员,1961年7月16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在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就读时,曾长期训练主持儿童广播《小喇叭》。1983年毕业后在江苏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1986年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不久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历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广电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执行主席、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1] 、“新闻联播”播音员、记者。她的座右铭是“对自己的最大鞭策,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爱护”,“要做一个平常人,先得有一颗平常心”。其丈夫为张宇燕,育有一子。2014年5月28日凌晨3点,经搜狐娱乐独家证实,李瑞英将与张宏民退居幕后,一道告别《新闻联播》 。
中文名
李瑞英
外文名
Li Ruiying
别 名
瑞英 英英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61年7月16日
职 业
播音员、新闻记者
毕业院校
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学会副会长
解说建国60周年阅兵式
代表作品
新闻联播
丈 夫
张宇燕
性 别


1人物生平
记事年表
2000年前
李瑞英同志参加了30年来中国与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李瑞英生活照(16张)
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担任记者和主播,出色完成了历次的直播、现场报道任务:
1984年,她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直播国庆35周年阅兵式和焰火晚会。
主持了《弹指一挥间》(10集)、《看今朝》(50余集)和《祖国大家庭》(50余集)。
1990年,她担任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文解说。
1991年,她担任了CCTV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时,各级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李瑞英和罗京首先直播两周,作为试验和后继者的样板。
她创意并主持了《烟台经济改革纪实》和《北京开发不忘农业》新闻系列报道,均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1997年,李瑞英和罗京等同志曾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对小平同志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动作直播,表情、语音把握得当,无一差错,受到中央领导的点名表扬。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她担任前方报道记者;在设备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她的现场应变能力令人敬佩。[1-6]
2000年后
2003年,她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做了很多前后期工作。

李瑞英主持节目(9张)
2006年,她作为评委参加《挑战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选拔。
2007年,她给全国电视体育播音员主持人大会作指导。
2008年,她在2008年春晚上领衔朗诵《温暖2008》,深情问候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群众,荣获“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特等奖。此后又参与了汶川赈灾等多场重大事件的晚会。在奥运火炬传递中,担任安阳站第一棒火炬手。在金融峰会期间积极参与前期报道,采访了欧盟财长以及一些国家元首,为《新闻联播》主播走出演播室进行了有益尝试。
2009年,她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现场解说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2011年,她身先士卒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蹲点新疆调查,跟劳动群众同吃同住,深入35米井下,采写了《库尔班:我的命运跟着坎儿井转》,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2013年11月,她作为代表列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并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2014年5月28日,经搜狐娱乐独家证实,李瑞英将与张宏民退居幕后,一道告别《新闻联播》。
出访报道

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在现场报道
李瑞英无数次为领袖出访作现场报道。这种在别人眼里看来是“美差”的工作,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在领导到达前,记者必须先赶到,并在机场找好最佳拍摄位置。这报道一般没有文字稿,李瑞英处处留心,谨防差错。一次,李瑞英报道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上海五国”首脑会晤。中午气温高达42℃,烈日当头,李瑞英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晚上回到驻地,连电扇和水都没有。凌晨2:30,还要把报道往北京的《早间新闻》传送。时差加上气温高,几乎无法入睡。作为播音员又不能感冒,否则嗓子会哑,影响工作。第二天起床后,她的脸都肿了。
生活随和
几乎每天在《新闻联播》中与大家见面的播音员李瑞英,相比起本单位那些明星般耀眼的名嘴们,确实是非常低调。正因如此,许多观众才对她屏幕之外的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播音员李瑞英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呢?也是那么严肃吗?

对于这类问题,播音员李瑞英本人并不感到奇怪,因为问这类问题的人太多了:“很多观众来信也说,你怎么上班时这么严肃呀?你就不能笑一笑吗?我觉得完全是稿件内容决定了我的表情、我的语言、我的姿态。其实生活中的我跟工作时是完全不同的,我的朋友们觉得我非常随和,我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挺活泼的。我们几家有时候周末带孩子出去玩,那些孩子就说我是最不厉害、最随和、最爱笑的一个家长。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
成功秘诀
《新闻联播》中,播音员李瑞英端庄、大气,

具有泱泱大国的播音员气质,很有观众缘。但她说,我刚刚步入播音行业时,外在形象与时尚完全相悖。那时的播音员大多是声音洪亮,瓜子脸,樱桃小嘴,而我是国字脸,大眼睛,大嘴巴。第一次播音下来,我听到的大多是非议。如今倒好,成了播音员的“标准形象”了。外表是不可能改变的,关键是练内功。
播音员李瑞英认为,播音员首先要隐退自我,不要有表演欲。有的播音员每次播音前总想着今儿该换哪件衣服,化什么样的妆,这样就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播音质量。
有一阵子,播音员时兴戴耳环呀、项链呀什么的。有的观众就来电话问,某某播音员的耳环项链挺漂亮的,在哪儿买的?这就干扰了观众注意收看节目的内容。后来播音员就都不戴那些零碎了。再有就是要自然,生动,明快,比如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同学,总想着眼神该怎样,语气该怎样,刚开始观众很喜欢她,后来就觉得她太做作,不像是在播音,而更像是在演戏。再有是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
工作调整
2014年5月28日,1961年出生的央视新闻播音部主任李瑞英,因即将到达央视规定的55岁的退休年龄,而退到幕后做培训工作。不久,康辉便被央视领导安排接替李瑞英曾经负责主持的央视新闻播音部的管理工作。[7]
2014年7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播,著名主持人康辉,目前已接替李瑞英的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的管理工作,负责安排新闻播报类主持人的节目主持以及电视新闻的录音工作。据悉,康辉早在几年前就从《新闻联播》的一名主播,升任为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的副主任。[2-3] [1] [4-6]

2获得荣誉编辑

李瑞英
1997年,当选全国最佳新闻工作者。
1998年,获全国播音作品一等奖、政府奖。
200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
她是把播音学引入施拉姆、波特的《传播学概论》的先行者。在播音实践基础上,勤于撰写、翻译播音论文。九五计划攻关课题“中国电视概论”——《中国播音学》第36章获教育部优秀论文奖;“从大众传播学看播音与主持位置”等论文受到好评。由她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汇集了我国著名播音员、主持人撰写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著作。
她多次参与组织播音学术研讨会,还承担着全国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的评奖工作和行业培训工作。对此李瑞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她说:要让播音主持委员会成为全国播音员主持人快乐成长的学校,成为温暖和谐之家。地方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遇到困难并需要帮助时,她知道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探访“村村通”工程,去老少边穷地区调研,去新疆、西藏、云南等偏远的地方看望在发射台工作的职工,为广电总局组织的各种培训项目授课,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自己的份内工作。几年下来,她参加的广电系统内各种培训、讲座、研讨会,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1-6]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