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介绍一种你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艺)急需

  1、春节联欢晚会——家国同构的世俗神话

  前文述及,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民俗,成为今日中国人的现代“神话”。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农业社会里具有浓厚乡土色彩的传统春节的一系列仪式,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除夕之前,有许多规定程序,如除尘(除旧布新之意)、贴春联、挂年画、贴门神、杀猪宰鸡、炸面果子、包饺子、元宵、除夕夜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正月初一放鞭炮、给孩子压岁钱,亲朋好友、邻里之间互相串门拜年;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等等,这些习俗在城市里已经渐渐消失,春节的仪式色彩越来越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成为营造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手段。“大众媒介通过对节日的呈现,代替了人们节日生活的实践。传媒对节日的报道所呈现的节日气氛,影响了人们对节日的感知与行动,媒介仪式覆盖了节日仪式。”⑿因此一年一度的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除夕夜的重要仪式。它完美地将节日庆典与社会政治联系在一起。以下,笔者试从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语言、表演、符号、参与者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分析。

  仪式的神圣性在于它和日常生活的区分。仪式有着清晰的时空标志,具有高度的象征性。那么,在春节这个中国人重要的生活时刻里,“春晚”是如何成为除夕夜的重要“仪式”的呢?如今,在春节联欢晚会热闹的启幕歌舞里,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北京时间20点零分零秒,中央电视台**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现代中国人的“春节”在此刻真正降临了。“春晚”从开场之时,就不断强调“北京时间”的概念,创设了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氛围。这种“共时性”因素,是仪式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也可以有效地询唤起观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全民性的一体感。如此一来,“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种电视形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这与其说是对传统家族观念的认同,不如说正是因为传统家族仪式所连接的天、地、神、人的观念及其实质在现代社会中的衰落,它所留下的结构性空缺被电视予以填补,才使得晚会成功地镶嵌到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中。”⒀在晚会进行过程中,“北京时间”的概念反复出现,考虑到“春晚”的收看群体不仅有国人,还包括海外华侨华人等等,打破了作为“民族国家”的地域上的限制,营造了全球华人“四海一家”的家庭感。聚集在电视前面的观众,因为有了“春晚”这个共同的观看对象,因而形成了一个泯灭了时空界限的共同的“剧场”,置身于“春晚”剧场所营造的这个文化“场域”里,晚会节目的内容如何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观众(参与者)对信息的分享。在这种时候,传媒的活动不再是信息传受的过程,而是成为一种媒介仪式,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⒁所有收看“春晚”的观众都成为这个媒介仪式的参与者,成为这场文化狂欢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这个共同的身份下,在文化、心理上联结为一个“共同体”,从而塑造了文化上的认同。

  就语言而言,“春晚”从主持人到演员的台词主要以普通话为主。但事实上,中国的方言不下数十种,但是在“春晚”这个具有统一象征的、主流意识形态化的“观念世界”里,普通话成为主流的、无可置疑的中心话语,虽然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近年来独领风骚,成为晚会的主要节目形式,随着小品的走红,东北方言、四川方言、广东方言等也逐渐为国人所熟悉,但并不能动摇普通话的中心地位。这种语言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中心主义的观念,进一步巩固了人们对国家观念的认同。

  从节目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主题:家(孝道、感恩、和睦)、族(团结、理解、同心协力)、国(强大、和平、国泰民安)、统一(台湾思归,故土难离,边防巩固,)、发展(变革、生产、富裕)等等,一派欢乐祥和、四海升平的景象。在观看的活动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想象和愿望,它泯灭了事实上存在的不同阶层、职业、身份的人群的差异,制造了受众的“同一性”,在“春晚”这一仪式时刻里,创造了一种“家国一体、普天同庆”的“共同感”。虽然有人批评“春晚”刻意回避敏感问题,报喜不报忧,但是综观最近两年来的春晚,在节目中也出现了一些重大事件的再现,如奥运会、汶川地震、抗击冰雪灾害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节目都是为了唤起国民意识,在国民精神上产生“风雨同舟、万众一心”的高度凝聚感。

  此外,演员的服饰、布景、舞台、画面、道具等各种符号,如张灯结彩、红灯笼、福字、舞狮、锣鼓、地图、山河、旗袍、歌舞、民族服饰、京剧脸谱、民间绝技的集中展演等,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奇观”。这种“奇观”往往具有意识形态的功效。因为奇观本身就是“一种表象的肯定和将全部社会生活认同为纯粹表象的肯定” ⒂。精妙绝伦的表演、气势恢弘的场面,喜庆热闹的年味儿,如此种种,使观众们深深沉醉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盛世景象的“想象”里,获得了满足的快感。比如,2006年央视“春晚”在“张灯结彩大拜年,天地人和万事兴”的名义下,设计了全国35家电视台及其主持人联合使用传统猜灯谜的方式来完成“张灯结彩”的串场结构,如同一场家庭的团圆会。家族、宗法和国家意识在这里高度融合,强硬的国家权力柔和地转化为人伦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这种转换对于强化社会成员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意识,极具感染力。

  2、奥运会开幕式——全球瞩目的媒介奇观

  把2008年8月8日说成是中国人的一场盛大节日并不为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一次盛大演出,一场充满了中国符号、中国演出的视觉盛宴和媒介奇观,令世界为之倾倒、惊艳,由此引起了对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作为典型的仪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文化、中国气度、中国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和展现,同时唤醒中国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认同和民族情感,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北京开幕式上动用了一切手段来使想象的中华民族和抽象的奥运精神具象化。恢弘壮阔的缶阵、三千孔门弟子峨冠博带口诵论语、“和”字方阵、历史悠久的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焰火礼花等等再现了礼乐之邦、文明古国的煌煌风采,尽管这里不过展示的是一些华丽的文明碎片,但是众多传统文化符号的华丽能指,集中指向一个“中国神话”的所指,的确取得了令人眩目的奇观效果。它使世人对于具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华夏文明的想象落到了实处,充分诠释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由张艺谋导演一手制造的“中国神话”在当夜大获成功,不少媒体和网民把开幕式形容为“中华文化的满汉全席”,而国外观众则将其视作“China Magic”。种种不可思议的绝妙景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外国人对于中国这个东方神秘古国的“他者”想象。

  有人对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符号的运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将这些符号的特点归结如下:“其一,这些符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型,或者说是原型的具象化。由于每一个原型中都有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这一民族祖先或先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因而能迅速唤起群体认同感和集体无意识,并具有打动成千上万具有相同文化身份的人的心灵的力量。其二,这些符号是以美轮美奂的仿像和奇观形式得以展现。”⒃

  这些象征符号的运用获得了预期效果。北京奥运会是国人期盼已久的一场盛事,一场全民的狂欢,开幕式作为这一狂欢的前奏,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艺术和技术手段,满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所有想象和优越感。当晚举国上下万人空巷的收视率证明了开幕式获得了巨大成功。而精彩壮观的开幕式使国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有网民留言说:“这些东西从前都知道,但真不知道这么美,那种震撼不是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个不平凡的国家,中华民族就是个不平凡的民族。”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名的辉煌成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壮体魄和坚强自信的民族精神。这些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的自信心。“祖国万岁”这次不再是空洞、虚幻的口号,而实实在在是所有中国人打心底里由衷发出的呼声。这一次,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化、智慧、力量和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给世界一个“开眼看中国”的机会。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呈现前所未有的正面和积极,这是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与认同的重大努力。

  由“春晚”和奥运开幕式这两种节日仪式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民俗传播一样,节日仪式传播同样充分利用了先进的传媒技术,在节日仪式展现和表达方面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使观看者不仅获得了感官上的享受,还能够唤起深埋心底的情感上的共鸣和文化上的认同:“春晚”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体华人心目中再次获得了“认同”;而奥运开幕式则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人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取得了普遍赞誉与广泛认同。由此可见,当今社会中,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间的关系正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进步而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密切。

参考资料:新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8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其余请参考百度百科“剪纸艺术”)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4081.htm?fr=ala0_1_1

第3个回答  2010-07-23
第4个回答  2010-07-23
汉服

汉家乐舞

汉族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