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酸、碱、盐的所有知识点(辟如通性之类的)

还有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还有我们老师讲到盐的分类时,说到当n=1,n=2,n=3有什么情况发生?没太听清楚,帮忙解释一下
还有 有关氯离子的检验、SO4离子的检验NH4离子的检验
先谢过了!!!!!!!!

  1、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注意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产生氢气。位于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例如: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可见,金属和浓硫酸、硝酸反应都没有氢气产生,这就是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的原因。
  (3)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 + CaO == CaSO4 + H2O
  (4)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5)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Ba(OH)2 === BaSO4↓(白色沉淀)+2H2O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它们虽然具有上述五点通性(因为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但又各具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②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SO3+H2O==H2SO4)。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a、吸水性: 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b、脱水剂: 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C、强氧化性: 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
  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我们往蔗糖上滴加浓硫酸,会看到蔗糖变黑并且体积膨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12H22O11 12C+11H2O
  C+2 H2SO4=CO2↑+2SO2↑+2 H2O
  产生的CO2 、SO2气体使蔗糖的体积膨胀。
  又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往浓盐酸中滴加浓硫酸会产生大量酸雾,可用此法制得氯化氢气体。
  ③硝酸也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N2O5,而不是NO2。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挥发。打开浓硝酸的瓶盖在瓶口会产生白色酸雾。浓硝酸通常带黄色,而且硝酸越浓,颜色越深。这是因为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光照或受热时分解产生红棕色的NO2气体,NO2又溶于硝酸溶液中而呈黄色。所以,实验室保存硝酸时要用棕色(避光)玻璃试剂瓶,贮存在黑暗低温的地方。硝酸又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只能用玻璃塞。
  除具有酸的通性外,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硝酸能溶解除金和铂以外的所有金属。金属与硝酸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高价硝酸盐,浓硝酸还原成NO2,稀硝酸还原成NO。但是,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都没有氢气产生。较活泼的金属铁和铝可在冷浓硝酸中钝化,冷浓硝酸同样可用铝槽车和铁罐车运输和贮存。硝酸不仅能氧化金属,也可氧化C、S、P等非金属。硝酸与Cu、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 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 CO2↑+4NO2↑+2H2O
  ④磷酸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可以形成一种正盐和两种酸式盐。
  如:磷酸氢二钠(Na2HPO4),磷酸二氢钠(NaH2 PO4),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磷酸二氢钙[Ca(H2PO4)2](溶于水)。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不溶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碱能跟酸性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新碱与新盐。
  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氨水等,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特性。
  ①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②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Ca(OH)2也有腐蚀作用。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
  Ca(OH)2+CO2=CaCO3↓+H2O
  Ca(O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有
  挥发性。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
  2NH3 + 3CuO 3Cu + N2↑+3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OH)3、Cu(OH)2等。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3、盐的性质
  (1) 盐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的盐。例如:
  ①Zn+CuSO4 === ZnSO4+Cu
  ②Cu+Hg(NO3)2 === Cu(NO3)2+Hg
  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2) 盐跟酸反应生成新酸与新盐。例如:
  BaCl2+H2SO4=BaSO4↓+2HCl;
  (3) 盐跟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例如:
  ①MgSO4+2NaOH=Mg(OH)2↓+Na2SO4;
  ②MgSO4 + Ba(OH)2 == BaSO4↓+ Mg(OH)2↓
  (4) 盐跟另一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例如:
  2AgNO3+Na2CO3 === Ag2CO3↓+2NaNO3
  也有例外,如:Al2(SO4)3 + 6NaHCO3 == 2Al(OH)3↓+ 6CO2↑+ 3Na2SO4。
  (5) 不溶性碳酸盐,高温下可分解生成对应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气体。
  ①CaCO3 CaO + CO2↑, ②BaCO3 BaO + CO2↑;
  ②Cu2(OH)2CO3(绿色) 2CuO + H2O + CO2↑。
  常见的盐有NaCl、Na2CO3、NaHCO3、CuSO4、KMnO4、铵盐等。它们的特性和重要用途如下:
  ①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有MgCl2、CaCl2等,这是粗盐在空气中易潮解的原因。
  ②Na2CO3俗名纯碱、苏打,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自然界某些盐湖出产的Na2CO3俗称口碱。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在常温时在干燥的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部分水份。
  ③NaHCO3是白色细小的固体,俗名小苏打,能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2CO3小,其水溶液显弱酸性。NaHCO3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不管是Na2CO3还是NaHCO3都可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生成NaHCO3。
  利用上述反应可以制备CO2,也可鉴别CO32-或HCO3-离子。NaHCO3在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CuSO4•5H2O是一种蓝色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胆矾受热能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CuSO4。
  ⑤铵盐是含有铵根离子(NH4+)的盐。NH4Cl、(NH4)2SO4、NH4NO3、NH4HCO3等都属于铵盐。铵盐都可作氮肥,易溶于水。铵盐都能与碱微热后反应产生NH3,如:
  Ca(OH)2 + (NH4)2SO4 == CaSO4 + 2NH3↑+2H2O
  2NH4H2PO4 + 3Ca(OH)2 == Ca3(PO4) 2↓(白色)+ 2NH3↑+ 6H2O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含铵根离子(NH4+)的盐。同时要注意铵盐与碱性物质如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NH4HCO3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失去肥效。
  ⑥KMnO4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紫红色,常用作消毒剂。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后,生成了具有极强氧化性的七氧化二锰,七氧化二锰遇酒精时,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酒精灯点燃。
  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H2SO4 === K2SO4 + Mn2O7 + H2O。
  (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酸碱指示剂只能检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用PH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2、pH值与溶液酸碱性关系
  pH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2
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

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第2个回答  2006-12-12
酸 的 通 性
一 般 规 律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 + 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

碱的通性
一般规律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 = Na2CO3+H2O
(3)跟酸反应 碱+酸—→盐+水
Ba(OH)2+2HCl=BaCl2+2H2O
(4)跟某些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