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教师诚实守信先进事迹(或故事)。~在线等

该同志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追求“以德立身”,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始终坚守奉献教育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这一崇高的信念;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从内心信任他们在人格,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在实际工作中与学生和谐相处,以最大的关爱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做他们心灵发展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家长保持诚信,从不向学生家长乱反映情况,而是实事求是地与他们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该同志也从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家长索要钱物,这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今天实属难能可贵。
该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在教学中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从不向学生传授虚假的和错误的东西;该同志在教学教研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来没有过弄虚作假的行为;该同志在与同事朋友的相处中,为人光明磊落,坦荡真诚,从无欺瞒;承诺他人的事总是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办到
=============
请以上文主题编写故事也可以~~~
有直接的材料更好~~!
急求、、。明天早晨6:00就要
过期恕不评分

一、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二、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三、诚信的故事五则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以上详见《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读本》 中央文献出版社)

6\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7\诚信的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8\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三]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四、事其一: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1
词目 良师益友
发音 liáng shī yì yǒu
释义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益友一般指同一个友人而言。
出处 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示例 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十载春秋,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3月21日晚,感动清华——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评选颁奖典礼在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三十七位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获得了本届“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并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清华大学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研究生 的求学,都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是导师的牵挂和希望,导师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三十七位老师的年龄和经历彼此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同样的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高尚品德,却都是清华大学教师队伍的优秀写照。
环境系的郝吉明老师是一位年长的院士,但依然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这是他第三次获得“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他留给同学们“一辈子为学,与时俱进”的治学理念。同学们以一首对联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大事业大眼界大勤勉,好学问好担当好先生。
来自热能系的蒋洪德老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培养。他教导学生时说:“‘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这是不行的,希望你们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把基本功打好,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能够做好科研”。蒋老师同样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他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为学先为人,要入其门必先正其身,在你们入门之前要把做学问的道理都告诉你们: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不能浮躁,更不能违反科学道德”。
来自精仪系的王伯雄老师站在领奖台上欣然做诗一首,献给了在座的师生们:
《七律感怀》
培英育秀志黉门,学海甘为指路人。
伟木擎天磐石挺,红花艳丽雨泉淋。
求精岂怕登攀苦,探索不辞寒暑辛。
莫道斑斑欢鬓染,笑看桃李满园芬。
获得本届“良师益友”荣誉称号的老师们都表示:这个奖项将鞭策他们日后不断努力工作,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不愧为“良师益友”称号,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为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老师们作为“良师益友”的优秀典范,不仅感动了清华,而且感动了每一个人。一位老师在留言薄上写道,今天晚上在大礼堂举办的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沟通交流,极大的感染着激励着老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一位获奖教师的学生说,老师们都很欣慰,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荣誉。在颁奖典礼最后,获奖老师们共同朗诵了诗歌《我们的梦想》,老师们朗诵道:“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朗诵完毕,现场掌声久久不息,晚会的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还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蒋洪德院士,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的负责人。来自首都三十多所其他高校的六十余位研究生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因故无法出席的顾秉林校长也通过录播DV的形式,对“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予以了肯定,并表示:“学校希望‘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以后能越搞越好,把我们最理想的、最优秀的老师评选出来,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在弘扬师德的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很明确地表达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导师,通过评选来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就会永远保持正气,保持一个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使我们的学校不断地大踏步地前进。”
本次颁奖典礼期间,清华大学八位研究生同学合唱了歌曲《永远》,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们永远的祝福。计算机系的代表同学则和本系的获奖老师合唱了《感恩的心》,充分展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自2007年10月初启动以来,经院系自由提名、评选资格复查、全校研究生同学网上投票等阶段,共有三十九位研究生导师被提名为候选人,经过全校5755名研究生参与投票(其中有效票数5257票),最后共有三十七位研究生优秀导师当选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还对当选“良师益友”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塑造清华教师的优秀典型,烘托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为建设师生互敬,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附:
我们的梦想
——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集体诗朗诵
我们从民族危亡的时刻走来,为中国的落后痛断热肠;
我们从祖国建设的烈焰中走来,为中华崛起的誓言灼痛脊梁;
我们从和谐世界的爱中走来,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
我们从世界瞩目的目光中走来,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历尽沧桑,频洒血累之耻永不遗忘
国富民强,腾飞的脚步让理想之帆重扬
槛外山光,心只为一个方向守望
万千变幻,怎比得过祖国大好河山!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只要一个信仰,就能在春的季节里播种希望,
在夏的季节里看树木茁壮,
在秋的季节里收获硕果,
在冬的季节里成为硕果依靠的粮仓!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的人生没有传奇,
我们的脚步踏遍崎岖,
我们的事业如此平凡,
但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是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响彻天空朗朗的读书声,是我们耳边最动听的旋律;
哪怕看似幼稚的问题,也是我们最愿意解答的疑难;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那四方讲台上,我们喜欢让生命伴随你们的理想飞扬;
手握粉笔,我们享受岁月染白黑发的凄凉;
当年华老去,你们已经积蓄了我们青春的力量
当你们背起知识行囊,我们将继续向下一个梦想起航!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我们不需要歌颂,
再优美的词藻也比不过你们成长的微笑。
我们更不需要追捧,
再多的鲜花和你们的进步相比,
都显得黯然失色。
在这水清木华的校园中,
我们时刻不敢懈怠
行胜于言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号角
自强不息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回答者: jinjianchong19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5-3 20:08
良师益友
释义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益友一般指同一个友人而言。
示例 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十载春秋,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3月21日晚,感动清华——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评选颁奖典礼在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三十七位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获得了本届“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并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清华大学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研究生 的求学,都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是导师的牵挂和希望,导师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三十七位老师的年龄和经历彼此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同样的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高尚品德,却都是清华大学教师队伍的优秀写照。
环境系的郝吉明老师是一位年长的院士,但依然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这是他第三次获得“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他留给同学们“一辈子为学,与时俱进”的治学理念。同学们以一首对联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大事业大眼界大勤勉,好学问好担当好先生。
来自热能系的蒋洪德老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培养。他教导学生时说:“‘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这是不行的,希望你们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把基本功打好,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能够做好科研”。蒋老师同样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他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为学先为人,要入其门必先正其身,在你们入门之前要把做学问的道理都告诉你们: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不能浮躁,更不能违反科学道德”。
来自精仪系的王伯雄老师站在领奖台上欣然做诗一首,献给了在座的师生们:
获得本届“良师益友”荣誉称号的老师们都表示:这个奖项将鞭策他们日后不断努力工作,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不愧为“良师益友”称号,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为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老师们作为“良师益友”的优秀典范,不仅感动了清华,而且感动了每一个人。一位老师在留言薄上写道,今天晚上在大礼堂举办的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沟通交流,极大的感染着激励着老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一位获奖教师的学生说,老师们都很欣慰,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荣誉。在颁奖典礼最后,获奖老师们共同朗诵了诗歌《我们的梦想》,老师们朗诵道:“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朗诵完毕,现场掌声久久不息,晚会的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还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蒋洪德院士,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的负责人。来自首都三十多所其他高校的六十余位研究生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因故无法出席的顾秉林校长也通过录播DV的形式,对“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予以了肯定,并表示:“学校希望‘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以后能越搞越好,把我们最理想的、最优秀的老师评选出来,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在弘扬师德的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很明确地表达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导师,通过评选来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就会永远保持正气,保持一个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使我们的学校不断地大踏步地前进。”
本次颁奖典礼期间,清华大学八位研究生同学合唱了歌曲《永远》,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们永远的祝福。计算机系的代表同学则和本系的获奖老师合唱了《感恩的心》,充分展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自2007年10月初启动以来,经院系自由提名、评选资格复查、全校研究生同学网上投票等阶段,共有三十九位研究生导师被提名为候选人,经过全校5755名研究生参与投票(其中有效票数5257票),最后共有三十七位研究生优秀导师当选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还对当选“良师益友”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塑造清华教师的优秀典型,烘托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为建设师生互敬,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附:
我们的梦想
——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集体诗朗诵
我们从民族危亡的时刻走来,为中国的落后痛断热肠;
我们从祖国建设的烈焰中走来,为中华崛起的誓言灼痛脊梁;
我们从和谐世界的爱中走来,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
我们从世界瞩目的目光中走来,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历尽沧桑,频洒血累之耻永不遗忘
国富民强,腾飞的脚步让理想之帆重扬
槛外山光,心只为一个方向守望
万千变幻,怎比得过祖国大好河山!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只要一个信仰,就能在春的季节里播种希望,
在夏的季节里看树木茁壮,
在秋的季节里收获硕果,
在冬的季节里成为硕果依靠的粮仓!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的人生没有传奇,
我们的脚步踏遍崎岖,
我们的事业如此平凡,
但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是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响彻天空朗朗的读书声,是我们耳边最动听的旋律;
哪怕看似幼稚的问题,也是我们最愿意解答的疑难;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那四方讲台上,我们喜欢让生命伴随你们的理想飞扬;
手握粉笔,我们享受岁月染白黑发的凄凉;
当年华老去,你们已经积蓄了我们青春的力量
当你们背起知识行囊,我们将继续向下一个梦想起航!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我们不需要歌颂,
再优美的词藻也比不过你们成长的微笑。
我们更不需要追捧,
再多的鲜花和你们的进步相比,
都显得黯然失色。
在这水清木华的校园中,
我们时刻不敢懈怠
行胜于言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号角
自强不息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这是我的答案
回答者: Oo酷小哥oO - 试用期 一级 5-4 21:17
一、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二、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三、诚信的故事五则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以上详见《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读本》 中央文献出版社)

6\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7\诚信的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8\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三]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四、事其一: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第2个回答  2009-05-04
良师益友
释义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益友一般指同一个友人而言。
示例 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十载春秋,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3月21日晚,感动清华——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评选颁奖典礼在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三十七位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获得了本届“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并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清华大学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研究生 的求学,都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是导师的牵挂和希望,导师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三十七位老师的年龄和经历彼此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同样的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高尚品德,却都是清华大学教师队伍的优秀写照。
环境系的郝吉明老师是一位年长的院士,但依然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这是他第三次获得“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他留给同学们“一辈子为学,与时俱进”的治学理念。同学们以一首对联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大事业大眼界大勤勉,好学问好担当好先生。
来自热能系的蒋洪德老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培养。他教导学生时说:“‘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这是不行的,希望你们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把基本功打好,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能够做好科研”。蒋老师同样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他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为学先为人,要入其门必先正其身,在你们入门之前要把做学问的道理都告诉你们: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不能浮躁,更不能违反科学道德”。
来自精仪系的王伯雄老师站在领奖台上欣然做诗一首,献给了在座的师生们:
获得本届“良师益友”荣誉称号的老师们都表示:这个奖项将鞭策他们日后不断努力工作,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不愧为“良师益友”称号,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为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老师们作为“良师益友”的优秀典范,不仅感动了清华,而且感动了每一个人。一位老师在留言薄上写道,今天晚上在大礼堂举办的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沟通交流,极大的感染着激励着老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一位获奖教师的学生说,老师们都很欣慰,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荣誉。在颁奖典礼最后,获奖老师们共同朗诵了诗歌《我们的梦想》,老师们朗诵道:“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朗诵完毕,现场掌声久久不息,晚会的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还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蒋洪德院士,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的负责人。来自首都三十多所其他高校的六十余位研究生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因故无法出席的顾秉林校长也通过录播DV的形式,对“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予以了肯定,并表示:“学校希望‘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以后能越搞越好,把我们最理想的、最优秀的老师评选出来,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在弘扬师德的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很明确地表达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导师,通过评选来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就会永远保持正气,保持一个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使我们的学校不断地大踏步地前进。”
本次颁奖典礼期间,清华大学八位研究生同学合唱了歌曲《永远》,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们永远的祝福。计算机系的代表同学则和本系的获奖老师合唱了《感恩的心》,充分展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自2007年10月初启动以来,经院系自由提名、评选资格复查、全校研究生同学网上投票等阶段,共有三十九位研究生导师被提名为候选人,经过全校5755名研究生参与投票(其中有效票数5257票),最后共有三十七位研究生优秀导师当选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还对当选“良师益友”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塑造清华教师的优秀典型,烘托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为建设师生互敬,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附:
我们的梦想
——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集体诗朗诵
我们从民族危亡的时刻走来,为中国的落后痛断热肠;
我们从祖国建设的烈焰中走来,为中华崛起的誓言灼痛脊梁;
我们从和谐世界的爱中走来,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
我们从世界瞩目的目光中走来,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历尽沧桑,频洒血累之耻永不遗忘
国富民强,腾飞的脚步让理想之帆重扬
槛外山光,心只为一个方向守望
万千变幻,怎比得过祖国大好河山!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只要一个信仰,就能在春的季节里播种希望,
在夏的季节里看树木茁壮,
在秋的季节里收获硕果,
在冬的季节里成为硕果依靠的粮仓!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的人生没有传奇,
我们的脚步踏遍崎岖,
我们的事业如此平凡,
但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是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响彻天空朗朗的读书声,是我们耳边最动听的旋律;
哪怕看似幼稚的问题,也是我们最愿意解答的疑难;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那四方讲台上,我们喜欢让生命伴随你们的理想飞扬;
手握粉笔,我们享受岁月染白黑发的凄凉;
当年华老去,你们已经积蓄了我们青春的力量
当你们背起知识行囊,我们将继续向下一个梦想起航!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我们不需要歌颂,
再优美的词藻也比不过你们成长的微笑。
我们更不需要追捧,
再多的鲜花和你们的进步相比,
都显得黯然失色。
在这水清木华的校园中,
我们时刻不敢懈怠
行胜于言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号角
自强不息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这是我的答案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词目 良师益友
发音 liáng shī yì yǒu
释义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益友一般指同一个友人而言。
出处 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示例 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十载春秋,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3月21日晚,感动清华——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评选颁奖典礼在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三十七位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获得了本届“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并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清华大学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研究生 的求学,都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是导师的牵挂和希望,导师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三十七位老师的年龄和经历彼此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同样的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高尚品德,却都是清华大学教师队伍的优秀写照。
环境系的郝吉明老师是一位年长的院士,但依然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这是他第三次获得“良师益友”的荣誉称号。他留给同学们“一辈子为学,与时俱进”的治学理念。同学们以一首对联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大事业大眼界大勤勉,好学问好担当好先生。
来自热能系的蒋洪德老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培养。他教导学生时说:“‘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这是不行的,希望你们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把基本功打好,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能够做好科研”。蒋老师同样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他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为学先为人,要入其门必先正其身,在你们入门之前要把做学问的道理都告诉你们: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不能浮躁,更不能违反科学道德”。
来自精仪系的王伯雄老师站在领奖台上欣然做诗一首,献给了在座的师生们:
《七律感怀》
培英育秀志黉门,学海甘为指路人。
伟木擎天磐石挺,红花艳丽雨泉淋。
求精岂怕登攀苦,探索不辞寒暑辛。
莫道斑斑欢鬓染,笑看桃李满园芬。
获得本届“良师益友”荣誉称号的老师们都表示:这个奖项将鞭策他们日后不断努力工作,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不愧为“良师益友”称号,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为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老师们作为“良师益友”的优秀典范,不仅感动了清华,而且感动了每一个人。一位老师在留言薄上写道,今天晚上在大礼堂举办的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沟通交流,极大的感染着激励着老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一位获奖教师的学生说,老师们都很欣慰,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荣誉。在颁奖典礼最后,获奖老师们共同朗诵了诗歌《我们的梦想》,老师们朗诵道:“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朗诵完毕,现场掌声久久不息,晚会的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还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蒋洪德院士,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的负责人。来自首都三十多所其他高校的六十余位研究生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因故无法出席的顾秉林校长也通过录播DV的形式,对“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予以了肯定,并表示:“学校希望‘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以后能越搞越好,把我们最理想的、最优秀的老师评选出来,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在弘扬师德的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很明确地表达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导师,通过评选来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就会永远保持正气,保持一个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使我们的学校不断地大踏步地前进。”
本次颁奖典礼期间,清华大学八位研究生同学合唱了歌曲《永远》,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们永远的祝福。计算机系的代表同学则和本系的获奖老师合唱了《感恩的心》,充分展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自2007年10月初启动以来,经院系自由提名、评选资格复查、全校研究生同学网上投票等阶段,共有三十九位研究生导师被提名为候选人,经过全校5755名研究生参与投票(其中有效票数5257票),最后共有三十七位研究生优秀导师当选第十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还对当选“良师益友”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塑造清华教师的优秀典型,烘托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为建设师生互敬,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附:
我们的梦想
——清华大学第十届“良师益友”集体诗朗诵
我们从民族危亡的时刻走来,为中国的落后痛断热肠;
我们从祖国建设的烈焰中走来,为中华崛起的誓言灼痛脊梁;
我们从和谐世界的爱中走来,让清华园内桃李芬芳;
我们从世界瞩目的目光中走来,让孩子们的理想尽情翱翔!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历尽沧桑,频洒血累之耻永不遗忘
国富民强,腾飞的脚步让理想之帆重扬
槛外山光,心只为一个方向守望
万千变幻,怎比得过祖国大好河山!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只要一个信仰,就能在春的季节里播种希望,
在夏的季节里看树木茁壮,
在秋的季节里收获硕果,
在冬的季节里成为硕果依靠的粮仓!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的人生没有传奇,
我们的脚步踏遍崎岖,
我们的事业如此平凡,
但我们愿用两鬓青丝守候黎明,用双手托起朝阳!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是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响彻天空朗朗的读书声,是我们耳边最动听的旋律;
哪怕看似幼稚的问题,也是我们最愿意解答的疑难;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那四方讲台上,我们喜欢让生命伴随你们的理想飞扬;
手握粉笔,我们享受岁月染白黑发的凄凉;
当年华老去,你们已经积蓄了我们青春的力量
当你们背起知识行囊,我们将继续向下一个梦想起航!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我们不需要歌颂,
再优美的词藻也比不过你们成长的微笑。
我们更不需要追捧,
再多的鲜花和你们的进步相比,
都显得黯然失色。
在这水清木华的校园中,
我们时刻不敢懈怠
行胜于言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号角
自强不息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是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