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考研的专业课,求一本较好的习题作为看书之后的巩固和提升用!谢谢啊!

政治经济学,考研的专业课,求一本较好的习题作为看书之后的巩固和提升用!谢谢啊!

1.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答:政治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政治内涵从以下4方面认识: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任何社会都需要解决人的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以何种途径解决资源的分配,即“谁得到什么”,这个过程就是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资源的种类是多样的,所有的资源分配不可能都由公共权力部门解决。政治解决的是那些涉及社会上有可能影响每一个成员或团体利益的政策问题。这就决定了资源的分配是权威性的。
(3)资源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政府部门在决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依赖的是信息输入与政策输出系统化过程。
(4)资源的分配是一种博弈。在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其中最重要的规则是博弈的规则。它包括宪法、法律、习惯和传统等。
分析:首先概括政治的定义;围绕“资源分配”核心,从四个方面说明:社会需要资源分配,并且需要权威性的系统化过程,在分配过程中要遵循规则。
2. 简述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过程。
答: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
第一:古典主义时期(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主要强调规范性价值判断。
第二:传统主义时期(从19世纪中叶至二战)。主要关注法律与政治制度的描述。
第三:行为主义时期(从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特征是:关注个体行为而拒绝机构研究法;运用量化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主张“价值中立”。
第四:后行为主义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的科学方法并进行价值判断。
分析: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以时间为线索和研究。主要方面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主义时期、传统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后行为主义时期。概括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主要研究成果和方法。
3、 简述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答:意识形态是一种认知体系,是某一团体对世界的认识(不管是准确,还是扭曲);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
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现实性;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
(4)相对独立性,第一,意识形态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依赖性,它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4、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5、政治权力结构方面涉及的要素
从政治权力的结构方面来说,涉及的要素有:第一,权力作用的方向和方式。第二,权力运行的层次。第三,权力运动的时间性。第四,权力作用的结果。
6、简述政治管理的作用。
答:政治管理主要以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监督等方式发挥作用,其根本目标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第一,维护现存的基本政治规范,增强人民群众对这些政治规范的认同和支持。
第二,维护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
第三,促进民主政治生活。

7、阿尔蒙德和维巴对政治文化的分类:
分为三种类型:即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8、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政治社会化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第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相互衔接、持续不断的过程。
9、政党的作用
第一,目标制定。第二,利益整合与表达。第三,动员和社会化功能。第四,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10政党为担负自己的政治功能所进行的政治活动
1、推举候选人。2、竞选 3、组织政府 4其他社会社交活动
11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区别。
主要是 1客体不同。管理总是少数人管理多数人;而政治统治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政治统治的对象不包括统治阶级内部成员。
2主体不同。政治统治的行为主体是由统治阶级组成的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机关代表的整个统治阶级,而政治管理的主体通常是政府或准政府组织。
3作用方式不同。政治统治的方式是诉诸暴力的镇压和专政;政治管理的方式协调、调控,使行政的和民主的。
12西方教科书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理论有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国家主义经济”阶段——政府采取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守夜人”阶段——政府采取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全面干预”阶段——政府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凯恩斯主义政策)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阶段——政府采取“混合经济”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国家主义经济”阶段——政府采取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13、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策略:
一 内部游说 二影响选举 三外部游说 四 法院诉讼
14、简述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
(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根据一套他们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准则、信条,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
15、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在行使权力时所遵循的原则:1、司法权独立原则2、司法民主原则3、法律平等原则
二、1、阿尔蒙德和维巴从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角度把政治文化分为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两种类型(正确)
2、错误。从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3、正确公共选择学派认为,一旦发生公共生产低效率的问题,就该从现行体制上寻找原因,从对策上着手。确立一种选拔和制约政治家...它只能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家的剥削动机和行为起到一种美化和辩护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4、正确。政治家是在现代政治中通过自身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控制权力,实现政治目的的人。成为政治家,首先其自身具有相应的素质与品质。必须有一定的从政经验。这是对现代政治家的最基本的要求。现代政治家的产生不同于王位继承制,没有从政经验是不可能成为政治家的。
5、错误。二者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6、正确
7、正确。奴隶占有制共和国最早存在于奴隶制国家的古希腊和古罗马。
9、政治权力的性质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功能。 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权力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权力又决定着其他上层建筑。 再次,政治权力可以提升被统治者或民众的...
三、1、政治社会化功能
政治社会化功能是:第一,政治社会化是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不仅培养了公民的参政能力,而且塑造了公民的政治人格。第二,政治社会化传播、维持和改造着政治文化。第三,政治社会化是关系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2、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在内政外交中有着重大影响,号称“第二圈政策制定者”。其主要作用是:第一,集中和表达各种利益诉求。第二,起到政府助手的作用,提供决策资讯、监督检查等。第三,制约政治权力。第四,社会稳定的界定场作用和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作用。第五,降低政府的权威。
3、 简述我国政治社团的作用。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社会利益分化的结果,是不同利益群体实现其特殊利益要求的工具。
(1)参政议政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不是职业性的,而是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形成特别注重不同社会群体的构成。这一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社团的活动不同于西方国家,有可能以某一阶层代表的方式进入代表大会,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政治社团的代表不仅可以成为人大代表,进入政协,还可以直接加入政治领导机构。
(2)政府助手
按照我国的社团登记法,社团登记注册的条件是,必须有一个主管单位。由于社团在法律上的从属性质、各社团在章程中都规定了“助手”条款。可见,大多数社团都有相当程度的行政职能。正因如此,这些社团才成为政治性社团。在实践中,政治社团起到了管理新生社会成分的作用,并协助党政部门完成某项任务。政治社团的助手作用还表现在协助党和政府进行思想工作,对其成员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政策教育。
4、民族国家构建的五个危机
具体包括1认同性危机2合法性危机 3渗透性危机 4参与性危机 5分配性危机
5、意识形态变革方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自上而下的变革。这是意识形态最典型的自我更新方式,这种变革方式往往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意识形态支持。(2)自下而上的变革。这是一种非常缓慢的变革过程。自下而上的变革常常是在经济增长开始之后发生的,实际上是经济增长对旧的社会存在的触动引发的。但是,对经济增长来说,在它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它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来为其提供新的认知体系。而这正是自下而上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契合点。如果意识形态变革成功,则会推动经济增长继续进行;反之,则会阻止和破坏经济的增长。(3)上下互动变革方式。这种方式是社会内部意识形态演进的常态,是意识形态内在自我调节机制作用的结果。这种上下互动方式往往能够适应和推动经济增长。只要社会存在不出现重大变动,意识形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就会正常发挥作用,实现意识形态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契合。(4)中心——边缘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变革方式。一般讲,距中心越近,受其控制越强;反之,受之控制越弱。而中心的变革通常是缓慢的。但是由于中心控制力度随着距离的延伸而减弱,这就为边缘的意识形态的变革提供了机会。
毫无疑问,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变革方式决定着其基本经济功能的完成情况及同经济增长的契合度。
6、布鲁斯•迪克森的政党适应性的分析因素
布鲁斯•迪克森的政党适应性的决定因素:
(1)政党适应性取决于党内精英的博弈;
(2))政党适应性取决于政党对监控环境的反馈机制的有效性;
(3)政党适应性取决于政党环境本身的性质与外在政治力量,尤其是来自国内和国际对这种变革的支持、反对以及不同类型的诉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