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道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

赶紧的~急用~别太难也别太容易。。。。是六年级下册。。。。应用题```数学~答案可有可无,如果有答案就把问题分开,因为我要打印下来的。。。好的加30分。。。

、商店里有苹果60箱,是梨箱数的 ,桔子的箱数相当于梨的 ,桔子有多少箱?

2、吴山农场去年种小麦15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 ,今年种小麦多少公顷?

3、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

4、一支圆珠笔比一本练习本贵 元,已知练习本的单价是圆珠笔单价的 。一本练习本多少元?

5 一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还多200吨,第二次运出是第一次的,第三次运出45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6、一项工程.甲工人单独完成需要12天,甲乙二人合作8天就可以完成,如让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7、 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桔子比梨多多少千克?

8、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9、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立方分米,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10、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1、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的56 ?

12、一节铁皮烟筒长1.6米,直径是0.2米,做这样的烟筒5节,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13.一个修路队要筑一条长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务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5.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6.8公顷棉田,用了4天。照这样计算,再耕13.6公顷棉田,一共要用多少天?

16.一个筑路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铺完了这段铁路?

17. 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18.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后5天修筑150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筑公路多少米?

19.一个修路队五月上旬前6天共修路540米,后4天平均每天修路105米。这个修路队五月上旬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20.期终小红语文、数学两门课的平均分是94.5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分为94分,她英语考了多少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0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055436.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4458118.html上面有150题
1.某工厂由于改进设备,日产量由原来的40吨,增加到70吨,增加了百分之几?
(70-40)除40=30除40=百分之75

2.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1-百分之20=百分之80 1028除百分之80=1285元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1+3/5=8/5 160除8/5=100元

4.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1+1/5=6/5 60除6/5=50只

5.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 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 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3+2+1=6 600除6=100克
面粉:3乘100=300克
红豆:2乘100=200克
糖:1乘100=100克
第2个回答  2009-04-26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吃2个苹果、1个梨,若干天后,梨正好吃完,而苹果还剩下7个,原来的苹果有多少个?

2.某区小学生进行两次数学竞赛,第一次及格的比不及格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了5人,正好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问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3.学校买来一批英文打字机分给各班学习。如果其中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班级每班分2台,则多4台;如果有一个班分6台,其余班级每班分4台,则不足12台。这个学校买来的英文打字机共有多少台?

4.蜘蛛有 8只脚,蜻蜓有 6只脚和两对翅膀,蝉有 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虫共18只,共有脚118只,翅膀20对。求每种小虫的只数。

5.小象说:“妈妈,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就是 31岁了。”大象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大、小象现在各几岁?6.有三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两个数,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值,再加上余下的第三个数,这样算了三次,分别得到35、27和25。求原来这三个数是多少。

7.有甲、乙、丙三种练习本,小芳各买2本,共付4.8元;小红买了2本甲种本、3本乙种本、4本丙种本、共付7.6元;小青买了2本甲种本、4本乙种本、5本丙种本,共付9.4元。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售价各是多少元?

8.有三堆弹子,共46颗。第一次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二堆里;第二次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三堆里;第三次再从第三堆里拿出与第一堆剩下的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一堆里。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堆弹子的颗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每堆弹子各有多少颗?

9.全家四口人,父亲比母亲大3岁,姐姐比弟弟大2岁。四年前,他们全家年龄之和是58岁,现在是73岁。问:现在各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10.李叔叔要在下午3点上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时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开足发条却忘了拨指针便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钟,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马上离厂回到家里,一看钟才9点整。假定李叔叔上班和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少时间?(上发条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

11.某次数学考试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12.A、B、C、D、E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不同整数,用其中每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十个和,这十个和中不相同的有八个:分别是17、22、25、28、31、33、36与39。求这五个整数的平均数。

13.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付的钱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购进价格分别为8.8元、12元和13.2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14.爸爸把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的重量恰好比前、后两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你能算出这条鲤鱼的重量吗?

15.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
16.已知大小酒瓶共50个,每个大瓶装酒1千克,每个小瓶装酒0.75千克,大瓶比小瓶多装酒15千克,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17.本学期数学课进行了五次测验,小明的成绩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0分,第三次比第二次少5分,第四次比第三次多4分,前4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第五次比第四次少13分,那么小明全学期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8.甲级茶叶2千克和乙级茶叶5千克的价格相等,买6千克甲级茶叶和7千克乙级茶叶共付款601.92元,每千克甲级茶叶和每千克乙级茶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19.有甲、乙、丙三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如果从甲架拿出60本放入乙架,再从乙架拿出120本放入丙架,最后再从丙架拿出50本放入甲架,则三个书架图书本数一样多。原来三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20.某人领得奖金 240元,有 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 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
1.解:设吃了x天 3x=2x+7x=7 2×7+7=21(个)
2.解:设第一次不及格x人,则及格(3x+4)人 3x+4+5=6(x-5)
x=13 13×3+4+13=56(人)
3.(4-2)×2+4=8(台)(假设每个班都分2台,则多8台) 12-
(6-4)=10(台)(假设每个班都分4台,则少10台)(8+10)
÷(4-2)=9(班) 4×2+2×(9-2)+4=26(台)
4.解:设蜘蛛x只,则蜻蜓和蝉共(18-x)只, 8x+6(18-x)=118
x=5(蜘) 18-5=13(只)(蜻+蝉)设蜻蜓y只,则蝉(13-y)
只2y+(13-y)=20 y=7(蜻)13-7=6(只)(蝉)
5.(31-1)÷3=10(岁)1+10=11(岁)(小)11+10=21(岁)
(大)
6.(35+27+25)×2÷4=43.5(35×2-43.5)÷2=13.25(27
×2-43.5)÷2=5.25(25×2-43.5)÷2=3.25
7.9.4-7.6=1.8(元)(1乙、1丙)
7.6-4.8=2.8(元)(1乙、2丙)
2.8-1.8=1(元)(1丙)
1.8元-1=0.8(元)(1乙)
4.8÷2-1-0.8=0.6(元)(1甲)
8.从后向前列表计算:

9.四人四年应增加:4×4=16(岁),但73-58=15(岁),说明弟
弟3岁。
3+2=5(岁)(姐)(73-3-5+3)÷2=34(岁)(父)34-3=31
(岁)(母)
10.(160+120)÷2=140(分钟)160-140=20(分钟)停了2小时
20分
11.52-7-6=39(人) 181-1×7-5×6=144(道)(2+3)÷2=2.5
(道)(144-2.5×39)÷(4-2.5)=31(人)
12.A+B=17,A+C=22,C+E=36,D+E=39 A+E+2C=22+36=58
A+E=58-2C A+E为偶数 A+E=28 58-2C=28 C=15(17+39+
15)÷5=14.2
13.提示:先设相同费用,应是88、120、132的公倍数设相同费用
为132元
132×3÷(132÷8.8+132÷12+132÷13.2)=11(元)
14.[(1+1×2)×2-1]÷(2×1-1)=5(kg)
2+5-1=6(kg)
2+6+5=13(kg)
15.如果B是第二名(或并列第一名),由于E是第三名,得了96分,
所以A、B得分都不少于97分。因为A、B、C的平均分是95
分,那么C最多得91分,与题目条件矛盾,所以B不是第二名,
同样C也不是第二名。由此可见第二名只能是D。
B、C、D的平均分比A、B、C平均分少1分,所以A比D多
3分,A最多100分,如A100分,则D97分,(如A99分,D96
分,又与题目条件矛盾)

16.解:设大瓶x个,则小瓶(50-x)个 x=0.75(50-x)=15 x=30(大
瓶) 50-x=20(小瓶)
17.第二次比第四次多:5-4=1(分)第一次比第四次少10-1=9(分)
(85×4+4-1+9)÷4-13=75(分)(85×4+75)÷5=83(分)
18.601.92÷[5× (6÷2)+7]=27.36(元)(乙)27.36×5÷2=68.4
(元)(甲)
19.450÷3=150(本)150+60-50=160(本)(甲)150+120-60=210
(本)(乙)150+50-120=80(本)(丙)
20.解法一:(50×10-240)÷(10×2-2-5)=20(张)(2元、
5元) 50-20×2=10(张)(10元)
解法二:设2元、5元各x张,则10元有(50-2x)张2x+5x+10
(50-2x)=240 x=20(2元、5元) 50-2x=10(10元)
第3个回答  2009-04-29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求20道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1 天 15 小时
赶紧的~急用~别太难也别太容易。。。。是六年级下册。。。。应用题```数学~答案可有可无,如果有答案就把问题分开,因为我要打印下来的。。。好的加30分。。。
提问者: 烈焰剑谍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我来回答: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6 条
、商店里有苹果60箱,是梨箱数的 ,桔子的箱数相当于梨的 ,桔子有多少箱?

2、吴山农场去年种小麦15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 ,今年种小麦多少公顷?

3、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

4、一支圆珠笔比一本练习本贵 元,已知练习本的单价是圆珠笔单价的 。一本练习本多少元?

5 一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还多200吨,第二次运出是第一次的,第三次运出45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6、一项工程.甲工人单独完成需要12天,甲乙二人合作8天就可以完成,如让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7、 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桔子比梨多多少千克?

8、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9、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立方分米,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10、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1、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的56 ?

12、一节铁皮烟筒长1.6米,直径是0.2米,做这样的烟筒5节,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13.一个修路队要筑一条长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务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5.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6.8公顷棉田,用了4天。照这样计算,再耕13.6公顷棉田,一共要用多少天?

16.一个筑路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铺完了这段铁路?

17. 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18.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后5天修筑150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筑公路多少米?

19.一个修路队五月上旬前6天共修路540米,后4天平均每天修路105米。这个修路队五月上旬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20.期终小红语文、数学两门课的平均分是94.5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分为94分,她英语考了多少分?
回答者: 梦⊙天の使 - 助理 二级 4-26 09:38
自己想去
回答者: 不让Wǒ流泪 - 秀才 三级 4-26 09:40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吃2个苹果、1个梨,若干天后,梨正好吃完,而苹果还剩下7个,原来的苹果有多少个?

2.某区小学生进行两次数学竞赛,第一次及格的比不及格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了5人,正好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问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3.学校买来一批英文打字机分给各班学习。如果其中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班级每班分2台,则多4台;如果有一个班分6台,其余班级每班分4台,则不足12台。这个学校买来的英文打字机共有多少台?

4.蜘蛛有 8只脚,蜻蜓有 6只脚和两对翅膀,蝉有 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虫共18只,共有脚118只,翅膀20对。求每种小虫的只数。

5.小象说:“妈妈,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就是 31岁了。”大象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大、小象现在各几岁?6.有三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两个数,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值,再加上余下的第三个数,这样算了三次,分别得到35、27和25。求原来这三个数是多少。

7.有甲、乙、丙三种练习本,小芳各买2本,共付4.8元;小红买了2本甲种本、3本乙种本、4本丙种本、共付7.6元;小青买了2本甲种本、4本乙种本、5本丙种本,共付9.4元。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售价各是多少元?

8.有三堆弹子,共46颗。第一次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二堆里;第二次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三堆里;第三次再从第三堆里拿出与第一堆剩下的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一堆里。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堆弹子的颗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每堆弹子各有多少颗?

9.全家四口人,父亲比母亲大3岁,姐姐比弟弟大2岁。四年前,他们全家年龄之和是58岁,现在是73岁。问:现在各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10.李叔叔要在下午3点上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时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开足发条却忘了拨指针便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钟,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马上离厂回到家里,一看钟才9点整。假定李叔叔上班和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少时间?(上发条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

11.某次数学考试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12.A、B、C、D、E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不同整数,用其中每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十个和,这十个和中不相同的有八个:分别是17、22、25、28、31、33、36与39。求这五个整数的平均数。

13.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付的钱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购进价格分别为8.8元、12元和13.2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14.爸爸把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的重量恰好比前、后两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你能算出这条鲤鱼的重量吗?

15.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
16.已知大小酒瓶共50个,每个大瓶装酒1千克,每个小瓶装酒0.75千克,大瓶比小瓶多装酒15千克,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17.本学期数学课进行了五次测验,小明的成绩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0分,第三次比第二次少5分,第四次比第三次多4分,前4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第五次比第四次少13分,那么小明全学期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8.甲级茶叶2千克和乙级茶叶5千克的价格相等,买6千克甲级茶叶和7千克乙级茶叶共付款601.92元,每千克甲级茶叶和每千克乙级茶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19.有甲、乙、丙三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如果从甲架拿出60本放入乙架,再从乙架拿出120本放入丙架,最后再从丙架拿出50本放入甲架,则三个书架图书本数一样多。原来三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20.某人领得奖金 240元,有 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 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
1.解:设吃了x天 3x=2x+7x=7 2×7+7=21(个)
2.解:设第一次不及格x人,则及格(3x+4)人 3x+4+5=6(x-5)
x=13 13×3+4+13=56(人)
3.(4-2)×2+4=8(台)(假设每个班都分2台,则多8台) 12-
(6-4)=10(台)(假设每个班都分4台,则少10台)(8+10)
÷(4-2)=9(班) 4×2+2×(9-2)+4=26(台)
4.解:设蜘蛛x只,则蜻蜓和蝉共(18-x)只, 8x+6(18-x)=118
x=5(蜘) 18-5=13(只)(蜻+蝉)设蜻蜓y只,则蝉(13-y)
只2y+(13-y)=20 y=7(蜻)13-7=6(只)(蝉)
5.(31-1)÷3=10(岁)1+10=11(岁)(小)11+10=21(岁)
(大)
6.(35+27+25)×2÷4=43.5(35×2-43.5)÷2=13.25(27
×2-43.5)÷2=5.25(25×2-43.5)÷2=3.25
7.9.4-7.6=1.8(元)(1乙、1丙)
7.6-4.8=2.8(元)(1乙、2丙)
2.8-1.8=1(元)(1丙)
1.8元-1=0.8(元)(1乙)
4.8÷2-1-0.8=0.6(元)(1甲)
8.从后向前列表计算:

9.四人四年应增加:4×4=16(岁),但73-58=15(岁),说明弟
弟3岁。
3+2=5(岁)(姐)(73-3-5+3)÷2=34(岁)(父)34-3=31
(岁)(母)
10.(160+120)÷2=140(分钟)160-140=20(分钟)停了2小时
20分
11.52-7-6=39(人) 181-1×7-5×6=144(道)(2+3)÷2=2.5
(道)(144-2.5×39)÷(4-2.5)=31(人)
12.A+B=17,A+C=22,C+E=36,D+E=39 A+E+2C=22+36=58
A+E=58-2C A+E为偶数 A+E=28 58-2C=28 C=15(17+39+
15)÷5=14.2
13.提示:先设相同费用,应是88、120、132的公倍数设相同费用
为132元
132×3÷(132÷8.8+132÷12+132÷13.2)=11(元)
14.[(1+1×2)×2-1]÷(2×1-1)=5(kg)
2+5-1=6(kg)
2+6+5=13(kg)
15.如果B是第二名(或并列第一名),由于E是第三名,得了96分,
所以A、B得分都不少于97分。因为A、B、C的平均分是95
分,那么C最多得91分,与题目条件矛盾,所以B不是第二名,
同样C也不是第二名。由此可见第二名只能是D。
B、C、D的平均分比A、B、C平均分少1分,所以A比D多
3分,A最多100分,如A100分,则D97分,(如A99分,D96
分,又与题目条件矛盾)

16.解:设大瓶x个,则小瓶(50-x)个 x=0.75(50-x)=15 x=30(大
瓶) 50-x=20(小瓶)
17.第二次比第四次多:5-4=1(分)第一次比第四次少10-1=9(分)
(85×4+4-1+9)÷4-13=75(分)(85×4+75)÷5=83(分)
18.601.92÷[5× (6÷2)+7]=27.36(元)(乙)27.36×5÷2=68.4
(元)(甲)
19.450÷3=150(本)150+60-50=160(本)(甲)150+120-60=210
(本)(乙)150+50-120=80(本)(丙)
20.解法一:(50×10-240)÷(10×2-2-5)=20(张)(2元、
5元) 50-20×2=10(张)(10元)
解法二:设2元、5元各x张,则10元有(50-2x)张2x+5x+10
(50-2x)=240 x=20(2元、5元) 50-2x=10(10元
第4个回答  2009-04-29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吃2个苹果、1个梨,若干天后,梨正好吃完,而苹果还剩下7个,原来的苹果有多少个?

2.某区小学生进行两次数学竞赛,第一次及格的比不及格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了5人,正好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问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3.学校买来一批英文打字机分给各班学习。如果其中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班级每班分2台,则多4台;如果有一个班分6台,其余班级每班分4台,则不足12台。这个学校买来的英文打字机共有多少台?

4.蜘蛛有 8只脚,蜻蜓有 6只脚和两对翅膀,蝉有 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虫共18只,共有脚118只,翅膀20对。求每种小虫的只数。

5.小象说:“妈妈,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就是 31岁了。”大象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大、小象现在各几岁?6.有三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两个数,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值,再加上余下的第三个数,这样算了三次,分别得到35、27和25。求原来这三个数是多少。

7.有甲、乙、丙三种练习本,小芳各买2本,共付4.8元;小红买了2本甲种本、3本乙种本、4本丙种本、共付7.6元;小青买了2本甲种本、4本乙种本、5本丙种本,共付9.4元。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售价各是多少元?

8.有三堆弹子,共46颗。第一次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二堆里;第二次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三堆里;第三次再从第三堆里拿出与第一堆剩下的颗数相同的弹子并入第一堆里。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堆弹子的颗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每堆弹子各有多少颗?

9.全家四口人,父亲比母亲大3岁,姐姐比弟弟大2岁。四年前,他们全家年龄之和是58岁,现在是73岁。问:现在各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10.李叔叔要在下午3点上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时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开足发条却忘了拨指针便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钟,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马上离厂回到家里,一看钟才9点整。假定李叔叔上班和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少时间?(上发条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

11.某次数学考试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12.A、B、C、D、E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不同整数,用其中每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十个和,这十个和中不相同的有八个:分别是17、22、25、28、31、33、36与39。求这五个整数的平均数。

13.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付的钱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购进价格分别为8.8元、12元和13.2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14.爸爸把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的重量恰好比前、后两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你能算出这条鲤鱼的重量吗?

15.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
16.已知大小酒瓶共50个,每个大瓶装酒1千克,每个小瓶装酒0.75千克,大瓶比小瓶多装酒15千克,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17.本学期数学课进行了五次测验,小明的成绩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0分,第三次比第二次少5分,第四次比第三次多4分,前4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第五次比第四次少13分,那么小明全学期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8.甲级茶叶2千克和乙级茶叶5千克的价格相等,买6千克甲级茶叶和7千克乙级茶叶共付款601.92元,每千克甲级茶叶和每千克乙级茶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19.有甲、乙、丙三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如果从甲架拿出60本放入乙架,再从乙架拿出120本放入丙架,最后再从丙架拿出50本放入甲架,则三个书架图书本数一样多。原来三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20.某人领得奖金 240元,有 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 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
第5个回答  2009-04-29
商店里有苹果60箱,是梨箱数的 ,桔子的箱数相当于梨的 ,桔子有多少箱?

2、吴山农场去年种小麦15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 ,今年种小麦多少公顷?

3、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

4、一支圆珠笔比一本练习本贵 元,已知练习本的单价是圆珠笔单价的 。一本练习本多少元?

5 一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还多200吨,第二次运出是第一次的,第三次运出45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6、一项工程.甲工人单独完成需要12天,甲乙二人合作8天就可以完成,如让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7、 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桔子比梨多多少千克?

8、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9、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立方分米,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10、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1、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的56 ?

12、一节铁皮烟筒长1.6米,直径是0.2米,做这样的烟筒5节,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13.一个修路队要筑一条长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务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5.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6.8公顷棉田,用了4天。照这样计算,再耕13.6公顷棉田,一共要用多少天?

16.一个筑路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铺完了这段铁路?

17. 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18.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后5天修筑150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筑公路多少米?

19.一个修路队五月上旬前6天共修路540米,后4天平均每天修路105米。这个修路队五月上旬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