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耕深了会影响出芽吗?

如题所述

小麦播后出苗不齐、不足,农民第一想到的是种子质量出了问题,其实影响种子出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种子质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现根据近年我地小麦播后田间出苗情况调查分析的结果,将出苗不足、不齐的原因归纳说明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大家在种植过程中借鉴参考、共同学习。

    一、原因分析

根据近年小麦播后田间出苗情况调查分析,我地小麦播后发生出苗不足、不齐的主要原因有:

1、种子质量对小麦出苗的影响。小麦种子收获季节遇连阴雨,使收获的小麦种子未及时晒干,或者贮藏时水分高,造成种子堆温度升高,产生霉变,种子发芽率降低;或者在精选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导致发芽率低,出苗率低。同时今年夏收,小麦赤霉病暴发,局部大发生,今年有部分小麦种子进行简单加工后,存在赤霉病病粒较多、小籽粒多、籽粒不饱满等问题,这部分种子健康质量较差,播种后出现弱苗、小苗、畸形苗的机率高,都会对秋播一播全苗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整地质量对小麦出苗的影响。一是不少农户为了省事,玉米收获后,肥料、种子往田间一撒,采用旋耕,土壤暄松,耕深超过10cm,造成播种过深不能出苗,或超过4cm虽能出苗,但细而长,苗体弱。二是由于土壤粘重,深耕土块过大,种子被较大土块压住出苗较慢,甚至难以出苗。三是玉米秸秆产量较高,特别是秸秆还田不均匀,秸秆多的地方会产生露籽、深籽和吊根苗,遇干旱或低温天气成苗率都会较低。另外,如果秸秆撒放不均匀,秸秆多的地方种子难以出苗,秸秆少的地方播后如遇干旱少雨天气,种子遭遇太阳直晒难以发芽,或虽发芽但根系接触不到土壤,仍会干枯死苗。

3、播后窨水对小麦出苗的影响。小麦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苗质量。近几年每年都有由于窨水不及时产生的小麦出苗不足的问题。播种结束后,开始农户存在等天下雨的心理,待3-5天不下雨再浇水,而播后5-7天种胚处于萌动状态,此时窨水极易烂芽、焖种。或者播后大水灌溉,没有做到速灌速排,造成积水闷种。或灌水后遇降温天气,造成积温不足,致使出苗期延长,造成低温烂种、烂芽,出苗不齐、不足。

此外,播后使用某些除草剂对小麦出苗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对策

1、选择好的种子。选择种子籽粒大小形状均匀一致、色泽光亮、无杂质病粒的健康种子。饱满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出苗率高、苗壮,抗逆性好,有利于壮苗越冬,稳产高产。

2、提高整地质量。秸秆还田的田块,建议首先要将秸秆粉碎,采用旋耕埋草、碎土,然后施肥、播种,镇压,耕深以3—5cm为宜,避免埋种过深种子不出苗、出弱小苗,或过浅形成露籽,造成热晒夜露晒死芽。

4、播种深度。播种过深,需墒足积温多,出苗较晚,易徒长,地下茎消耗养分过多,如遇风干,表土层较厚,土壤底墒与表墒接不上,则出苗率降低,且幼苗瘦弱,叶片发黄,窄长;播种太浅的,墒情差,遇地势不平整,干土层较厚,容易造成种子落干缺苗。麦种播深以3-5厘米为宜,小麦种子如果覆土深达9厘米以上,会由于耗尽胚乳营养而不能出苗。

5、适当增加种量。小麦播种量一般每亩10kg左右。遇到土壤粘重、土块大,或秸秆还田田块,由于露籽、深籽和吊根苗多,苗体弱、成苗率低,应适当增加播种量2公斤左右。

6、播后及时窨水。播种后立即开挖好田内墒沟,清理好灌排沟系,确保旱能灌、渍能排。秸秆全量还田的田块,播后应及时窨水,做到速灌速排,防止积水闷种;播后5-7天种胚处于萌动状态,窨水极易烂芽、焖种,应推迟至齐苗后窨水。

小麦播种后7-8天如发现田间出苗不足、不齐,要立即根据出苗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此外,秋播后进行化学除草,要注意寒流来临前及寒流期间,不宜进行化学除草,尤其不能喷施异丙隆及其复配剂等对低温敏感的除草剂,防止“冻药害”死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1
不是很深就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