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赏识教育

如题所述

 1、班级日常管理中的评价体系

  多进行纵向比较,实行动态管理和评价。和很多班主任老师一样,从入学开始实行量化管理,从学习、卫生、纪律、出勤等几方面进行评比,推选出执勤班长进行记录,每天有总结,每月评比一次,设置等级,一学期大约四次,依次作为入团、期末评优等的依据。但是每个月的等级是动态的形式,每个同学都是以第一次为基础,如果第二个月有进步,那么一个月的成绩自动改为提高后的成绩。举个例子,某同学第一个月综合等级是B,如果下月的等级是A,那么说明你进步了,提高了,那么你第一月的等级自动生成为A,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同学更是让自己,看到进步,减少了横向的比较,多进行纵向的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避免一部分同学破罐子破摔。这其中也有意识的嘱咐执勤班长多发现落后学生的闪光点,在每天的总结中一定要毫不不吝啬的去表扬。在每学期末的进步奖和贡献奖设置时也向他们倾斜。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客观的反应了学生的日常表现,更能够在期末时用数据让我们客观的、科学的看到学生的进步。给了学生弥补、修正的机会,也符合我们现行的评价标准,从初一开始用,效果还是很好的。尤其到了初三,更有效避免问题学生的扩大化。

  2、采用赏识教育激励优等生

  找到激励的地方,绝不要仅仅看到他们的成绩,要找到他们的软肋。优等生大多为学习成绩优秀,有优越感,又有点孤高自傲,自我感觉良好,所以面对老师在学习上的表扬经常不以为然,因为在每位任课老师那里都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所以班主任就要想办法发现令他们兴奋的新的增长点。
  比如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叫林佳鹏(实验推荐生),学习很出色,期中、期末考试基本保持在年级前十名,但是在人际关系,与同学沟通方面比较差,和家长的沟通中也了解了家长比较担忧,初一时作为值日班长,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就撂挑子不干了,当时还没怎么批评他,就已经受不了了,坚决不再做组长了。面对这种情况在和他谈话时,并没有过分指责他,而是让他自己选了一份工作,就是擦黑板,这个学生很认真,在他值日的时候,是班级讲台、黑板最干净的时候,所以每到他值日是,我总会有意识的表扬他,有时我会在黑板写字不规范的时候擦掉重写,不时的加一句“看我写的这烂字,有点对不起佳鹏擦得黑板,我可得擦掉重写”。这时同学们在哈哈一笑时会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我发现的是他发自内心的,腼腆的微笑,久而久之,他自己来主动找我,想试着再干这个组长,谈话中明显的感觉到自信多了。到了初二,他不仅做了值日组长,还担负起执勤班长的任务。现在和初一相比学习成绩还是很优秀,更重要的是对班级的态度积极多了,和同学也能和谐相处,在初三一对一帮扶活动中自己还主动认领了班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做同位,帮助他取得进步。
  所以,我们对待优等生需要表扬,更需要因人而异,发现他们精神需要之处,表扬到位,以促进全面发展,让他们完善自我的同时服务班级,做好班级的火车头。

  3、采用赏识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我对后进生的理解是:在老师和家长恨铁不成钢的“爱”心下,在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的压抑下,通过一定的时间造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学习差一点、纪律差一点的学生我就能更加包容,找出差的结症,对症下药,转化后进生。
  在每个班级了都有一部分的问题学生,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他自己荒废了三年,更会给整个班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所以对这部分同学的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认为要找到问题学生闪光点为他们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遇到这样的学生不要急于把他们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找他们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其实问题学生有很多种,比如我班有一个叫车浩然的学生,学习成绩在中游,但是每次量化评定都在后面,平时比较自由散漫,开始也没少批评他,效果不好,在初二时甚至走到了对立面,工作很难开展,所以我也想另辟蹊径,从表扬鼓励入手,当然绝不是讨好他,表扬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观察他平时很有爱心,只是自律能力差,那么就此入手,正好在初二时我们班运动会作为服务班级,很多学生都积极报名,车浩然也不例外,我给服务的同学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在服务后必须让老师打个分,结果老师给车浩然的评价非常高,所以在这次活动的量化评定中自然的了A等级。静下心再和他谈平时的表现,督促他改正时效果就好多了。
  前不久从耿珂老师那里得到了这样一条信息,我们班是唯一一个在上完微机课,把凳子摆好的班级,而做这项工作的正是车浩然和另外一个问题学生王仕达,我非常感动,感动于学生的坚持,感动于他们的默默无闻,感动之余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什么才是好学生,什么是差学生,所以作为管理着、教育者我们都要思考。老师的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肯定态度是多么重要,相反呢?可能就把学生推向了另一面。
  我把这件事在班里说的时候,全班同学都为这两名同学鼓起了掌,感谢他们为班级做的贡献,同时在期末的家长会上再次给家长们说了这两个同学的表现,家长脸上腼腆的微笑,让我也看到了他们给家长带来的荣耀,相信在回家后的谈话中孩子更能体会到班级的归属感。
  每次周一的总结在点出不足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学生和班级的进步,比如在临近期末时,我们班还有两个个成绩很差的学生,处在年纪七百名以后了,所以我就在想如何能让他们有事可做,每天下午要去补微机,每次都按时到,所以这就是他们的闪光点,这一点就是我在周一总结时必须要提到的地方,他们也就很配合,能及时请假,并且自己主动加强练习,其中一位同学期末考了九十多分,另一名也有显著提高。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和大家一起共勉:思想反复,不一定属于屡教不改;屡犯错误,也不能判断为不堪造就。教育者应慧眼独具,看到后进生经帮助前进了一百,虽然经过反复又后退了八十,这二十既是可喜的量的积累,又包含着部分深刻的质的变化。

  4.采用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
  开学时的总结会是每学期要开的,我总会设计几张幻灯片,煞有介事的搞个表彰,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领到奖品,除了常规的学习奖项,我还会设计很多其它奖项再配上颁奖词,让他们到讲台前面来,当然也会有得不到奖的同学。比如上学期有个女同学各方面都不突出,平时表现也比较差,但是很要面子,所以我就和班委商量怎么给她一个奖帮她一下,最后给她一个班级的清洁卫士这样一个奖,其实比她做的好的有的是,她也很明白,所以我紧接着再找她谈时,就明确告诉她老师实在找不到你的闪光点,希望她下学期能名副其实的为自己争一个奖项,结果在这学期学生有了很大变化,家长给我打电话说手机主动上交了,也自觉上辅导班,期末成绩进步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