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在凉水里化的快啊还是热水里化的快

如题所述

在热水里融化的快。

冰融化要吸热,吸热需要温度差。热水与冰的温差很大,所以吸热很快,融化速度快。

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9(水体积最小时为4℃)。据观测,封闭条件下水冻结时,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500大气压。

冰的熔点与压强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在2200大气压以下,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降低1摄氏度;超过2200大气压后。

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加而升高:3530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17℃,6380大气压下为 0℃,16500大气压下为 60℃,而20670大气压下冰在76℃时才熔化,称为名副其实的“热冰”。冰在0℃下密度为0.917 g/cmsup3,而水的密度正常为1.00g/cmsup3,所以冰会浮于水上。

扩展资料:

冰的特性:

水的热胀冷缩是反常的,水在低于4度时热缩冷胀,导致密度下降,而大于4度时,则恢复热胀冷缩。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

这是保障生物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当水结冰的时候,冰的密度小,浮在水面,可以保障水下生物的生存。当天暖的时候,冰在上面,也是最先解冻。

但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冰会不断沉到水下,天暖的时候也不会解冻,来年上面的水继续冰冻,直到所有的水都成了冰,那所有的水生生物都不会存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5

冰块在热水里融化的快。

1、冰块与凉水有温度差,冰块与热水也有温度差。并且冰块与热水的温差比冰块与凉水的温差大。

2、热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物体温度相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也越快,当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热传递要进行到它们的温度相同时才会停止,即达到热平衡

3、从热传递的速度与温差的关系看,冰在热水里融化要比在凉水里融化的速度快些。

扩展资料:

冰的物理性质:

冰是一种透明的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纯净的水在正常的大气压下,到0℃就会结冰,如水中含有杂质,压力增加,水的结冰点都会下降,冰的融点即为水的冰点,随着大气压升高,冰的融点也升高。

水结成冰后,密度减少,体积增大。一般在实用上,冰的温度从0℃到-20℃时,其平均比热容取2.1kJ/kg·K,而水的比热容为4.2kJ/kg·K,仅为水的一半,冰的热导率与其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冰块在热水里融化的快。
1、冰块与凉水有温度差,冰块与热水也有温度差。并且冰块与热水的温差比冰块与凉水的温差大。
2、热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物体温度相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也越快,当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热传递要进行到它们的温度相同时才会停止,即达到热平衡。
3、从热传递的速度与温差的关系看,冰在热水里融化要比在凉水里融化的速度快些。
第3个回答  2015-05-06
  热水更快结冰的现象名叫“曼巴效应”(Mpemba effect)。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故事里的“曼巴”是坦桑尼亚的一个学生。上世纪60年代,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冰淇淋,无意中发现温牛奶结冰的速度比在冰箱里冻过的牛奶还快。
  曼巴把这个现象报告给了物理学家奥斯本(Denis Osborne)。奥斯本在1969年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种现象,发现在《物理学教育》杂志上。其实,不只是曼巴看到了这种现象,还有其他几个人表示过亲眼目睹,他们是: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
  表面上看起来,曼巴效应的描述是违反常识的:水要先降温到摄氏零度的冰点,然后才能结冰,所以当然是冷水比热水结冰快。但是如果以科学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则要复杂得多。新的研究仍然没有能够解释曼巴现象,但是确实显示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曼巴现象确实会出现。
  过去的几十年里,包括奥斯本的数个物理学家都曾写过论文,描述曼巴效应。奥斯本在德国哥廷根的马普学会的实验室里曾经纪录过曼巴效应,但实验未能重复。而新近做过曼巴效应实验的布朗里奇(James Brownridge)说:“以前没有人能够按照科学的要求重复过这个结果。”
  不过布朗里奇做到了,他发现热水比冷水结冰更快,并且重复了这个结果,他把这个结果传到网上。在这个实验中,两茶匙量的水被铜容器完全密封。那他是如何确实水结冰了呢?他在水中放进了一个传感器,在水结冰的时候它会发出一个电信号。他把自来水加温到100℃,把蒸馏水冷却到20℃,把它们同时放进冰箱里,结果热水结冰更早。然后他融化了两个样本,重复实验了27次,结果每次热水都是先结冰。这个实验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含有不同成分水的冰点相差很大,自来水的冰点比蒸馏水要高。这样,100℃的自来水可能比25℃的蒸馏水更先结冰。这个实验比较的是不同的水样,所以并不能说曼巴效应的谜团已经解开了。布朗里奇很低调,他说:“我没有狂傲到说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水问题专家奥巴赫说:“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英国达拉莫大学的物理化学家赛尔兹曼说,他现在还是不信曼巴效应真的存在,因为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水结冰的时间,不可能完全控制这些因素。“预测水样什么时候结冰就好比预测下次地震或者金融危机什么时候发生。”赛尔兹曼说,“我不想说曼巴效应并不存在,但现在还没有人说服我它真的存在。”
第4个回答  2015-05-06
按照一般人们的观点,好象热水能提供更多的热量容冰块融化应该比在凉水里快的。不过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东北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冬天吃冻梨,他们都是用凉水泡着冻梨,说很快就解冻了。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道理。

“解冻冻肉用凉水,如果用热水,会使肉表面纤维骤热速缩,外水不易渗入,内外温度不易传递,冷水可置换冰中的液态水.
无论温度多低,冰中始终有液态水.我只是知道皮毛,冰中有液体水的理论是中国科学家上世纪末的伟大发现,震惊世界.”
引用一位朋友告诉我的话,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呵呵 感谢“能逆睹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