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个待了很久的地方是什么感觉?

如题所述

    我觉得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学生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可能是出于想要到外面看看或者是填志愿时的限制,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很容易离开自己待了很久的家乡,而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学。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离开一个自己待了很久的地方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迷茫和担心。我不知道这歌我来到的地方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我会不会完全不能跟这里的人打交道;我也不知道这里的水土是什么样的,我会不会感到水土不服;我也会害怕自己会不会经常思念远方的亲人,夜晚偷偷在床上抹眼泪。反正这一切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未知令人害怕、担忧。

    上大学的我们,在录取通知书来的那一天,我们就无法选择的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一别,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故乡再无春秋,归来只剩下冬夏了。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总会和那个陌生的环境建立一些联系,此时对于那个我们带了很久的地方就只剩下思念了。离开了一个自己居住着很舒适、有着自己很多朋友的地方实在是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考验,也许时间可以慢慢把这些情感冲淡,但是我们心里的失落是不会骗人的。

    那个待了很久的地方,一定是会充斥着我们的思念。你可能会因为一道有那个地方的相似味道的菜而思念,你可能会因为与一个来自那个地方的人交谈而思念,你也可能看着圆圆的月亮而思念远方的故人。那个你待了很久的地方,一定是你内心非常柔软的存在,随随便便就会荡起你心上的涟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5

可能会不习惯吧,离开了生活很久的地方,重新认识朋友重新找住的地方,一切都要自己操作一切都要重新再来。有一点点的难受,外加一点点的开心,混杂在一起五味杂粮一般。

刚离开时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上大学的学生是最能体会到其中的苦楚,你从家乡离开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集体中,会不习惯会讨厌会不开心,这些是大学生刚开学时的通病。每个人都会经历,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态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调整,没有人可以帮得了你,没有必要去祈求或者是祷告这些都是没用的。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还没准备好就被推上社会主义的舞台,可能会有点难接受可能会气馁。但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离开的大都是家乡,故乡是美好的、是温暖的、是成长的摇篮、可管不了这么多,所有人都是要生活的。在故乡挣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的子女或者妻子,就是要出去打工挣钱。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人。

只有你有这种能力,离开后妻子既对你思念又对你感到担忧,期望你在外打工可以挣到钱,但又生怕你在外受到伤害。家人的心也是操碎了,就不说自己有多苦之类。

永远在自己故乡也是不现实的,越来越多的人想去看大世界,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离开后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背井离乡的人才能体会,殊不知故乡才是温暖的港湾。

第2个回答  2017-10-05

自己会感觉到空慌慌的,看着自己待了很久的地方心中觉得要少了点什么,你面对的地方你会感觉到无比的熟悉,又觉得这个地方又是那么得陌生,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总之是复杂的情感,对这个地方依依不舍的感觉。

我自己经历过两次离开一个待了很久的地方,但是感觉是不同的。第一次是自己住了很久的老家地区,不是我们要离开老家地方,而是老家要离开了我们,老家地区需要拆迁要夷为平地,真的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许多回忆的地方是多么的不舍,奋力看着周围的事物记忆在自己脑海里。

当老家那一片夷为平地的时候,你看到完全惊讶了,找不到以前你所熟悉地方了,你感觉到悲伤,一个好好的待了很久地方就这样没有了,心情总有点惋惜不舍,但是那已经离去没有办法了,已经成为了回忆。

第二次是自己每年需要离开自己长大的家离开自己所长大的城市,特别上大一那年,那次你是知道你一走出这座城市,以后就会很少在这座孕育你长大的小城,你对他的每个街道每个巷口是多么的熟悉,但是你要走了要离开他了,你去另一座陌生的城市,会对你待了很久的地方感到陌生,因为他也要变化。

每次离开自己长大的这座小城都会对他无比的迷恋,心中默默告诉他你还会回来的,你会对他无比的想念,总是回头多看一眼。

都是离开待了很久的地方,感觉会有相似之处,都是不舍之情。

第3个回答  2017-10-05

不适应,感到不舍。

我的家乡在北方,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十八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所以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高考结束,分数下来,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第一个志愿是本省以外,剩下的志愿我都填报了外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一天,我得知自己被南方的一所大学录取,心里很高兴,想着终于可以离开家去外面的地方看一看了。可是真的到了走的那一天,我意识到自己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将来的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让人感到恐惧。我有点不愿意离开家乡。珍贵的事物总是让眼睛习以为常,珍贵的感情也一样。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家的温暖和母亲的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即使我爸特地从外地赶回来送我上学,我妈还是很担心,怕我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受到欺负怎么办。当我背着书包,拉着行李箱告诉我妈说:“妈,我走了。”我妈在一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不敢回头去看我妈,因为我怕一回头,自己眼眶里的泪水就会止不住的流下来。就这样,我踏上了去往南方的列车。学校的环境很好,室友们也很友善,我也逐渐适应了独自在外求学的生活。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我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人总是要成长的,成长往往伴随着痛苦,弱者只会一味的逃避,而强者都会想尽办法克服它。在克服的过程中,人不断的突破自我,获得进步。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迈向成功。

第4个回答  2017-10-05

离开一个待了很久的地方是一种很心酸的体验。

我小的时候一直待在奶奶身边,在乡下感觉很自由自在,每天的事情就是出去玩。后来到了该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我接回了家,我觉得很难过。

那时候我天天哭着闹着要回奶奶家,每天都在想我的小伙伴,想我那只可爱的大白鹅。我整天都处于一个暴躁的状态,谁碰我一下,我就会打死他那种感觉。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个小胖子,他总是忍不住惹我。每次他都会说:“好可怜呀,你奶奶不要你了。“,我一听到这句话我就忍不住了,跳起来追着他打。把他打的满地找牙,哭着回家去找妈妈。可是他哭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哭了,我也觉得奶奶肯定不要我了,不然怎么舍得把我送回来呢。

我越想越觉得就是这样的,奶奶不要我了,她肯定是嫌我吃的多,她肯定讨厌我每天都欺负大白。哦,大白就是那只鹅。可是我多委屈啊,我欺负大白还不是因为大白总是咬我。越想越难过,我就跑回家告诉我妈妈,我说我以后再也不欺负大白了,我以后吃饭的时候一定少吃一点,把我送给奶奶吧,我要和奶奶在一起。

我妈妈听的哭笑不得,但是她还是狠狠拒绝了我的要求。想想就想哭,我觉得妈妈就是个坏人,想把我和奶奶分开,于是我就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背上我的小书包去找奶奶了。

谁都以为我肯定找不到奶奶家,可是他们都低估了我的智商和决心。我硬是走路走到了奶奶家,走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从傍晚走到夜晚。等我到了我奶奶家的时候,我奶奶都快被急死了,原来所有人都以为我丢了,后来我还被我胖揍了一顿。

现在我还是保留着以前和奶奶一起生活时的习惯,因为我从出生就和她住在一起六年了。那时候的心酸和想念都是真的!